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以來重慶市精神文明建設成果擷英

——黨的十九大以來重慶市精神文明建設成果擷英

2021年01月27日09:04  來源:重慶日報網
 

  編者按

  前不久,三年一屆的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北京召開,我市170個先進集體和個人受到表彰,取得歷史最好成績。黨的十九大以來,市委、市政府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提出的營造良好政治生態,堅持“兩點”定位、“兩地”“兩高”目標,發揮“三個作用”和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重要指示要求,正本清源、守正創新,將精神文明建設作為立德鑄魂、凝心聚力的基礎工程,與經濟社會發展統籌謀劃、一體推進,為把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全面落實在重慶大地上提供堅強思想保証和強大精神力量。

  新年的曙光,鋪滿大地……

  今冬寒,人心暖。

  “小區變了,街燈亮了,車輛亂停現象沒有了……”九龍坡區拆遷安置戶夏嘉訓老人喜滋滋地致信市領導,傳遞文明創建給自己帶來的“小確幸”。

  “不虛此行!熱情好客的重慶人直接用封橋的方式讓游客拍照打卡。”在千厮門大橋,中外游客發出共同感慨。

  這裡是重慶,生長在這裡的、抑或是來到這裡的人們,正以不同的行為或告白,表達對重慶的喜愛。

  近悅遠來風物新,最是文明潤人心。日新月異的城鄉面貌,朝氣蓬勃的精神風貌,融匯成這座英雄之城的文明“底色”,托舉起3400萬巴渝兒女的美麗夢想和幸福追求。

  高舉思想之旗

  筑牢精神之基

  提升理論武裝新境界

  欲窮大地三千界,須上高峰八百盤。

  在邁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推動經濟社會全面高質量發展,必須依靠理論武裝。

  “學不漏篇、行不漏項”。

  堅持及時跟進學、突出重點學、融會貫通學,總書記每一次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批示,市委書記陳敏爾以身示范,堅持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堅持親自審定中心組學習方案和內容,帶頭開展學習研討。

  三年來,市委中心組嚴格執行學習規則,累計開展專題學習38次,開展集體學習研討26次,推薦自學書籍100余本。

  以上率下、以行勝言,形成理論學習層層示范,上行下效的生動局面。據悉,重慶各地新華書店、圖書館,《習近平用典》《中國制度面對面》等理論書籍一度難求,成為“熱門”。

  隆冬時節,在大巴山深處,城口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志願者王春霞抖落風霜,把《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等理論書籍交到樂山村第一書記曾堰手中。為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裡”,全市實現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全覆蓋,建成站、所9000多個,開展理論學習活動2萬余場次,掀起新熱潮。

  “打起竹板啪啪響,今天聽我來宣講,中央傳來新喜訊,領袖關懷暖心房……”在墊江縣,“理論名嘴”任雙的開場白一下吸引了聽眾。

  把握主題、緊扣熱點、挖掘載體,全市1800余支基層宣講隊伍,結合小品、故事、快板、清音、情景劇等形式,不斷開出“新菜單”。

  堅持“二為”方向,堅持“雙百”方針。

  理論工作成果豐,重慶申報國家社科基金年度項目985項,獲准立項193項,立項率19.6%,高出全國平均立項率5.2個百分點﹔建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分中心15家。

  三年來,全市培養理論宣講市級骨干120余名,區縣骨干8000余名,累計開展面向基層理論宣講8.1萬次,直接受眾900萬人次以上。

  飲好“源頭水”,把牢“定盤星”。

  理論武裝越堅定自覺,理想信念之火就燃得越旺,對黨忠誠之光就照得越亮。全市上下“四個意識”“四個自信”“兩個維護”更加堅定自覺。

  發掘美德善行

  砥礪奮進力量

  樹立主流價值新坐標

  志不堅不足以攻城拔寨,意不定不足以爬坡上坎。

  先進典型從來都是與時代任務相呼應而產生的。

  前不久,因43年初心不改,帶領村民用最原始的方式在懸崖峭壁鑿石修道,歷時7年鋪就一條8公裡“絕壁天路”的毛相林被中宣部授予“時代楷模”稱號。這個被譽為“當代愚公”的鄉村“領頭雁”,其先進事跡傳遍長城內外、大江南北,網絡總閱讀量近3億次。

