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路修到家門口 業興財來嘗甜頭

——永川區板橋鎮貧困戶彭芹順與一條路的故事

2020年08月05日07:18  來源:重慶日報網
 

如今,寬敞平整的柏油路通到了家門口,彭芹順一家的日子越來越好。記者 顏安 攝\視覺重慶

  入伏這天,重慶日報記者走進永川區板橋鎮通明村新房小組,村組間一條條柏油路讓人感到格外清爽。

  “以前,村裡隻有一條主干道是水泥路,組與組、戶與戶之間的路都是坑坑窪窪的,不管是娃兒上學、買生活用品還是蓋房子都非常不方便,吃過好多苦頭。”穿著一雙白皮鞋和白襪子的貧困戶彭芹順打開了話匣子,“以前穿筒靴還怕滑倒,現在可以挑些干淨鞋子穿了。”

  要想富先修路,道路是農村最重要的基礎設施之一。有了公路,發展產業、外出求學甚至走親串戶都方便了。這些年,家門口的路從土路變為石子路再升級為柏油路,彭芹順的感受頗深。

  土路

  讓她嘗盡艱辛

  雲南保山人彭芹順是外來媳婦。1998年她與永川人董順鳳在雲南打工相識,2002年夫妻倆回到永川。

  回來是迫於無奈——2001年,本來在工地上做架子工的董順鳳不慎從5樓上摔下,摔斷了腿,從此失去勞動力。剛結婚的兩人要想糊口,隻能干農活。彭芹順家裡有7口人,沒多少地留給她。董順鳳家裡隻有四姊妹,家裡還有些地,返回永川成為了他們的必然之選。

  那是彭芹順最艱辛的一段時光:董順鳳的腿剛摔斷沒多久,隻能臥床休息。家裡又隻有兩間土房,房子急需擴建,所有的擔子都壓在了她一個人的肩上。

  擴建不是件容易的事。家門口是一條隻有1.2米寬的土路,走路都是深一腳淺一腳,更何況肩挑背扛地運材料呢?關於運材料,兩口子算過一筆賬:用騾子馱,光運費就要三四千元﹔而請人工,管幾頓飯,價錢還相對好商量。

  彭芹順累慘了——要管這麼多工人的飯,家裡又沒有冰箱,她每天都得去四五公裡外的集市買菜。她抱著1歲的孩子,背著裝有幾十斤菜的籮筐,來回要用兩個小時。

  “那時候,村裡除了一條主干道以外都是土路。家門口的土路很窄,一不留神就會滑到旁邊的溝裡去。”彭芹順說,有一次下大雨,她抱著孩子背著菜,腳一滑就摔到溝裡了,一身都濕透,好在孩子沒事。

  對於門前的土路,大女兒董永進也是印象深刻。因為4歲以后,她就天天跟著大孩子去上幼兒園,不曉得摔了好多回“嘴啃泥”。

  被土路折磨夠了,彭芹順兩口子開始和左鄰右舍商量整修門前土路的事。

  石板路

  給她家生活帶來轉機

  2007年的某一天,已能拄拐下床的董順鳳一步一步地挪到了鄰居段禮學、陳強家裡,“現在道路太不方便了,我們合伙把門前的路修一下,你們覺得怎麼樣?”

  “就我們幾個?干得成不?”

  “我覺得沒問題,又不是好大的難事。”

  ……

  大家都被土路折磨久了,很快就達成一致:修!

  於是,你家出水泥、我家擔石子,投錢又投勞。3個月后,雖然路沒拓寬,但土路變成石子路,可以過車了。

  董順鳳瞅准這個時機,買了一輛殘疾人三輪摩托車,干起載客的活路。

  好景不長,3年后的一天,因為道路狹窄,董順鳳在會車的時候,連人帶車翻到了溝裡,三輪摩托的發動機摔壞了,人也摔得不輕,這條“發財路”戛然而止。

  柏油路

  使她家日子蒸蒸日上

  后來,脫貧攻堅戰打響了。作為脫貧攻堅的基礎性工程,道路建設成為通明村的重中之重。

  “當時街道做了一個大膽的探索,向世界銀行貸款1000萬美元,讓所有通村路實現了油化,並統一加寬到6.5米。”村黨總支書記回憶道,街道一共有了30多條線路,光是通明村,就有了沿通明村辦公室的1號線、沿新房小組的4號線,以及沿河邊的9號線。

  道路一通,人暢其行、車暢其道、物暢其流。

  2018年,彭芹順一家被列入了建卡貧困戶,其中作為“兩不愁三保障”之一的住房安全保障問題顯得尤為緊迫。

  董順鳳決定一舉解決這個問題。“我家原來的位置還是不太好,仍有170米左右的機耕道,雖然都是水泥路,但是感覺不夠寬敞。”他說,原址附近就是村民唐世菊的田土,董順鳳跟她一合計,決定對換宅基地。

  董順鳳順利換了宅基地,並利用D級危房改造的3.5萬元建起了磚混結構的新房。新房距離柏油公路隻有10米遠,這讓一家人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以前修房子拉一車建材,我一個人要用半天才能搞定。現在,車子直接開到屋門口,半小時就能把貨下完。”說起道路的變化,彭芹順很開心。勤快的她,喂了兩頭豬,養了30隻鴨子、30隻雞,還種了幾畝水稻和玉米,日子蒸蒸日上。

  去年,彭芹順還在公益性崗位上就了業。她和另外兩名貧困戶一起扛起了9個村、2公裡多的公路清掃保潔任務,實現了從“嫌棄路”到“守護路”的巨大轉變。

  道路暢通后,彭芹順與雲南娘家人的來往更加密切,“去年和前年,我娘家人來探親,直夸我們這裡的變化大。”她欣喜地說。

  去年,董永進考上了遠在萬州的重慶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從家裡出發到永川乘坐高鐵,兩個小時就能抵達萬州,她的求學路也越來越順暢。

  不光是柏油路通了,信息路也通了——村裡4G信號全覆蓋。彭芹順哈哈笑道:“以前說‘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聞’,現在我足不出戶就能上網知道天下事,還能和雲南的姐妹們視頻聊天,讓她們隨時看看我們這裡的新變化。”

  本報首席記者 顏安

(責編:陳易、張祎)

本網專稿

村民在重慶市墊江縣沙坪鎮畢橋村高標准農田水稻基地用農機收割水稻。龔長浩攝村民在重慶市墊江縣沙坪鎮畢橋村高標准農田水稻基地用農機收割水稻。龔長浩攝 重慶墊江:農機助秋收  立秋后,重慶市墊江縣45萬畝水稻相繼成熟,稻田到處可見收割機搶收糧食的場景。…【詳細】

原創

川渝滇黔藏“跨省通辦”服務專區上線  人民網重慶8月20日電 (劉政寧、周小平)20日,由川渝滇黔藏西南五省區市聯袂打造的“跨省通辦”服務專區正式上線,將為企業群眾提供更加便利的異地辦事服務。 據了解,新上線的“跨省通辦”服務專區是為貫徹落實2021年國務院《政府工…【詳細】

原創

一圖看懂:上合數字經濟論壇為何在重慶舉辦  2021年是上合組織成立20周年。8月23-25日,中國—上海合作組織數字經濟產業論壇將在重慶舉行,確認出席本次論壇的嘉賓實現了上合組織國家代表參會全覆蓋。…【詳細】

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