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中國西部(重慶)科學城 推動雙城經濟建設

2020年04月26日07:53  來源:重慶日報網
 
原標題:立足中國西部(重慶)科學城 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嘉賓

扈萬泰 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副局長

商奎 重慶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

程志毅 江津區委書記

藍慶華 璧山區委書記

王林 民盟盟員、重慶大學管理科學與房地產學院教授

  開欄語

  市委五屆八次全會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重慶重要講話、在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系列部署,審議通過《中共重慶市委關於立足“四個優勢”發揮“三個作用”加快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決定》。今日起本報“重報圓桌會”專欄圍繞全會確定的奮斗目標、努力方向、當前重點,專訪市級部門、區縣主要負責人和專家學者,對全會精神進行解讀,並就貫徹落實全會精神,談談有何思路舉措等。

  首期訪談就如何堅持統籌謀劃、突顯科學主題,立足中國西部(重慶)科學城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這一話題進行探討。

  主持人 本報首席記者 張莎

  科學城將優化三方面布局

  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副局長扈萬泰說,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提出的“兩點”定位、“兩地”“兩高”目標、發揮“三個作用”和營造良好政治生態的重要指示要求,以及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戰略部署,市委、市政府抓實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重大行動安排,謀劃中國西部(重慶)科學城規劃。科學城地處主城西部槽谷,包括現有重慶大學城、西永微電園、綜合保稅區、團結村鐵路口岸、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等重要區域功能。

  在經過較長時間的深入謀劃、調查研究、科學規劃和反復論証基礎上,市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領導小組、市規劃委員會、市政府常務會議先后審議通過了《中國西部(重慶)科學城國土空間規劃(2020-2035年)》,明確了重慶科學城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的主要原則和方向。《規劃》全面落實國家戰略要求,加快建設面向未來產業、未來生活、未來風景的未來之城,鼓勵創新、開放包容、追逐夢想的夢想之城,科學家的家、創業者的城。

  扈萬泰表示,圍繞這一目標,中國西部(重慶)科學城將聚焦科學主題“鑄魂”、面向未來發展“筑城”、遵循道法自然“添彩”,優化三方面布局。

  一是加快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提升科學城創新核心功能,突出大學、科學、教育、創新,優化高新技術產業園、創新創業園、成果轉化園、創業孵化園等體系布局,集聚一批大院所、大裝置、大平台、大產業,優化大環境,促進大開放。

  二是營造宜居宜業宜游良好環境,圍繞20平方公裡的科學公園,打造50平方公裡城市綜合性中心,規劃由濕地群、公園群和城中山體組成的科學大道城市主軸,規劃科學會堂、國際體育賽事用地等一批重大項目,打造與全球城市24小時同頻聯動的國際城。

  三是加快產城景深度融合,做實護山、理水、串綠、營田等一批專項,保障多個生態岸線、山城步道等項目落地,保護利用好縉雲山、中梁山兩片生態翠屏,打造“城市綠肺、市民花園”,未來科學城全域藍綠空間將達到65%以上,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5平方米以上。

  高新區將為科學城建設提供創新動能

  “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既要突出‘自強’,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情,建好中國西部(重慶)科學城﹔也要體現‘利他’,加強統籌協調,以中國西部(重慶)科學城為載體,積極融入‘一區兩群’發展,加強與四川對接聯動,整合周邊高端資源要素,使創新成為成渝地區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能。”重慶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商奎表示,重慶高新區將進一步聚焦“五個科學”“五個科技”,持續為科學城建設提供創新動能。

  一是開展科學教學,打造科學精神“彰顯之地”。依托高校打造一批科普基地,舉辦各類學術會議、專業論壇,開展科普活動。

  二是加強科學研究,打造原始創新“迸發之地”。通過支持“雙一流”和研究型高校建設,引導支持科研團隊和研究平台向科學城集聚,推動科研經費投入向基礎學科傾斜。

  三是深化科學實驗,打造科技成果“誕生之地”。構建“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全鏈條企業孵化體系。

  四是完善科學設施,打造先進領域“突破之地”。推進大科學裝置建設,加快超瞬態物質科學實驗裝置等落地建設,提升科學城支撐服務實力。

  五是集聚科學機構,打造新興技術“孕育之地”。

  六是培育科技人才,打造創新人才“成長之地”。

  七是壯大科技企業,打造創新主體“集聚之地”。圍繞大健康、新一代信息技術、先進制造、高技術服務等主導產業,瞄准全球500強、全國100強和隱形冠軍,引進一批高新技術企業總部。

