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社會

將分散數據集中起來,促進公開共享

科學數據有了存儲銀行

本報記者  吳月輝
2021年04月21日07:2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銀行是存儲貨幣的地方,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科學數據也開始被儲存在“銀行”裡了。

  日前,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發布了具有國際化服務能力的論文關聯數據存儲庫平台科學數據銀行ScienceDB。

  科學數據銀行由中科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自主研發,是一個論文關聯數據存儲平台,能夠為論文關聯數據的匯聚、管理、開放、共享提供解決方案,為落實科研誠信、培育共享文化、加快數據流轉和促進國際合作提供平台和服務保障。

  科學數據是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科學等領域通過基礎研究、應用研究、試驗開發等產生的數據,以及通過觀測監測、考察調查、檢驗檢測等方式取得並用於科學研究活動的原始數據及其衍生數據。科學數據包括多種形態,例如實驗記錄手寫稿、電子表格、電子文本、電子圖片、視頻或軟件代碼等。

  科學數據銀行支持共享、出版和開放獲取。科研人員可以把各自收集整理的科學數據在數據銀行中儲存和出版,而數據銀行通過吸納“數據存款”,把分散在個人和集體中的數據資源集中起來,使其更容易被發現、訪問、互操作和重用。

  “對於研究人員來說,科學數據的透明度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其學術論文等研究成果的可信度,公開共享的科學數據,將在論文投稿過程中成為期刊編輯部、同行評議專家評審的依據。”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副主任周園春說,“論文發表后,也將有效提升其可發現性和可引用性。”

  對於研究領域而言,科學數據的共享還可供其他研究人員引用,避免不必要的重復實驗操作,縮短研究周期,使研究人員的主要精力可以集中於新的探索發現。

  據介紹,科學數據銀行的前身於2015年就已上線,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副研究員邱玉寶是第一批存儲和共享科學數據的用戶。

  “從2015年到現在,已經有20多個單位使用過這些數據了。”邱玉寶說,這些數據的公開共享極大促進了他們2012年到2015年完成的項目成果的推廣,“之后,我們也持續在上面儲存和公開了其他數據。”

  科學數據銀行ScienceDB最初聚焦於促進國內論文關聯數據的開放共享,現已積極開展與國際高端學術品牌的交流,2020年被國際知名學術出版機構施普林格·自然列為推薦的通用型數據存儲庫。


  《 人民日報 》( 2021年04月21日 08 版)
(責編:秦潔、張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