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人民日報記者遍神州

書寫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畫卷

——習近平主席在《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第二階段高級別會議開幕式上致辭引發熱烈反響

本報記者
2022年12月17日13:5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 人民日報 》( 2022年12月17日 02 版)
《 人民日報 》( 2022年12月17日 02 版)

  “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讓我們共同開啟構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的新篇章,書寫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畫卷。”

  12月15日晚,國家主席習近平以視頻方式向在加拿大蒙特利爾舉行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第二階段高級別會議開幕式致辭,引發熱烈反響。大家紛紛表示,要攜手努力,持續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共建清潔美麗世界。

  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生物多樣性保護之路

  習近平主席在致辭中指出:“中國積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生物多樣性保護,不斷強化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實施生態保護紅線制度,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實施最嚴格執法監管,一大批珍稀瀕危物種得到有效保護,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和可持續性不斷增強,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生物多樣性保護之路。”

  COP15主席、中國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說:“習近平主席的重要致辭,為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強大推動力,為我國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了行動指南。”

  新時代非凡十年,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科學指引下,我們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生物多樣性保護之路。

  “習近平主席的致辭振奮人心,鼓舞士氣,指明了生物多樣性保護前進的方向。”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副主任劉葦萍說,經過不懈奮斗,中心攻克大熊貓人工繁育“三難”,實現人工繁育種群快速健康發展,積極探索人工繁育大熊貓野化放歸、復壯野外瀕危小種群。下一步,要更好推動大熊貓保護研究事業高質量發展,為構建地球生命共同體作出新的貢獻。

  北上南歸象群添新丁、分新群……在全球大象數量不斷減少的背景下,過去幾十年間,雲南野生亞洲象數量卻在穩步增加。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亞洲象保護管理中心主任王斌說:“亞洲象保護是中國珍稀瀕危物種保護成效的一個縮影。隨著亞洲象國家公園的創建,亞洲象和大象棲息地熱帶雨林將得到更有效保護。”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建設持續推進,世界上最稀有的靈長類動物之一——海南長臂猿的種群數量,已經從20世紀70年代末的不到10隻恢復至5群36隻。”海南省林業局(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李新民說,我們將加強對珍稀動植物的保護和研究,保護好國家公園寶貴的自然資源和生物多樣性。

  “習近平主席的致辭,為我們今后進一步推動綠色發展,協同推進經濟發展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指明了方向。”重慶市梁平區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唐小平說,梁平區全力提高生物多樣性保護水平,持續開展自然保護地能力提升工程,最近被評為國際濕地城市。梁平區將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不斷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

  習近平主席在致辭中指出:“中國將持續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響應聯合國生態系統恢復十年行動計劃,實施一大批生物多樣性保護修復重大工程”。

  大家紛紛表示,習近平主席在致辭中強調要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並提出了持續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理念與舉措,為我們貫徹落實好黨的二十大精神、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指明了方向,將指引中國在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新征程上發揮更大作用,作出更大貢獻。

  “我們將延續高黎貢山生物多樣性保護全民參與的傳統,努力做到山邊水尾見縫插綠,堅持保護優先,持續探索綠色發展路徑,讓農民在保護生物多樣性中增收致富。”雲南省保山市隆陽區芒寬彝族傣族鄉百花嶺村高黎貢山農民生物多樣性保護協會會長李智輝說。

  “習近平主席的致辭,為我們基層鄉鎮進一步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推動綠色發展明確了方向和路徑,讓我們倍感振奮,信心滿懷。”到加拿大蒙特利爾參加了COP15中國角系列邊會的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龍觀鄉黨委書記虞挺說,通過政府、專家、企業、百姓多方發力,龍觀鄉創建成為生物多樣性友好鄉鎮,擁有國家一、二級保護動植物25種。接下來,龍觀鄉將繼續探索以生物多樣性保護賦能鄉村振興的共富模式,在打造良好生態環境的同時,讓百姓享受到更多自然的回饋。

  赤水河流域,水清、岸綠、魚游、景美。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雲南管護局鎮雄管護站站長申睿表示,將進一步加強赤水河流域水生生物多樣性保護,科學合理開展增殖放流,促進長江流域魚類資源可持續發展。

  中國大力保護全球瀕危物種朱鹮,成為生物多樣性保護的一個成功典范。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森林生態環境與自然保護研究所副研究員劉冬平說:“‘十四五’時期,我們要全面推進朱鹮野化放歸,在不同地理區重建朱鹮自然種群,擴大其分布范圍。要總結好朱鹮的保護成就和經驗,為全球瀕危物種和生物多樣性保護貢獻中國智慧,提供中國方案。”

  “習近平主席的致辭,彰顯了中國政府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高度重視。”北京林業大學教授、國家林草局自然保護區研究中心秘書長張明祥說,“作為科研工作者,我們將繼續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砥礪奮進,為森林、濕地、海洋等重要生態系統以及生物多樣性的保護與修復作出新貢獻。”

  推動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邁上新台階

  習近平主席在致辭中提出推進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4點主張。習近平主席還提出,深化國際交流合作,研究支持舉辦生物多樣性國際論壇,依托“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發揮好昆明生物多樣性基金作用,向發展中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幫助,推動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邁上新台階。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潘家華說,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成功經驗,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同時具有世界意義。中國的生態保護紅線制度、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可再生能源快速發展,是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標杆。中國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中國的成功經驗表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不是零和博弈,而是多贏發展。中國的成功范例,將引領並推動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進程。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主任任海說,習近平主席在致辭中,強調了推動制定“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以及如何落實框架等問題,提出要維護公平合理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全球秩序,支持發展中國家提升能力,將雄心轉化為行動等。這為高級別會議指明了方向,對達成兼具雄心且務實平衡的目標至關重要。

  由中國科學家牽頭的“干旱區生物多樣性保護聯合體”,在COP15第二階段會議期間正式啟動。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所長張元明說:“干旱區生態系統結構相對簡單而脆弱,極易受到人類活動和氣候變化的擾動。作為從事干旱區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科技工作者,習近平主席的致辭為我們的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進方向。我們要進一步加強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在生物多樣性研究與保護、生物資源可持續利用與綠色生計等方面的國際合作。”

  “人類面臨氣候變化加劇、生物多樣性喪失等全球性挑戰,根本上是因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關系被打破了。應對挑戰,需要回歸到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根本上。”世界大學氣候變化聯盟執行秘書長王彬彬表示,“習近平主席的致辭堅定了我們跨領域尋找基於自然的協同創新解決方案的決心和信心。我們在這次大會上正式啟動了亞洲區域優秀解決方案征集,將努力為開啟構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的新篇章貢獻力量。”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研究團隊持續探索極小種群物種保護,成功讓漾濞槭、華蓋木等野生植物脫離了滅絕危險。昆明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員楊靜說:“我們將積極開展國際交流合作,向世界介紹雲南成功保護極小種群植物的經驗。通過積極參與生物多樣性國際論壇、加強國際科研交流合作,與世界各國一道提升珍稀瀕危物種保護能力,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

  (本報記者劉毅、寇江澤、於洋、楊文明、劉溫馨、宋豪新、周亞軍、蔣雲龍)

(責編:秦潔、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