  八是發展科技金融,打造金融服務“賦能之地”。

  九是推動科技交易,打造科技成果“轉化之地”。

  十是促進科技交流,打造科技合作“活躍之地”。推動成渝地區合作共建國際技術轉移平台,深化國際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建設“一帶一路”科技創新合作區和國際技術轉移中心,提升科技創新開放度和活躍度。

  江津區將全力打造“兩中心兩高地”

  “江津的雙福、聖泉、德感等地共有約200平方公裡的土地處於重慶西部槽谷地帶,是科學城的重要組成部分,助推中國西部(重慶)科學城建設有優勢、有條件。”江津區委書記程志毅表示,江津將堅持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全力打造具有江津特色的“兩中心兩高地”,立足中國西部(重慶)科學城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兩中心”為中國西部(重慶)科學城南部創新中心和中國西部(重慶)科學城南部商貿中心。江津區依托現有7所高校的科技資源和一批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大力發展大數據智能產業,加快推進總面積3平方公裡的團結湖大數據智能產業園建設。推動雙福國際農貿城、和潤國際汽摩城等五大專業市場轉型升級、創新發展,交易規模提升至1000億元以上﹔打造好雙福、濱江新城、幾江等三大商圈,加快發展首店經濟、夜間經濟,努力把江津打造成為重慶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重要承載地。

  “兩高地”包括重慶高新區先進制造業高地和重慶西南部內陸開放高地。其中,江津區將著力把雙福片區打造為重慶高新區創新服務中心,把德感工業園打造為重慶高新區高端裝備制造創新發展基地。全力配合推進連通北碚至江津的科學大道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構建和完善內暢外聯的“水公鐵”立體綜合交通體系,積極發揮重慶江津綜合保稅區核心引領作用,持續增強江津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物流樞紐、開放口岸等能力,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重要節點和渝西川南經濟走廊的橋頭堡。

  璧山區將為傳統產業升級提供試驗場

  璧山區委書記藍慶華表示,置身於中國西部(重慶)科學城版圖之下,璧山區將立足高新技術產業集群生成示范區定位,積極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以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為成渝地區實現“兩中心兩地”目標貢獻力量。

  藍慶華認為,當前,璧山區要抓住“新基建”契機,打造“高場景密度”的大數據智能化應用試驗區,為推動成渝地區傳統產業升級提供試驗場。

  具體來說,就是依托城市環境構建典型應用場景,開放共享共性實驗室和重大科研儀器設備,推動人工智能、5G、雲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各領域深度應用,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產品迭代升級,催生一批數字經濟、分享經濟、平台經濟等新業態。

  同時,創新體制機制,打造“三類”研究院平台,為成渝地區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提供暢通管道。建好以重慶高新技術產業研究院、重慶康佳光電技術研究院和重慶大學璧山先進技術研究院為代表的3種不同類型科技成果產業化平台,努力為成渝地區生成一批高新技術企業和培育若干高新技術產業集群。

  此外,為給成渝地區人才集聚交流提供平台,璧山區將建設10平方公裡環境優美、配套齊全的西部(重慶)科技創新小鎮,提供科研試驗、創業輔導、金融保障、生活居住、社交娛樂等全方位服務﹔積極聯動成渝地區高校,籌辦西部科學論壇,推動成渝地區創新資源集聚扎堆產生“化學反應”“鏈式反應”。

  打造“三個平台”促進雙城經濟圈科技創新

  “中國西部(重慶)科學城肩挑川渝兩地,將重慶高新區、成都高新區及天府新區鏈接起來,是推動重慶向西與成都向東的契合點。”民盟盟員、重慶大學管理科學與房地產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王林建議,中國西部(重慶)科學城應打造“三個平台”,實現雙城共建共享,促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多類型、多目標科技創新,積極爭取政策支持,共同推進基礎研究、重大關鍵共性技術研究、科技創新基地建設發展、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區域創新體系建設和科學技術普及等科研工作,服務城市生態建設發展。

  一是人才交流平台,建立兩地高校人才共育共享共治機制,探索人才互派、交流挂職等,集合國內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平台人才資源,為發展營造更好的氛圍。

  二是科技成果轉化平台,可吸納“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加入科技成果轉化平台,創造更多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

  三是國際合作平台,以科技合作為契機,推動與國外高校、研究機構、民間團體等的國際合作。

  (本組圖片除左二圖由首席記者崔力攝外,其它由受訪者提供) 

(責編:陳易、張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