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雲”而上 勇立智能化潮頭

2020年09月17日07:14  來源:重慶日報網
 

  本屆智博會,緊扣“線上”特點,開展“雲上”交流,干貨滿滿,碩果累累。昨日,智博會上傳來一個又一個喜訊:線上重大項目招商集中簽約71個重點項目,總投資額2712億元,涉及智能制造、智能應用、智慧醫療、智慧新材料、科技創新等領域,涵蓋“芯屏器核網”全產業鏈和“雲聯數算用”全要素群﹔西部(重慶)科學城新聞發布會召開,明確了西部(重慶)科學城是科學家的家、創業者的城。精彩紛呈、亮點頻出,2020線上智博會不斷傳遞著激蕩人心的奮進力量。

  “智能化:為經濟賦能,為生活添彩”是智博會一以貫之的主題。然而,與以往不同的是,今年疫情疊加汛情,不確定性很多,挑戰很大。在所有不確定當中,有一件事是確定無疑的,那就是大數據智能化趨勢並沒有改變。疫情期間,廣大群眾紛紛開啟“宅”生活,在線購物、在線醫療、在線教育等新模式迅速走紅,成為“戰疫”的新引擎。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和5G技術等數字技術與傳統產業加快融合,凡是數字化、智能化、自動化水平高的企業,復工復產就迅速。正是得益於大數據智能化,重慶經濟社會秩序穩步恢復,展現出強大的發展韌性和潛力。

  機遇千載難逢、稍縱即逝,抓住了、用好了,才能不負時代的饋贈。正如馬雲所言,“疫情正在把很多原來的應急技術變成日常技術,這是一次巨大的機遇”“數字化以前只是讓一些企業活得更好,而今天是企業活下去的關鍵”。在“雲端”智博會上,傳統行業找尋“破題之法”,城市管理裝上“智慧大腦”,廣大百姓享受“智能紅利”,數據的政用、商用、民用價值被充分釋放,我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大數據智能化創新的無限生機和廣闊前景。

  乘“雲”而上,勇立智能化潮頭,首先要拉長板、補短板。作為傳統制造業重鎮,重慶產業門類齊全,應用場景豐富,大數據智能化創新方興未艾。對重慶而言,新的增長點可以有很多,具有引領性支撐性的就是大數據智能化引領、與實體深度經濟融合的數字經濟。借力大數據智能化,是重慶產業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與此同時,也要看到我們在研發投入、主體培育、人才引育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唯有立足當前、面向未來,解決“卡脖子”問題,才能推動重慶高質量發展之路越走越寬。

  乘“雲”而上,勇立智能化潮頭,必須抓重點、攻難點。重點突破,才能以點帶面,激活“一池春水”。具體而言,就是努力做好“六件事”。深度挖掘數據資源的商用、民用、政用價值,加快形成數據生產要素高效聚集、互聯互通、開放共享的良好局面﹔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夯實新基建,筑牢數字經濟、智慧社會的發展基礎﹔通過抓好智能制造、發展智能產業、拓展智能應用,激發社會創新力創造力﹔堅持線上、線下兩條腿走路,催生更多智能化新產品、新模式、新職業﹔加快建設一批重大戰略平台,推動產業集群化、集約化發展﹔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強化人才、科研、金融政策支撐,最大限度釋放市場主體活力。

  大數據智能化是一個浩浩蕩蕩的時代浪潮,我們有幸趕上了這樣一個時代,就要乘“雲”而上、搶抓機遇,高度重視智博會這一重要平台,努力形成更多實質性交流成果,為重慶大數據智能化發展提供強勁支撐,為全球智能經濟大發展、大繁榮貢獻智慧和力量。 本報評論員

(責編:陳易、張祎)

本網專稿

村民在重慶市墊江縣沙坪鎮畢橋村高標准農田水稻基地用農機收割水稻。龔長浩攝村民在重慶市墊江縣沙坪鎮畢橋村高標准農田水稻基地用農機收割水稻。龔長浩攝 重慶墊江:農機助秋收  立秋后,重慶市墊江縣45萬畝水稻相繼成熟,稻田到處可見收割機搶收糧食的場景。…【詳細】

原創

川渝滇黔藏“跨省通辦”服務專區上線  人民網重慶8月20日電 (劉政寧、周小平)20日,由川渝滇黔藏西南五省區市聯袂打造的“跨省通辦”服務專區正式上線,將為企業群眾提供更加便利的異地辦事服務。 據了解,新上線的“跨省通辦”服務專區是為貫徹落實2021年國務院《政府工…【詳細】

原創

一圖看懂:上合數字經濟論壇為何在重慶舉辦  2021年是上合組織成立20周年。8月23-25日,中國—上海合作組織數字經濟產業論壇將在重慶舉行,確認出席本次論壇的嘉賓實現了上合組織國家代表參會全覆蓋。…【詳細】

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