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為先 碧水繞城
2022年08月01日11:0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 人民日報 》( 2022年08月01日 10 版)
俯瞰銅鑼山礦山公園,一個個湖泊鑲嵌在連綿的青山中,美不勝收。
銅鑼山礦山公園過去是重慶市區主要的碎石供應基地。2012年,渝北區陸續關停礦區企業。然而,留下來的廢棄礦區面積達14平方公裡,環境破壞嚴重。渝北區先后投入1.5億元,大規模開展廢棄礦山綜合治理,累計種樹40余萬株,消除邊坡隱患54處。隨著生態修復工作的開展,礦坑的獨特環境形成了碧水深潭。曾經的礦山搖身一變,成為翡翠湖公園,12個有水礦坑宛如珍珠點綴於青山間……
近年來,重慶以生態為先,兼顧生態修復與污染防治,讓青山更綠、江水更清。
淮遠河全長73公裡,是銅梁區的母親河。3年前,這裡雜草叢生、污水橫流、垃圾成堆。2019年,銅梁啟動原鄉中央公園建設,新(改)建雨污管網20余公裡、累計清理打撈漂浮垃圾170噸、清運淤泥1萬余立方米﹔規范完善環境准入清單,從源頭嚴控污染排放﹔建立清淤清漂和常態督查機制,確保水質穩得住……持續綜合整治,淮遠河徹底改變了昔日“臟、亂、差”的形象,水質由劣Ⅴ類提升為Ⅲ類。
近年來,重慶完善制度頂層設計,頒布《重慶市水污染防治條例》等﹔健全生態補償機制,全市流域面積500平方公裡以上的19條河流全部簽訂生態補償協議﹔強化源頭管控,劃定落實“三條控制線”,實施“三線一單”分區管控……多管齊下,讓生態更優環境更美。
重慶市生態環境局數據顯示:2021年,重慶市空氣優良天數達到326天,森林覆蓋率達到54.5%。重慶用扎實的舉措,加快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
(責編:秦潔、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圖書館閱讀區桌位不足?回應:提高讀者滿意度
- 人民網重慶7月31日電 (陳琦)“重慶市部分圖書館閱讀區桌位不足,影響全民閱讀的氛圍和積極性,建議增加並完善相關配套設施。” 近日,有網友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給重慶市市長胡衡華留言反映。…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