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健康>>醫視界

劉方柏:大醫精誠 匠心於行

2022年04月25日12:02 |
小字號

  38年從醫,他堅持“做醫生是一種信仰”,對待患者“有求必應”,他是有口皆碑的“好醫生”﹔

  38年教學,他堅持言傳身教,對待學生毫無保留,他是受人尊敬的“好老師”﹔

  38年鑽研,他堅持精益求精,10余項新技術填補國內、重慶空白,502篇外文翻譯稿為國內口腔科醫生打開視野﹔6項科研技術獲省市級科技成果獎……他是重慶市口腔醫院頜面外科的主要奠基人。

  他就是中華醫學會口腔科學會委員、原重慶市口腔醫院頜面外科主任劉方柏。

劉方柏會診舊照。(資料圖)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供圖

  葆守初心,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

  1947年,由於離家遠、兄弟姐妹多、家庭負擔重等原因拒絕了清華大學的保送名額,后被華西醫科大學錄取。7年本科、2年研究生學習經歷,9年華西醫科大學留校任教,劉方柏在臨床、教學、科研方面積累了扎實的口腔醫學專業基礎。

  1965年,劉方柏從華西醫科大學調到重慶市口腔醫院頜面外科工作,不僅帶來了先進技術,也帶來了教學與管理經驗,加快了科室規范化標准化進程。

劉方柏(右排第四)帶領科室醫生做病例分析。(資料圖)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供圖

  作為當時的崗位醫生,最讓郭信瓊印象深刻的是“每天對出院患者病情管理進行總結分析”,主治醫生在全科室關注下對患者住院期間的管理進行經驗總結,梳理好做法,指出改善措施,這不僅讓全科成員牢固“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更是將持續提升醫療服務能力與水平落到實處,為科室成為重慶市較早一批市級重點科室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我剛參加工作時,我們科室的老主任劉方柏,在當時的重慶口腔頜面外科可以稱得上是‘大牛’了,可他完全沒有任何架子,對每位患者都非常親切耐心、彬彬有禮。與患者交流的時候,他都會很客氣的加上‘請’字,數十年如一日,從未變過。他對待患者的尊重和禮貌深深感染、影響了我,讓我終身受益。”2021年11月22日,2021年“重慶市先進工作者”獲得者——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頜面外一科副主任醫師李穎談起老師劉方柏,真誠地袒露心聲。

  “他還指導我們撰寫發表了多篇論文,可以說他在為人、臨床教學上不僅是我們的‘老師’,也是我們的‘榜樣’。”提到劉方柏,曾經的同事和學生們都一致評價。

  “盡全力幫助患者解除疾苦”這是劉方柏的為醫初心,也是他堅持了38年的行醫准則。在這顆初心的映照下,他面對患者病情總能做到全程關注,常常幾個小時的手術后,他還會不顧辛苦地守在病人床前,關注病情,給予關心﹔面對患者需求也總是“有求必應”,為患者加號、免費挂號、冒著危險給患者治病換藥、免醫藥費等,他的平易近人、醫者仁心口口相傳,不少外地患者也慕名而來。

  薪火相承,打造高質量醫療團隊

  “當時隻有20張病床、醫務人員少、開展業務窄且做的都是小手術。因很多醫生缺乏實戰經驗,有時甚至拿書進手術室,照書操作。”1965年,剛到重慶市口腔醫院頜面外科時,劉方柏深刻認識到人才的缺乏,不能單靠大學輸送,還得自己培養,於是他開始著手人才梯隊的打造。

《新醫學文摘(卡片)》(口腔科分冊)主編聘任書

  人才的培養離不開日復一日的學習。一方面,劉方柏通過積極參加全國各地的學習會議、專業講座,自己消化總結后毫無保留地與其他醫生分享交流﹔另一方面,他通過借閱日文、俄文、英文、法文等外文醫學雜志,利用休息時間進行翻譯、閱讀、吸收、消化,並不斷引進國外先進技術、手術方法,不僅讓科室業務水平躋身全國先進行列,提升了醫院在國內的影響力,也讓本院及國內的醫務人員大為獲益。

  “你就是劉老師,你主編的《新醫學文摘(卡片)》(口腔科分冊),對我們來說是特別重要的學習資料,辦得太好了。”每次在全國各地參加學術會議,來自全國各地的“粉絲”都會主動找到劉方柏,在請教學習之余,對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新醫學文摘(卡片)》(口腔科分冊)點贊。