  以先進典型的言行生動詮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真諦,使人們在實踐中感知德善之美,彰顯社會進步、時代發展的正能量。

  近年來,在重慶這片土地上,涌現出一大批先進典型、行業標兵,形成頗具特色的“重慶典型現象”。其中有:用生命守護平安的人民警察楊雪峰﹔殉職在扶貧崗位上的駐村干部楊驊﹔舍己救人失去一條腿的陽光小伙徐前凱﹔“子債父還”的誠信老爹吳恆忠﹔用“四先精神”扮靚服務窗口的“雷鋒的士”……

  如今,全市推選出時代楷模、全國道德模范、中國好人等300余名,身邊好人、最美人物等7000多名,“戰疫英雄”“最美奮斗者”“巴渝工匠”等10000余名……他們!在8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挺起精神脊梁,豎起道德豐碑。

  以好人文化彰顯中華文明的優秀基因,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髓,奠定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道德基礎和文化底蘊。

  全市充分統籌整合各部門、各行業資源,聯合組織開展“最美人物”學習宣傳活動,一月一類別,分批次發布先進典型,為各行各業樹標杆。

  以信念的力量、創新的力量、奮進的力量、人格的力量,傳承優秀歷史文化,契合時代發展要求,折射時代光芒。

  我市廣泛開展“在希望的田野上”巡回報告會、“好人在身邊”微訪談、“榜樣面對面”宣講等活動,讓時代典型走到百姓身邊,走進群眾心坎。

  禮敬有德之人,讓正能量無限量。我市設立道德典型關愛資金,每年定期組織看望、慰問各級道德典型,在全社會倡樹了“德者受尊、好人好報”的價值導向。

  一個個先進典型、一項項道德實踐,正譜寫著一曲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心靈贊歌,為重慶改革發展凝聚起強大力量。

  夯實細胞工程

  深化文明創建

  繪就美好生活新畫卷

  主流價值在凝聚,城市精神在升華。

  文明的種子在巴渝大地處處播撒,萌芽生根,開花結果。

  前不久,在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上,合川、沙坪壩、涪陵和巫溪4個區縣榮獲全國文明城市稱號,受到表彰的還有53個全國文明村鎮、72個全國文明單位、14戶全國文明家庭、15所全國文明校園﹔12個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城區、單位和個人,取得歷史最好成績。

  榮譽的背后,無不體現創建為民、創建惠民、創建利民的不變初心。

  筑牢民生“裡子”,撐起城市面子。合川區投入3億元實施重點項目,提質25個農貿市場,改造老舊樓院3095棟,整治背街小巷41條、露天管線325處,改廁17.6萬戶﹔沙坪壩區開通數字城管系統,年均處理投訴300余萬件,新增綠化面積400萬平方米,新建排污管網189公裡,完成3個飲用水源地規范化建設,水質達標率100%﹔涪陵區全力推進“兩片三線一城”建設,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加快江南老城區提檔升級,累計投資4.3億元,城市智慧化覆蓋面積達60平方公裡。

  近年來,全市以創建促發展、以創建惠民生、以創建強根基、以創建樹新風、以創建展形象,不斷優化城市生產、生活、生態布局,切實提高市民的獲得感。

  求治之道,莫先於正風俗。從市民最關心、最現實的民生問題入手,全面鋪開“吃住行游購樂”文明風尚行動。

  從小事做起,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引導市民打掃清潔衛生,落實“門前三包”責任﹔踐行“吃得文明”深化“光盤行動”﹔推進“禮讓斑馬線·文明我點贊”﹔倡導“我文明·靠右行”﹔做到“車頭向外,有序停車”……

  文明創建為城市賦能的同時,也讓鄉村舊貌換新顏。

  全市持續深入推進移風易俗“十抵制十提倡”行動。評選“最美院落”“美麗庭院”7250個,95%的行政村常態化開展“清潔戶”評選﹔90%以上的鄉鎮開展生活技能大賽、文明禮儀競賽和文化體育活動。

  全面進步的農村、全面發展的農民,正在走向新的未來。

  道德理念錘煉良法,美德義行催生善治。

  日前,重慶市五屆人大四次會議高票通過了《重慶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條例》的制定工作歷時近兩年,加強體系、制度、條款設計,擘畫有質量、有分量、有含金量的“新時代重慶文明契約”藍圖。

