未來三年 重慶鄉村振興主抓這些事

——圖解《重慶市鄉村振興十大重點工程實施方案(2020—2022年)》

2020年03月05日08:09  來源:重慶日報網
 

重慶市鄉村振興十大重點工程示意圖 制圖/丁龍

  為深入實施《重慶市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和《重慶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行動計劃》,進一步突出重點、聚焦難點、形成新增長點,我市近日發布了《重慶市鄉村振興十大重點工程實施方案(2020—2022年)》(以下簡稱《方案》),要求從2020年開始,集中3年時間實施鄉村振興十大重點工程。

  《方案》重點部署了鄉村振興十大重點工程的46項具體任務,要求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堅持謀遠抓近、系統推進,堅持區域聯動、協調發展,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促進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方案》強調,鄉村振興十大重點工程是市委、市政府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行動計劃的重要抓手。各區縣(自治縣)黨委、政府要強化組織領導、注重協同配合、健全工作機制、凝聚各方合力,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創全市鄉村振興新局面注入動力活力。

  實施以交通、水利為重點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工程

  “四好農村路”

  實施3000公裡農村窄路基路面加寬改造,建設1500公裡旅游路、資源路、產業路。

  水利建設

  三年新建25座水庫等水源工程,實施節水灌溉示范建設50萬畝。

  其他基礎設施

  持續推進農村電網改造升級,三年新建及改造10千伏線路1690公裡等﹔完善區縣配送中心、鄉鎮配送站、村級服務點等農村三級配送體系,每年新建或改造70個鄉鎮農貿市場、城區菜市場。

  實施以“十百千”為重點的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工程

  特色產業鏈

  聚力推進柑橘、榨菜、生態畜牧等10個千億級特色產業鏈建設,每年新建或改造產業基地100萬畝,農產品加工產值和網絡零售額每年增長10%以上。到2022年,培育100億級農產品加工園區6個、50億級農產品加工園區10個等。

  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重點培育100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到2022年,培育年銷售收入5億元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00家,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50家,推動農業企業上市1—3家,培育出口創匯優質農業企業10家以上。

  鄉村旅游

  做精100條鄉村旅游精品線路,到2022年,全市鄉村旅游綜合收入達到1100億元﹔創建1000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扶持1000個農民合作社示范社。

  實施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工程

  未來三年,突出抓好20個重點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新創建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2—3個、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30個﹔到2022年,每個現代農業產業園培育1—2個主導產業,全市區縣級以上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面積達到300萬畝,產業園內高標准農田佔本區域耕地面積50%以上、耕種收機械化水平達到60%以上。

  實施農村人居環境“五沿帶動、全域整治”工程

  廁所革命

  2020年,大渡口區等一類區要完成90%以上的農村戶用廁所無害化改造,除一類區的主城都市區其他區(二類區)的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85%左右。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三類區),衛生廁所普及率逐步提高。

  農村生活垃圾治理

  建立健全收集、轉運和處置體系,未來三年,全市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示范的行政村佔比分別達到30%、40%、50%。

  農村生活污水治理

  推進農村集中式污水處理設施規范化管理,農村分散污水亂排亂放逐步得到有效管控,技術管理支撐體系進一步完善,農村黑臭水體排查和整治試點示范工作穩步推進。到2022年,農村“三區五沿”生活污水治理率逐步提升,長效運維管護機制基本建立。

  村容村貌整治提升

  持續開展村庄清潔行動。2020年,所有村全部實現村容村貌干淨整潔第一檔目標。到2022年,完成農村舊房整治提升7萬戶,建設入戶道路2.4萬公裡,基本實現30戶以上的村聚居點入戶道路“院院通”“戶戶連”,3000個行政村實現第二檔目標,1000個行政村實現第三檔目標。

  農業生產廢棄物資源化利用

  到2022年,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75%以上,中小型和大型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分別達到95%、100%。2020年—2022年,廢棄農膜回收加工利用量分別達到1萬噸、1.2萬噸、1.3萬噸。

  實施農田宜機化改造和高標准農田建設工程

  農田宜機化改造

  2020年—2022年,每年改造5萬畝。以江津區、潼南區、合川區、榮昌區、渝北區、永川區等為重點,整村整鄉(鎮)規劃建設萬畝級“宜機化+機械化”生產示范基地。

  高標准農田建設

  2020年建設165萬畝,2021年—2022年,每年建設100萬畝,累計達到1500萬畝左右。

  實施農村“三變”改革擴面深化工程

  一是到2022年,完成村級集體經營性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

  二是多元化培育農村“三變”改革實施主體,加快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3年培育“三變”改革經營主體累計達1000個以上﹔

  三是以“三社”融合促“三變”改革,培育基層供銷示范社400個,引導基層供銷示范社與村級集體經濟組織開展“村社共建”,基層供銷示范社參與農村“三變”改革試點三年達到100個。

  實施“三鄉”人才培育工程

  培育在鄉人才

  三年培育高素質農民6萬人,培訓鄉村建筑工匠、非物質文化技藝傳承人累計達9000人。 ?回引返鄉人才

  建設農業“星創天地”40個,三年回引農民工返鄉創業6萬人。

  引導入鄉人才

  每年安排入鄉科技特派員保持在2000名以上,每年資助30個左右的鄉村振興專家服務團隊,三年建設100個專家工作站、專家大院等。深入實施“三師一家”選派行動計劃。

  實施“智慧農業·數字鄉村”建設工程

  未來三年,全市將打造“互聯網小鎮”70個、建成“互聯網村”700個,打造1—2個現代農業氣象信息技術示范基地、建設200個農業物聯網示范基地,建設智能化養殖示范場10個,實現智能化養殖生豬50萬頭、家禽500萬隻等,基本建成現代化、智能化、網絡化的國內一流農產品電商平台。

  實施鄉村文化“百鄉千村”示范工程

  未來三年,分步在全市范圍選擇100個鄉鎮、1000個村開展試驗示范,以點帶面推進鄉村文化振興。

  一方面,在農村社區深化建好夢想課堂陣地,每年在全市開展夢想課堂活動3000場、“家風潤萬家”活動3000場﹔加強區縣“三館一站”建設,每年建成鄉鎮惠民電影固定放映廳69個等,到2022年共打造500個“一村一品”文化活動品牌。

  另一方面,要加強優秀鄉土文化保護利用,開展戲曲進鄉村等活動,三年建設鄉情陳列館410個﹔深化移風易俗“十抵制十提倡”,廣泛開展“孝善巴渝”主題活動,深入開展星級文明戶等評選﹔開展鄉賢培育示范,廣泛設立“鄉賢評理堂”等。

  實施農村帶頭人隊伍整體優化提升工程

  我市在實施農村帶頭人隊伍整體優化提升工程中,將著力選好配強村黨組織書記,為加強鄉村治理、促進鄉村振興提供有力組織保証。

  其中,我市要選優配強帶頭人,全面推行村黨組織書記通過法定程序擔任村民委員會主任和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合作經濟組織負責人。

  要加強教育培養,村黨組織書記每年參加培訓累計不少於7天,以鄉鎮(街道)為單位建立村級后備力量,每村培養儲備后備力量2名以上。

  本組稿件由記者湯艷娟採寫

(責編:陳易、張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