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人民日報記者遍神州

重慶紅岩革命歷史博物館

科技助力紅岩精神進社區

本報記者  常碧羅
2021年04月04日00:0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 人民日報 》( 2021年04月04日 05 版)

  樹林掩映,天色微明,淅淅瀝瀝的小雨飄落。一大早,從貴州來的張先生便帶著兒子走進紅岩革命紀念館。在數字體驗廳,張先生觸摸屏幕,二維的平面圖立刻變成立體建筑,隨手指移動旋轉。“從畫面的門口進去,還能在周公館虛擬漫游呢!”一旁的小家伙看得挪不開眼。

  江姐、重慶談判、新華日報、小蘿卜頭……了解這些響當當的名字和故事,便要到重慶紅岩革命歷史博物館來看一看。紅岩博物館有藏品10萬件,下轄紅岩革命紀念館、重慶歌樂山革命紀念館,主要景區包括渣滓洞監獄舊址、白公館監獄舊址、桂園等。

  如今,紅岩精神有了新的講述方式。曾經的崢嶸歲月,在人們心中久久停留。

  1939年的重慶是什麼樣?觀眾王歡戴上VR眼鏡,沉浸其中。

  眼前是寬闊的長江江面,往來江船蕩起陣陣漣漪,報童的叫賣聲在耳邊回響,伸伸手,仿佛能摸到長長石梯上的青苔……突然,防空警報響起,飛機滑過,炸彈落下,城市須臾之間變成廢墟……影片結束,摘下VR眼鏡,王歡的眼眶有些許濕潤。

  重慶紅岩革命歷史博物館運用全息投影、3D建模、增強現實等技術,游客可以“參與”到歷史中,成為旁觀者或者親歷者,更直接地感受革命先輩的精神。

  博物館還運用數字科技為館藏文物“建檔”,對平面類文物進行高精度掃描,對實物類文物實行360度環拍,對革命遺址建筑本體及附屬文物進行了精細化三維測繪、紋理採集及3D虛擬漫游模型制作。除了建設智慧展廳,工作人員還將紅岩故事帶出博物館,走進大街小巷。整個表演共有8個劇目,向觀眾展示出重慶解放前夕,在渣滓洞、白公館犧牲的紅岩英烈們可歌可泣的英雄壯舉。

  這些劇目,正是紅岩博物館的團隊一手打造,“通過講、誦、展、演等藝術形式,用革命志士高尚的人格感染黨員,教育干部,用新時代真理的力量感召群眾、贏得群眾、浸潤思想。”紅岩博物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針對不同的受眾群體,紅岩故事展演團隊也會調整相應劇目。截至目前,紅岩博物館整體開展故事展演79場。

  紅岩故事從博物館走得出去,也要引得回來。“紅岩精神走進社區,走進學校,這次,我們不妨讓觀眾當一回主角。”紅岩博物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紅岩博物館搭建起一個大眾平台,讓各行各業的人走上台前,講述令他們感動的紅岩故事。這樣一支講述主體多元化的紅岩精神宣講隊伍,給紅色故事建設了資源共享的“聲音庫”。

  台上,是自願報名參加的市民:有廣播電台的專業播音員、有部隊大院的軍嫂、有80多歲的退休老人……台下,常常坐滿了來參觀的游客,網上直播間裡,不少外地網友留言也想參與其中。

  為了吸引更多年輕受眾,讓重慶市以外的群眾也能夠近距離感受紅岩精神,博物館工作人員還通過手機視頻直播、紅岩網站轉播等方式,邀請網友在線講述紅岩故事。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成為“紅岩發聲人”。退休市民肖紅做了10年“紅岩志願者”:“我要一直把紅岩故事講下去,激勵更多人。”

  “新時代我們要大力傳承和弘揚紅岩精神,要與黨史學習教育緊密結合,從紅岩精神中汲取前進的力量﹔與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緊密結合,推動紅岩精神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 重慶紅岩革命歷史博物館館長馬奇柯說,接下來,博物館將保護好管理好利用好紅岩革命舊址,讓全社會各行各業共同傳承和發揚紅岩精神。

(責編:秦潔、張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