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人民日報記者遍神州

回鄉盡力幫助更多人

邢  平
2021年08月15日00:0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第二次到胡后保家,他遞給我一封信,是孫女胡月桂寫的。信上用稚嫩的筆跡寫著:“邢叔叔對不起,上次你來我躲著你,是把你當成要債的了。聽爺爺說你是來幫助我們家的。我一定好好學習,將來報答你。”

  胡后保家住重慶奉節縣康樂鎮朝陽村5社,因為妻子重病,家裡債台高筑。2016年11月,在縣委老干局做辦公室主任的我被組織選派到朝陽村任第一書記。第一次急匆匆上門,是聽村主任說起了胡家的情況,趕緊去看看有沒有能幫一把的地方。胡月桂說的“幫助”,是我了解情況后,提出資助她在校期間的生活費。

  2009年從北京交通大學畢業后,我選擇了回鄉工作。在朝陽村駐村扶貧這幾年間,我和其他扶貧干部一起為村裡修上了硬化路、整修了蓄水池,在村裡2000多畝撂荒地上種起了花椒、油橄欖、蜂糖李,為一家家貧困戶因戶施策,尋找適合他們的增收致富路。還有就是像胡月桂這樣的困難孩子,幫著幫著,就幫成了自家的娃娃。

  去學校看望胡月桂的時候,老師說,這個娃娃學習很努力、成績很不錯。於是我聯系了好幾個學校,終於把月桂送進了縣城中學,為她提供更好的學習條件。周末,月桂常來我家,我就像對待親女兒一樣,給她輔導功課,陪她逛街。碰到熟人問起,月桂滿臉自豪:“這是我平爸爸”。還有一對由親戚照看的孤兒兄妹,我也經常看望、教導他們,兄妹倆親熱地叫我“平舅”。

  這些孩子,雖然政策有幫扶,但他們的人生依然比同齡人艱難了太多。作為黨員干部,腳上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澱多少真情。我很慶幸能在青春的歲月裡,回到家鄉的大地上,盡我所能,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作者為重慶奉節縣鶴峰鄉黨委副書記,本報記者蔣雲龍整理) 


  《 人民日報 》( 2021年08月15日 05 版)

(責編:秦潔、張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