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品牌>>要聞

加快驅動數實融合產業發展 京東雲以數智供應鏈技術帶動重慶科技創新企業新增長

2022年05月11日18:51 |
小字號

  2019年,專注於智慧政務、智能園區、行業信息平台技術開發的依企萊入駐京東(重慶)數字經濟產業園。為助力重慶推動創新資源向本地企業集聚,京東雲以京東(重慶)數字經濟產業園為主體,為依企萊這樣的中小企業“問診把脈”,規劃出一條從產品研發到營銷推廣的“全鏈路”發展路徑,協助企業將核心業務部署在京東雲上,使業務流程大幅縮短,數據交互能力和算法能力穩步提升。

資料圖。京東供圖

  《重慶市科技創新“十四五”規劃(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數字產業業務收入達到1.5萬億元,建成國內領先的數字產業集群。

  據了解,京東(重慶)數字經濟產業園重點建設了“一基地三中心”,圍繞科技創新、數字經濟、智慧醫療三大領域,構筑了引領西部地區的“國家智能制造產業創新中心”“西南電商聚集中心”和“互聯網+大健康示范中心”,不僅助力重慶市南岸區、重慶經開區產業轉型升級與科技創新,還加速了西南區域電商中心城市建設與生物醫藥和高端醫療器械集聚區建設。

  截至2022年3月,京東(重慶)數字經濟產業園已經累計孵化重慶企業309家,引入培育科技創新型企業105家、電商企業240家,2021年園區累計實現營業收入49億元。

  京東科技數字城市群川渝貴藏新大區總經理賈雲杰表示:“成立至今三年時間,產業園為園區企業提供了豐富的資源支持,園區企業累計創造產值超90億元,平均每家企業創造產值3000多萬元。”

  問診把脈 供應鏈加快數字產業高質量發展

  “前兩年,公司發展遇到困難,部分方向的客戶銷售收入降為0元。”回憶起公司最艱難的時候,黃建洪表示京東(重慶)數字經濟產業園就是他的“大后方”。當時,公司的生存狀況讓依企萊團隊需要考慮重新定位,分析自身技術優勢和人力資源結構進行優化調整。在京東(重慶)數字經濟產業園的助力下,依企萊結合自身技術優勢和行業需求,定位於信息化服務的后方技術能力支撐,提供全行業所需人才資源和技術成果的供應鏈服務,全力打造“科技型社會企業——軟件工廠”。

  不到2年時間,依企萊軟件工廠已經打造技術全棧的完整研發中心,投資3個技術產品,為服務企業間接創造產值1000多萬,黃建洪介紹:“我們不但推出了全國首個24K分辨率的VR全景展示技術,還與華為、HTC、愛奇藝等企業結成合作伙伴。”

  “疫情期間,京東(重慶)數字經濟產業園加大扶持力度,公司研發能力快速升級,營銷渠道得到拓展。”黃建洪感慨道,產業園為其核心產品之一的“軟件工廠”搭建起一個對外展示的平台,擴展了企業的渠道資源,實現園區內部資源流轉,同時與外部企業的資源拉通,並定期輸送高校人才資源,最大限度為企業降本增效,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雪中送炭 幫助中小微科技企業突破瓶頸

  “錯誤拒絕率小於或等於1%,錯誤接受率小於等於0.01%,識別響應時間小於等於1秒。”李國華邊演示邊介紹,這款技術水平業界領先的指靜脈智能鎖,識別精度、識別速度等方面優勢尤為突出。

  李國華所在的企業重慶寅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寅翔科技”),2019年入駐京東(重慶)數字經濟產業園。當時,寅翔科技各方面資源嚴重受限,在開發指靜脈智能鎖的過程中,公司因缺少相應技術支持,發展一度受挫。京東(重慶)數字經濟產業園為寅翔科技提供了強大的后備力量,通過加載京東雲IoT技術,用戶在手機上即可監測門鎖狀態及人員進出情況。

  實際上,自京東(重慶)數字經濟產業園落地南岸區重慶經開區以來,像寅翔科技一樣獲益的企業不在少數。重慶慢跑蝸牛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也是其中之一。京東(重慶)數字經濟產業園不僅為慢跑蝸牛提供6A級辦公環境、免租辦公場地、商事代辦服務等一系列扶持政策,還積極對接家電品牌資源、家電節活動引流、營銷資源扶持等電商運營服務,拓寬企業獲客渠道、提高店鋪知名度。京東物流雲倉穩定高效的倉配一體智能供應鏈服務,也為慢跑蝸牛提供低成本、高保障家電物資儲存服務。在公司的資金鏈出現問題的時候,京東雲供應鏈金融科技平台給予慢跑蝸牛2000萬元的融資貸款,切實改變企業重資產囤貨資金難的問題。

  2019年慢跑蝸牛實現年度營業額翻3番,數據過億元﹔2020年營業額再次翻番,業務范圍擴大至家電、百貨、醫療器械、家居、健康類產品,穩步向混合型電商發展,2021年團隊人數已發展至百余人。慢跑蝸牛旗下運營的七家京東店鋪單店(“美的子雲亭專賣店”)最高成交額超2億元,業內同類電商排名第2,擁有近23萬粉絲,直播累計觀看人次283萬。如今,慢跑蝸牛企業體量超過95%同類電商企業,為重慶市南岸區經開區提供百余就業機會,充分帶動區域電商經濟發展,儼然成為西部地區全平台電商“排頭兵”。

  賈雲杰表示:“京東(重慶)數字經濟產業園圍繞傳統產業升級、新興產業聚集、城市公共服務、產業數字化治理,提供產業雲、政務雲等綜合解決方案,以數智力量服務重慶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正在助力重慶市建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馬春鵬)

(責編:黃凌、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