  “醫院當時能夠拿到這個編撰資格,代表了劉方柏及其帶領的團隊在全國的領先地位和影響力。”劉方柏的妻子,同是他的學生和同事的郭信瓊介紹,作為重慶市口腔醫院頜面外科主要奠基人,他不僅為醫院培養了一大批技術骨干,包括5名副主任醫師,9名主治醫師,還培養了全國各地來進修的口腔醫師30多名,他們現在都是各地醫院的骨干力量。

  薪火相承,砥礪前行,在這股力量的驅動下,重慶市口腔醫院頜面外科迎來了快速成長時期,劉方柏帶領團隊在國內率先和較早開展了單純摘除舌下腺體治舌下腺囊腫、下頜支矢狀劈開術及多種正頜外科手術、將統籌法用於口腔癌聯合根治術、下頜支斜切開術治療下頜前突畸形等先進技術。一系列新技術的開展讓重慶市口腔頜面外科趕上了全國先進水平,科室也成為了中華醫學會口腔科學會委員單位和原重慶市衛生局發展的重點科室,吸引了全國很多醫生前來進修學習。

  如今,頜面外科作為醫院主干科室,現有醫護人員近80名,其中博士生導師3名,碩士生導師8名,教授(主任醫師)5名,副教授(副主任醫師)7名,博士11名,碩士12名,中華口腔醫學會頜面外科專業委員會常委1名,委員2名,青年委員1名……一支高質量醫療團隊的建成,讓群眾的就醫感成色更足。而每一次前進,都是站在前輩“肩膀”上的啟航。

  刻苦鑽研,堅持生命至上的追求

  “長期從事口腔臨床、科研、教學工作38年。”這是劉方柏簡介文字中的一句,也是他38年從醫生涯的濃縮。38年從醫,38年堅持,38年精益求精,他的科研成果也收獲滿滿。

  據統計,從醫期間,劉方柏共撰寫論文31篇,其中在全國和省級學術會議交流的有20篇,在全國及省級雜志上發表的有12篇,有2篇被選載到《中國口腔醫學年鑒》中﹔有3篇收到《四川科技雜志》上﹔有7篇被評為省、市優秀論文。在本人指導、參加下,有6項科研項目榮獲省市科技成果獎。

  同時,擁有中、英、俄、日、法五國語言能力的劉方柏翻譯和發表(包括校譯)文獻資料共502篇,約50多萬漢字,發表在《國外醫學口腔分冊》及《新醫學文摘口腔分冊》雜志上,不僅讓全國各地的口腔醫生開闊了視野、學習了新技術,也提升了重慶市口腔醫院在全國的影響力。

  他曾任中華醫學會口腔科學會第三屆委員、中華醫學會四川分會口腔醫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重慶市口腔醫學會主任委員,《中華口腔科雜志》編委,《國外醫學口腔分冊》特邀編委,重慶市衛生局醫學科學研究委員會委員,中國抗癌協會頭頸腫瘤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如果將這些都串聯起來,其實也可粗略勾勒出一個醫生的奮斗史,每一個榮譽、成果的取得,都是辛勤付出的凝結。

  都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正是有多位像劉方柏這樣精益求精,追求生命至上的老專家帶領,重慶市口腔醫院頜面外科踏上了醫、教、研協同的高質量發展之路,如今,科室有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在內的在研項目30余項,發表論文150余篇,其中SCI收錄40余篇。同時,也是重慶市市級重點學科(口腔科學)組成科室、重慶市唇腭裂序列治療指導科室,國際“微笑列車(Smile Train)”慈善項目在中國的合作單位,重慶市市級臨床重點專科,國家衛健委首批“口腔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和國家衛健委首批“口腔頜面外科專科醫師培訓基地”,影響力輻射川、渝 、黔、陝、鄂地區。

  38年行醫,他用一顆純朴之心踐行醫者使命,用一腔仁善情懷守護遇見的每一位患者,技術上精益求精,交流中關懷備至,這一份追求完美的認真無不體現出他的工匠精神。這樣的精神,也一直在重慶醫院大學附屬口腔醫院傳承、延續、流淌……(蔣永勁)

(責編:陳易、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