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江新區邁向智慧之城 感受智慧人居變革

“智慧”是兩江新區的一張靚麗名片,更是兩江新區在新發展階段推動高質量發展,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抓手。在兩江新區,智慧已經開始為生活添彩。
大數據智能化引領
兩江新區做靚“智慧之城”名片
在大數據智能化引領下,兩江新區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及全域一體化智慧應用示范,在重慶打造“智造重鎮”建設“智慧名城”中當好“排頭兵”。
在三一重工西南地區首個“燈塔工廠”,713台機器人上下揮舞機械臂。依托MOM系統、中控系統、數字孿生、設備互聯等數字化模塊,一名技術工人憑借一台電腦,僅需17分鐘,就可以實現“一張鋼板進去,一台挖機出來”。
在長安汽車兩江工廠,96%的設備都實現了聯網。沖壓線上,國內最先進的高速全自動沖壓機以每分鐘15次的節奏不停運轉。涂裝車間除了108台機器人以外,還採用了鏡像車間智能技術。
大數據智能化創新帶來的生產質量、生產效率和生產成本優化,帶動整條產業鏈和產業集群的同步提升。
數據顯示,兩江新區汽車產業上半年完成產值731.1億元,增長14.9%﹔新能源汽車產量6.9萬輛,增長3.7倍,佔全市的49.6%﹔智能網聯滲透率達到了35%,超過全國平均水平17個百分點。
兩江新區禮嘉悅來智慧園、兩江協同創新區、兩江數字經濟產業園三大數字經濟發展戰略平台集聚數字經濟活躍市場主體8000家、高新技術企業608家、專精特新企業261家、國內外一流大院大所50家,數字經濟增加值超過全市1/3。
禮嘉智慧公園。謝平攝
智慧生活觸手可及
兩江新區加速邁向智慧之城
在今年的智博會上,兩江新區“智慧生活的一天”再度煥新升級,其展示的不少場景已經走進城市的各個角落。
兩江新區“城市大腦”正推進城市治理技術融合、業務融合、數據融合,實現跨層級、跨地域、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的協同管理和服務,已建設13類行業專題應用場景,23個細分行業專題應用場景。
比如,在重慶高溫天氣,兩江新區在金山公園、白鶴咀公園、照母山森林公園等,部署了紅外火災監測預警前端系統,對公園進行24小時全天候的林區火警監測。
禮嘉街道,已建成智慧書屋、智能藥櫃、智慧小區、智慧學校、24小時智慧便民服務中心等115個應用場景。
在悅來國際會展城,集數據中心、指揮中心、運營中心、創新中心、文史數字檔案館等功能於一體的悅來智慧島,利用最前沿的大數據可視化技術手段,用“看得見的數據、能體驗的場景、可預期的價值”,首次實現了海綿監測、城市管理、交通數據等現有系統的高度集成和聯通,讓悅來國際會展城的產業發展更智能、讓城市管理更聰慧、讓市民生活更便捷。
悅來智慧島。藍天攝
此外,兩江新區教育已成功創建國家智能社會治理教育實驗基地和國家5G教育應用試點項目基地。
實時更新班級動態的智慧班牌、實現閱讀教學與課外閱讀全面打通的“智慧課堂”、讓孩子跨時空學習互動的全息課堂……在兩江新區金山小學,智慧教育元素充滿各個角落。
在智慧醫療領域,兩江新區目前已建有7家互聯網醫院,服務線上患者52.79萬人次﹔在智慧出行領域,兩江新區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4公裡車路協同示范線路實現6大場景、29項功能。
為人居添彩
智能化賦能小區蝶變升級
兩江新區正高品質推進城市建設,堅持產城融合、職住平衡,建設綠色生態,環境友好,集“住、業、游、娛、購”於一體的現代城市樣板,全面推進智慧小區建設,實現全域性住宅小區智能化,讓轄區居民享受更好的智能化民生服務,為生活添彩。
在位於禮嘉的兩江新宸,整個小區全部應用刷臉入戶,居民隻需要對准小區門口的攝像頭“掃一掃”,即可進入小區,再無需擔心忘帶門禁卡。同時,小區還可以實現“智能設備自動預警”“一氧化碳監測”及“電梯狀態監控”等。
進出小區“刷臉卡”,水電報修“一鍵”解決,車庫一氧化碳監測系統自動調整通風狀態……在重慶兩江新區龍湖雲嶺小區,居民真切感受到了“智慧小區”帶來的生活便利。
在兩江新區,通過智能化賦能小區治理,讓更多居民享受到綠色低碳、智能便捷的高品質生活。
目前,2022兩江新區秋季線上房交會正在進行中,市民在房交會期間購房,最高還可享實繳契稅80%的消費補貼等多重優惠。(重慶市房地產業協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國內首個"虛擬標准化兒童患者模型"在渝啟用
- 人民網重慶11月26日電 (陳琦、實習生姜曉軒)11月25日,“中國基層醫生兒科常見疾病處理能力提升”全國啟動會在渝舉行。來自會上消息,由重醫附屬兒童醫院牽頭承擔的國家科技創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項目“標准化兒童患者模型關鍵技術與應用”,成功創建我國首個標准化患兒模型,幫助更多的基層兒科醫生持續提升診療水平。…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