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塹對村:扶貧工程助力農旅結合發展

本報記者  趙  鵬  黃曉慧  朱榮鵬

2020年12月29日07:5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春夏的草原,秋冬的海。”不近草原、不近海的小山村,卻憑一年兩景聲名遠揚,日均吸引千余名游客。

  這裡是海南省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塹對村,2014年全村貧困發生率達40%。2016年起,塹對村被列為“省縣聯合共同扶貧點”。海南省委辦公廳接連派出六任駐村第一書記,幫助村裡修路、通橋,實施“產業+旅游”扶貧工程,塹對村走上農旅結合的發展路子。

  如今,秋冬季水庫蓄水,可賞“海景”﹔春夏季水位一降,水草生長,可賞“草原”美景。2017年,塹對村59戶274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2019年,村民人均純收入達14077元,是2014年的3.7倍。

  修路通橋謀發展

  塹對村位於萬泉河上游、五指山北麓,距瓊中縣城33公裡。這裡地處庫區水源地,森林覆蓋率85%以上。

  “以前塹對村基礎設施建設欠賬較多。”塹對村第一書記符喻智說,2008年,村裡有了第一條硬化水泥路。

  海南省委辦公廳協調省直相關部門,投入3000萬元改造塹對村基礎設施。2017年3月,和平大橋、鄉村公路實現通車,塹對村連上了外界交通動脈。隨后,塹對村又完成了3個渡口建設,建成“戶戶通”道路35條、太陽能路燈146盞,新增綠化面積2050平方米。

  村民王時軍說,不僅通向瓊海市、萬寧市的道路都打通了,硬化路修到了家門口,“上山的生產路也通了,去橡膠林割膠再也不用肩挑背扛。”

  好環境帶來好發展。今年8月,瓊中縣一家綠橙釀酒企業落戶塹對村。這裡的好生態能夠滿足綠橙釀酒的日照、溫差、水質條件,而且地處三市縣交通樞紐,路網發達。眼下,酒廠的生產設備已全部到位。

  塹對村黨支部書記王大標說,過去苦於無橋無路、困在“兩面青山一面湖”的塹對村村民,“沒想到還能靠地理位置優勢,掙上了發展產業的錢”。

  致富有了帶頭人

  2017年塹對村整村脫貧后,駐村干部和村干部就開始琢磨如何在村民中培養致富能手,帶動全村奔小康。

  “給村民發種雞苗,比比看誰養得好。”一段時間過去,村民歐玉嬌脫穎而出。她以前在海口市、文昌市等地打過工,勤勞肯干能吃苦。

  “領到雞苗后,村裡請了省裡、縣裡的技術員來給我們上課,不明白的還可以隨時打電話請教。”在科技特派員和幫扶責任人王俊美幫助下,歐玉嬌的第一批雞苗成活率達90%以上。

  省、縣、鎮三級先后投入91.5萬元在塹對村建設標准化養殖場,村裡成立了家禽養殖專業合作社,歐玉嬌主動挑起大梁。如今,合作社帶動38戶貧困戶發展家禽養殖,年出欄量達上萬隻,銷售額70多萬元,累計為貧困戶分紅8.6萬元。

  今年8月,歐玉嬌在鎮上盤下一家雜貨店,線上線下同步銷售雞和雞蛋。她還被瓊中縣委組織部評為“科技示范戶”。

  產業興村蹚新路

  每到秋冬時節,塹對村31間民宿、40個床位一床難求。

  恰逢塹對村整村改造,村庄風貌大變樣。胡開君看到了發展旅游的機遇,很快把自家庭院和弟弟的閑置房屋改造成民宿,並成立了萬泉石臼鄉村旅游專業合作社。

  吸取過去隻靠橡膠、產業單一的教訓,塹對村成立了5家農民專業合作社,與專業的種養企業合作發展黃牛、黑山羊產業,目前已累計增加村集體收入35.9萬元。通過統籌專項扶貧資金,塹對村還投入20萬元示范資金發展羅氏沼蝦養殖,整合坡村、檳榔園村等3個魚塘投放20萬尾蝦苗,已經實現盈利。

  “村民們曾經想放棄的橡膠林,如今成了塹對村的旅游資源。”村委會副主任胡開君告訴記者,“鄉村旅游、林下經濟、水產養殖齊頭並進,就能全面提高村民收入。”作為塹對村發展旅游產業的帶頭人,胡開君滿懷信心。

  《 人民日報 》( 2020年12月29日 07 版)

(責編:蓋純、張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