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權賦能 破解“小馬拉大車”難題

重慶市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增活力促發展惠民生

2020年11月23日07:46  來源:重慶日報網
 

  過去區裡才能辦的事,如今鎮上也能辦了﹔過去鎮上看了管不著,現在不但管得著,還管得好……近年來,一場涉及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工作正在我市緊鑼密鼓地推進著。

  按照中央統一部署,2018年3月,重慶市委、市政府決定,將萬州區分水鎮、合川區太和鎮、永川區朱沱鎮、綦江區打通鎮、潼南區古溪鎮、開州區臨江鎮、豐都縣高家鎮、雲陽縣江口鎮、石柱縣西沱鎮、酉陽縣龍潭鎮等10個鎮納入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范圍。與此同時,先期已開展改革試點工作的江津區白沙鎮腳步不停,繼續向前。

  兩年多來,在市委編辦的指導下,相關區縣積極探索、大膽“試水”,走出一條符合實際、特色鮮明、可學可鑒的改革新路。

  一批權力下放基層

  確保權力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

  這段時間,合川區太和鎮綜合行政執法辦工作人員陳偉接到一個新任務——到區城管局挂職學習三周,頂崗實踐一周。在一個月時間裡,陳偉將系統學習行政審批、執法、案卷制作、材料上交等一系列規范。

  “我們希望能把區裡下放的城市管理權力接好,讓鎮上的管理不走樣、不變形。”太和鎮黨委書記匡麟川說。

  太和鎮位於合川西北部,轄24個村、社區,總人口10多萬,於2018年被列為我市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鎮。與該鎮同一批試點的還包括萬州區分水鎮、永川區朱沱鎮等10個鎮。在上述10個鎮搭上這趟改革“快車”之前,江津區白沙鎮已先行先試,並繼續探索。

  據了解,這次改革是中央的統一部署,其背景是:改革開放以來,國內一些經濟發達鎮的規模已接近或超過中等規模的縣,但在管理權限上,還是傳統鄉鎮職能配備,鎮級政府在社會管理、公共服務提供上面臨難題,“小馬拉大車”問題比較突出。

  市委編辦有關負責人表示,這次改革主要圍繞推進經濟發達鎮放權賦權、建立健全組織架構、整合加強審批執法力量、建立務實高效的用編用人制度、探索適應經濟發達鎮實際的財政管理模式、創新基層服務管理方式、強化配套政策支撐等方面展開。

  權力下放,社會關注度很高。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安排,我市有關區縣按照依法下放、宜放則放的原則,大力推進簡政放權,做到成熟一批、下放一批。截至目前,我市相關區縣賦予經濟發達鎮管理服務權限平均209項,其中江津區白沙鎮多達743項。

  為確保下放的權力接得住、管得好,我市注重精准放權、銜接過渡和監督評估。如石柱縣西沱鎮希望下放權力事項時,縣級相關部門逐一研究論証,提出調整意見后再反饋西沱鎮,經溝通達成一致意見后,形成擬放權的事項清單﹔綦江打通鎮對下放的權限運行情況進行跟蹤統計,並對15項暫無力承接的事項予以收回。

  一支隊伍負責執法

  讓“看得見、管不著”變“管得著、管得好”

  “鬆林崗社區通往永興、塘河的公路塌方了!”11月2日早上8點,江津區白沙鎮綜合執法局接到巡邏隊員的緊急電話。

  塌方地點距白沙鎮約40分鐘車程。這條公路往來的車輛和行人眾多,如不及時處置,可能引發安全事故。隨即,鎮綜合執法局聯動鎮上的公安、交通、規劃和自然資源等部門以及施工單位火速趕赴現場。

  到現場后,大家分工合作,迅速疏散人群、車輛,設置警戒線,工程車輛進場加緊施工。由於反應迅速,塌方未造成人員傷亡。

  鎮綜合執法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要是以前,鎮裡在處置這樣的突發災情時能做的,主要是拍照上傳,疏散一下群眾。后續的事情,需要很多程序。

  在太和鎮,匡麟川給記者講述了過去基層政府經常遇到的尷尬事:群眾舉報有人在村裡違法搭建,鎮裡聞訊后派人去現場察看。因為沒有執法權,工作人員隻能好言相勸,拍照上傳到區住建委進行處理。區住建委人手緊張,不一定當天能派出人。過一段時間,當住建委工作人員到場時,該建筑可能已經搭建完畢。此事又將轉國土部門處理。區國土部門工作人員到場后如果認定這是違法建筑,會發出處罰通知,要求當事人一個月內自行拆除,三個月內拆完……