  弘揚戰斗精神

  激發萬眾一心

  展示英雄之城新風採

  時間是客觀的見証者,鐫刻著前行的足跡。

  2020年的重慶,歷史必將銘記。

  英雄之城的戰旗上,書寫著白衣為甲、逆行出征的壯烈,提振精神、復工復產的堅韌,決戰決勝、拔出窮根的勇毅,舍我其誰、抗洪搶險的豪邁……

  ——堅定信心戰疫情。筑同心,我市第一時間發出《讓我們萬眾一心堅決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的倡議書,舉行新聞發布會240場,推出抗疫報道9萬多條、文藝作品2萬多件﹔強信心,依托全市50處地標建筑、3322個LED顯示屏等載體,集中展示戰疫英雄感人事跡和光輝形象﹔暖人心,組織9287名志願者照料6601個一線醫護人員家庭,發動54萬名志願者下沉社區開展聯防聯控,匯聚起打好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的強大合力。

  ——鼓舞干勁戰復工。我市組織新聞媒體率先發聲,推出重點報道1000多條,為復工復產鳴鑼開道﹔統籌2.6萬余個微信群推送復工復產信息﹔引導近10000個文明單位,建立“一對一”幫扶機制,抓生產、保運轉、促消費﹔動員9300多支志願服務隊開展春耕春種生產服務。釋疑解惑宣傳鼓勁,復工復產蹄疾步穩。全市開工率達99.8%。

  ——“志智雙扶”戰脫貧。扶思想、扶觀念,全市開展“身邊的脫貧故事”微訪談7300余場次﹔扶信心、扶勇氣,深化“我們一起奔小康”扶貧志願服務行動,受益群眾346萬人次﹔扶知識、扶技術,輪訓鄉村干部1809名,選派科技特派員3300余名,開展農業科技服務3.64萬次,推動“奮斗幸福觀”深入人心,進一步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

  ——同心協力戰洪水。歷史上罕見的特大洪水過境重慶,15個區縣26.32萬人受災。全市70多萬人投入搶險,轉移137萬人,未亡一人、未潰一堤、未垮一庫。在這場艱苦卓絕的斗爭中,地處三峽庫區尾部,重慶既要承擔上游帶來的壓力,又要保障下游的安全。一條《一滴雨都沒下的重慶,默默扛下了所有》的帖子,濕潤了全國網民的眼,紛紛為這方顧全大局的英雄土地點贊。

  艱難方知勇毅,磨礪始得玉成。

  驀然回首,耳畔聽到的是難以忘懷的歲月回響﹔放眼未來,行囊裡裝滿的是非同尋常的時光饋贈。

  重慶孕育著文明,文明滋養著重慶。近者悅,遠者來。

  開啟新征程,奮楫再揚帆。

  行千裡,致廣大:巴渝大地生機無限!

  (本報記者 本報通訊員)

(責編:陳易、張祎)

本網專稿

汽車行駛在重慶市黔江區中塘鎮雙石村的“挂壁公路”上。楊敏攝汽車行駛在重慶市黔江區中塘鎮雙石村的“挂壁公路”上。楊敏攝 重慶黔江:“挂壁公路”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黔江區加大“四好農村路”建設力度,在峽谷、溝壑、懸崖、絕壁上修建了一條條“挂壁路”“盤山路”。…【詳細】

原創

村民在重慶市墊江縣沙坪鎮畢橋村高標准農田水稻基地用農機收割水稻。龔長浩攝村民在重慶市墊江縣沙坪鎮畢橋村高標准農田水稻基地用農機收割水稻。龔長浩攝 重慶墊江:農機助秋收  立秋后,重慶市墊江縣45萬畝水稻相繼成熟,稻田到處可見收割機搶收糧食的場景。…【詳細】

原創

川渝滇黔藏“跨省通辦”服務專區上線  人民網重慶8月20日電 (劉政寧、周小平)20日,由川渝滇黔藏西南五省區市聯袂打造的“跨省通辦”服務專區正式上線,將為企業群眾提供更加便利的異地辦事服務。 據了解,新上線的“跨省通辦”服務專區是為貫徹落實2021年國務院《政府工…【詳細】

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