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仁品:兒童扁桃體、腺樣體手術暑假扎堆 您關心的問題在這裡

人民網重慶8月9日電 8月8日上午,重慶市仁品耳鼻喉醫院手術室內,11歲女孩青青(化名)正在進行扁桃體切除手術。暑假以來,該院迎來就診小高潮,醫生被問得最多的問題就是:“要不要割?不割可不可以?”“什麼是扁桃體、腺樣體?“
今天,重慶仁品耳鼻喉醫院咽喉頭頸外科主任李明紅、鼻科副主任申跡為您一一解答。
申跡醫生現場問診。院方供圖
什麼是腺樣體肥大?
重慶仁品耳鼻喉醫院鼻科副主任申跡介紹,腺樣體也稱為咽扁桃體,位置比較隱蔽,在鼻咽部。導致腺樣體增生的原因有很多,鼻咽部及其相鄰解剖部位的炎症、或者腺樣體自身的炎症,這些炎症反復刺激會使腺樣體發生病理性增生。
申跡說,腺樣體肥大可能伴有耳部、鼻腔、咽喉部等相鄰周圍器官的多種相應症狀:導致睡覺時出現張口呼吸、呼吸暫停的症狀,長期下來影響孩子睡眠質量,長期缺氧也會導致腦部發育供氧不足,造成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反應遲鈍、個子矮小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腺樣體面容一旦形成,難以恢復,有些患者需要進行頜面口腔矯形手術等醫學干預,才能部分逆轉面部的畸形。
李明紅醫生為住院患兒查房。院方供圖
扁桃體、腺樣體到底割不割?
扁桃體和腺樣體在幼年時肥大,在6-8歲時達到頂峰,隨著年齡的上升,它們的體積會漸漸萎縮,一般在12歲時退化。所以,是靜待自然萎縮?還是積極手術切除?成了家長們糾結的問題。
“扁腺體要不要切除,要到醫院來做專業評估。” 重慶仁品耳鼻喉醫院咽喉頭頸外科主任李明紅說,臨床上,我們可以通過鼻咽側位片、鼻內鏡檢查等方式來診斷是否腺樣體肥大。並非所有扁腺體肥大的孩子都需要做手術切除腺樣體。有些孩子隨著年齡增長,病情可能緩解或症狀完全消失。對於病史較短、僅有輕微打鼾、腺樣體輕度肥大的孩子,可以首先考慮藥物保守治療。
李明紅提醒,確診腺樣體肥大后,經過系統治療症狀改善不明顯,或保守治療無效、症狀反復發作,導致分泌性中耳炎反復發作,或出現了腺樣體面容,這時就應盡早手術切除腺樣體。若合並扁桃體肥大,常常同扁桃體切除術一並進行。
兒童候診休閑區。院方供圖
術后“腺樣體”面容會自行消失嗎?
李明紅介紹,對於2-4歲、年齡小的孩子,如果已經出現“腺樣體面容”跡象,由於骨質還未成型,術后大都可以逐漸恢復到正常。然而,對於高齡兒童,由於骨質發育已經定型,手術一般隻會讓“腺樣體面容”不再繼續惡化加重,嚴重的孩子可能還需去口腔科進行牙齒矯正。
“腺樣體切除手術是微創手術,手術時間短、恢復快。”李明紅表示,十分理解患兒家長畏懼手術的心情。目前對於扁腺患兒,除了傳統的扁桃體剝離術,還有電刀扁桃體手術、低溫等離子扁桃體手術。可根據患者對扁桃體剝離及腺樣體消融切除要求,選擇最佳的手術方式。
最后,專家提醒,腺樣體肥大治療和恢復需要一定周期,若孩子已經出現“腺樣體肥大”的跡象,建議各位家長抓住暑期黃金治療時期,盡快來正規醫療機構專業科室進行系統檢查和治療,確保暑期休息充分,恢復效率提高。(陳琦、劉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