  “執法的行政成本太高,讓一些違法現象屢禁不絕。”匡麟川說,不僅如此,因權力在上、責任在下,出了類似安全生產事故方面的問題,按照屬地管理原則,鄉鎮還將承擔很大責任。

  不過,隨著我市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推進,這種情況已大為改觀——相關執法權下放到鎮,鎮上盤活編制,整合執法資源,組建綜合執法隊伍,依靠一支隊伍就能做到對違法行為早發現、早制止、早查處,既減少了“看得見,管不著”的煩惱,又做到統籌部門間執法聯動,有效避免多頭執法、重復執法、推諉執法等問題。

  依靠高效執法,目前我市各試點鎮的農村違法建筑、城市私搭亂建、亂停亂靠等違法行為,已得到有效遏制。以江津區白沙鎮為例,在規劃建設領域,2014年的違法案件為175件,而到2019年,隻有9件。

  一枚印章管理審批

  讓辦事來回跑變“一窗受理、一次辦結”

  11月11日上午,江津區白沙鎮行政服務中心。家住白沙鎮寶珠村的湯鵬為在鎮上開辦一家兼賣生鮮和凍貨的水產品店,前來辦理營業執照。他把申辦材料遞給工作人員,當天下午就領到執照,新店隨時都可開門迎客了。

  目前,白沙鎮行政服務中心已入駐了民政、社保、市場監管、公安等部門的26個窗口,承擔了242項政務服務事項,做到了“一枚印章管審批”“一窗受理、一次辦結”。

  大廳管理員崔潔告訴記者,改革前,假如湯鵬要辦這個執照,他需要先到區市場監管局交材料,然后在5個工作日得到回復。隨后,材料會在申請、審查、批准等環節流轉,再到食藥監部門走幾天的流程,“肯定不如現在方便。”

  在江津區委編辦干部龐春茂看來,區級行政賦權,鎮級進行審批流程再造,“把麻煩留給自己,把方便留給群眾”,體現出了改革惠民的方向。

  11月15日中午,冬日暖陽讓人格外舒服。合川區太和鎮晒經村九組鞏固脫貧戶張英從花椒地裡勞作回來,坐在剛翻新的房前晒太陽。張英把家裡的土地入股花椒基地,每年獲得土地入股分紅、貧困戶分紅1500多元。她和丈夫在與花椒產業相關的項目中務工,每年有3萬多元的勞務收入。

  太和鎮行政審批便利,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助推晒經村花椒產業蓬勃發展,昔日的市級貧困村也一躍成為全市“三變”改革示范村。

  “與過去往返跑不同,改革后,我們進行工商登記,鎮上公共服務大廳派專人對接﹔上花椒電烤項目,在鎮上提交了申請材料,一周內就審批通過,還減免了10萬元的改造費……”晒經村太麻佬花椒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熊俊深切感受到改革帶來的紅利。

  得益於營商環境持續改善,群眾、企業辦事更方便,各改革試點鎮的經濟社會發展活力迸發。如白沙鎮的經濟總量已由改革前的21.54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73.4億元。

  一項改革激發基層創造力

  創新求變掀起“頭腦風暴”

  自改革啟動以來,改革創新正以一種潤物無聲的方式,改變著這些經濟發達鎮黨員干部的觀念。

  “創新的腳步能不能再邁大一點?”“在原來的基礎上,還有沒有進一步探索的空間?”……這些話,常常挂在試點鎮干部的嘴上。

  隨之而來的是,試點鎮不斷推出的一些創新舉措——

  綦江區打通鎮為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在每個非公黨組織派駐黨建指導員,抓好基層黨組織的標准化、規范化建設。

  永川區朱沱鎮啟動綜治中心建設試點,通過人房關聯、大數據智能化等應用,全面掌握網格內的人、地、物、事、組織等基本情況,做到將問題處理在萌芽、矛盾化解在基層。

  潼南區古溪鎮對村(社區)實行“星級管理”,針對黨建、精准扶貧、鄉村振興等10項工作設置10類星級,分類打分考評,並實行獎懲聯動。

  ……

  改革無止境、創新不停步。當前,全市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正深入推進,漸入佳境。

  本報記者 陳國棟

(責編:陳易、張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