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人民日報記者遍神州

無接觸辦事、大數據監管、互聯網授課——

服務在雲端,方便又安全

本報記者  劉新吾  申智林  姜曉丹
2020年04月21日18:1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核心閱讀

  在智慧政務大廳,市民使用自助服務機快速辦理各類業務﹔在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利用大數據監管商家經營,保持物價穩定﹔在小學網絡課堂,老師學生在線上完成授課、學習,智能方便。

《 人民日報 》( 2020年04月21日 13 版)

  市民無接觸辦理各類業務,管理部門線上監管市場物價變動,學校老師借助互聯網開展教學。目前,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不少領域,都已經用上了新技術。對此,記者進行了探訪。

  智慧政務大廳

  享受自助服務

  在重慶璧山區行政服務中心,隻見十幾台自助服務機依次排列。起初,徐慶源不知道該怎麼辦,好在前面有人示范,她才知道,這裡可以自助辦理很多業務。

  徐慶源是璧山區一家汽車用品公司的財務人員,前來辦理公司股東信息變更手續。她在一台市場監管自助服務機前坐下,通過“重慶市璧山區網上辦事大廳”注冊,並使用身份証識別后,成功登錄,找到需要辦理的事項,然后根據提示依次填寫信息、提交電子資料,每一項都有填寫說明和提示,流程清晰,操作便利。

  股東信息變更,關鍵環節就是要對股東本人進行人臉識別。而有了“自助辦”,股東在服務機上填寫信息后,隻需通過手機“渝快辦”APP進行人臉識別,遠程辦理,不用到現場。不到20分鐘,徐慶源就順利辦完股東信息變更手續。

  “太方便了!而且疫情期間,不用擔心人員聚集風險。”徐慶源對“無接觸”服務豎起大拇指,“以前,辦理類似業務一般要2天時間,填很多表格,如果沒填准確,或者不規范,就要再跑一次,費時又費力。”

  不只是徐慶源,很多市民前來辦理各類業務都感受到方便。目前,璧山區智慧政務大廳自助服務區已入駐公安、稅務和社保等16個部門,群眾憑身份証就可實現智能導辦,辦理出生証明、查詢社保信息或公交卡充值等各類業務。

  除了辦理方便,自助服務區24小時開放,群眾可隨時前來辦事,讓政務服務不再局限於8小時內,真正實現政務服務“不打烊”。

  將“面對面”變為“線連線”,為群眾提供“無接觸”服務,是璧山區推行智慧政務的舉措之一。疫情期間,璧山區辦事大廳窗口暫停現場服務,智慧政務大廳發揮了積極作用,積極引導群眾“自助辦”,為恢復生活秩序作出貢獻。

  截至3月底,璧山區行政服務中心網上辦理各類事項1.4萬余件,辦結率100%,回復群眾電話、網上咨詢等9000余次,為廣大群眾提供更多便利。

  便民服務平台

  監管市場物價

  “來,復制你想買的商品網絡鏈接,再掃下這個二維碼。”湖南省長沙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的一間辦公室裡,網絡交易監督管理處副處長王祖錫打開手機屏幕。

  王祖錫笑著解釋:“放心,就是一次模擬網購。”

  說著,他自己點開某電商手機客戶端,隨機選了一款打印機,復制鏈接,掃二維碼,一氣呵成。緊接著,手機屏幕便跳轉到一個新的頁面,出現了一張折線圖——該商品自去年9月在網店上架以來,標示的全部價格。

  這是長沙市市監局在2019年“雙十一”期間,與上海憑安征信服務有限公司合作,以服務外包的形式,開發的一個便民服務平台。它抓取並記錄國內各大中型電商平台商品的實時價格,消費者通過掃描二維碼進入端口,就能查詢任意商品的價格走勢,時間最長可回溯過去一年。

  “開發平台的初衷,是為了監管不良商家價格欺詐行為。”王祖錫介紹,此前,在一些節日活動期間,可能有商家用虛標價格的方式,虛假促銷。而在大數據下,這些違規行為都無處遁形。

  線下商超易監管,海量的線上網店怎麼辦?

  “還得依靠大數據。”王祖錫說,比如在物資最緊張的時候,為平抑物價,購銷差價額一度不允許超過15%,人力摸排做不到。

  長沙市監局提供參數標准,憑安征信按照要求對全市所有涉及相關物資交易的注冊商家進行線上數據摸排。短短幾天內,就排查出數十條經營主體涉嫌違規的線索,並將之上傳至長沙市網絡交易平台監管服務系統。很快,各區分局就從系統內認領了各自轄區內的線索,並開展了線下執法,20多個商家的違規經營行為被糾正,保持物價穩定。

  現在,復工復產逐步推進,這些天,網絡交易監管平台服務系統再度忙碌起來,又累積了不少新的線索。

  “外賣行業復蘇,我們針對性加強了食品安全方面的監管。”王祖錫說,按照規定,所有開展外賣業務的商家必須辦理營業執照,取得食品經營許可証,並在網店上公布,“借助數據庫比對,我們正對商家經營資質進行篩查,盡全力減少市場上的食品安全風險。”

  小學網絡課堂

  實現線上學習

  黃啟英是廣州白雲區中大附屬外國語小學二年級的老師,這個學期對於她和班上的學生來說都有些特殊。受疫情影響,學校不能按時開學,黃啟英就通過網絡和學生講課、互動。

  安排的課程時間就要到了,黃啟英提前進入到網絡平台,調試設備,查看學生們的進入情況。“打開攝像頭,關閉麥克風……”從一個月前面對屏幕的不習慣,到現在黃啟英已經十分熟練地掌握軟件的各種功能。

  “老師,統計圖與統計表有什麼不同?”

  “先思考一下,這兩種方式對你了解數據,能起到哪些作用?”

  在線上教學過程中,黃啟英更重視與學生之間的互動,經常運用啟發思考的方式來解答學生的問題。

  “學生年齡還小,而且隔著屏幕,多互動才能提升他們的上課專注度。”黃啟英一邊上課,一邊也從后台數據上關注學生的觀看參與度,通過隨機提問軟件,與學生進行互動,實時連麥溝通。

  “其實,線上教學對我們來說,真的是一次挑戰。授課方式、理念,都與以往有所不同,需要及時轉換思維。”黃啟英所在的學校對於線上教學也十分重視,提前要求年級組老師共同備課,商議教學計劃,教案、講義還必須經過審核,力求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以往在教室裡,師生之間互相可以看到。但搬到網絡上之后,老師需要跟學生建立更深入密切的連接,不能僅是陳述性講解,還需要小游戲、互動環節來調動學生積極性。”

  為了更好地得到學生的教學反饋,黃啟英在授課以外也做了不少工作,讓學生們分享自己的學習心得,從作業的批改當中發現問題,專門組織學生分組進行答疑,並定期與學生家長溝通近況等。

  “這段時期,老師、學生都對線上教育有了比以往更加真切的感受,足不出戶就能聽課。如果有不理解的,還可以通過錄播回放,照顧到了不同學生的學習進度。”黃啟英覺得線上教學有其方便、智能、可重復等優勢,未來會是一種趨勢,“但如何跟原有的教學模式相融合、銜接,是我們必須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借鑒和思考的。”

(責編:秦潔、張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