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頭條

堅持以良法促進發展保障善治

——市五屆人大常委會五年立法工作回眸

2023年01月08日08:25 | 來源:重慶日報網
小字號

立法,是法治的前提和基礎。

五年來,市五屆人大常委會履職歷程堅實厚重,立法成果斐然:制定法規和法規性決定42部,修訂法規22部,單獨或集中修正法規66部,廢止法規31部,審查批准自治縣單行條例9部……一批圍繞高質量發展、改善民生和社會治理、生態環保重點問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雙城經濟圈建設的立法項目不斷出台,重慶地方性法規結構進一步優化。

豐碩成果背后,展現的是市人大常委會深學篤用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圍繞中央部署和市委要求,深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著眼良法善治目標,加強重點領域立法,積極開展“小快靈”立法探索,不斷提高地方立法質效,形成了一批具有辨識度、影響力的標志性立法成果,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加強經濟領域立法

高質量立法服務高質量發展

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五年來,市人大常委會始終堅持黨對立法工作的領導,堅持立法工作正確政治方向,緊扣大局、著眼急需,充分發揮立法主導作用,始終努力在高質量發展中找准坐標、瞄准靶心。

現代化經濟體系是高質量發展的強大支撐。近年來,我市先后制定修改了標准化條例、社會信用條例、科技創新促進條例、道路運輸管理條例、自由貿易試驗區條例、農村土地承包法實施辦法、反不正當競爭條例等一批事關全市改革發展的重要法規。通過高質量立法,有效發揮了地方立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化增長動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市人大常委會注重處理好改革“變”與立法“定”的關系,先后針對“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機構改革調整等重大決策,牽頭開展法規專項清理,區分不同情形提出修改和廢止法規的建議。“例如,提請廢止的鹽業管理條例、查處無照經營行為條例等法規,適應了重大改革於法有據的要求。”市人大常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

川渝合作協同立法

助力雙城經濟圈建設發展

黨中央決策部署是人大工作要牢牢把握、全力服務的大局。

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戰略。圍繞推動雙城經濟圈建設,我市積極探索區域協同立法,及時出台《川渝人大法制工作機構協同立法工作辦法》,明確專班推進立法、日常溝通聯絡、聯合實地調研、立法計劃編制情況適時通報等工作機制,為協同立法奠定了制度基礎。

優化營商環境條例作為川渝兩省市首個綜合性的協同立法項目,較好實現了重要制度有機對接。該條例從市場、政務、法治“三個維度”作出相同或相近的規范,明確了統一政務服務標准、加強執法司法聯動協作、加強毗鄰地區合作共建等系列重要制度安排。

同時,兩地還積極探索嘉陵江流域協同保護立法,兼顧兩省市實際,首次嘗試“重慶決定+四川條例”的協同模式,針對嘉陵江流域水生態環境共標、共建、共治、共管等問題作出有效管用的制度安排。

2022年,市人大常委會牽頭推進鐵路安全管理條例協同立法,著眼推動構建互聯互通、管理協同、安全高效的鐵路基礎設施網絡。

立法回應社會關切

助力改善民生和社會治理

立法有溫度,民生總關情。五年來,市人大常委會始終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緊扣人民群眾法治需求,積極回應社會關切,用法治保障人民權益、增進民生福祉。

著力補齊民生領域制度短板。近年來,市人大常委會先后審議通過了中醫藥條例、全民健身條例、人力資源市場條例、公共汽車客運條例、紅十字會法實施辦法、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實施辦法、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等法規,直面問題、回應關切。

從一個個法律條文中,更能感受溫度:修改城市供水節水條例,對供水水質、應急供水、二次供水等提出新要求﹔疫情防控關鍵期,及時推動出台關於依法全力開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決定,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2022年,推動慈善條例出台,重點補充完善了慈善組織義務、個人求助條件、媒體開展慈善公益宣傳責任等制度。

為民立法,重在細微處聽民聲、匯民意、聚民智。在養犬管理條例統一審議階段,通過實地調研、專家論証、網絡調查問卷等多種方式,廣泛傾聽主管部門、社會組織、基層群眾等的意見建議,對限養犬隻數量、犬隻識別等群眾普遍關心的制度安排作了進一步完善。

筑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

提供有效立法支撐

深冬到來,長江上游最大的江心島——重慶廣陽島,進入最佳候鳥觀測期。鳥兒們或盤旋於空中,或游戲於淺灘,盡顯生態和諧之美。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圍繞市委決策部署,市人大常委會出台了《關於加強廣陽島片區規劃管理的決定》,立足對自然生態資源和歷史人文資源的“雙重保護”,筑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讓人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萬裡長江奔流重慶。重慶堅持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在關鍵環節落子,搭好制度四梁八柱。市人大常委會堅決扛起筑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的重大責任,先后推動制定修改了水污染防治條例、濕地保護條例、長江防護林體系管理條例、關於促進和保障長江流域禁捕工作的決定等法規,切實用法規制度保障“一江碧水向東流”。

近年來,市人大常委會及時牽頭對涉及生態環保的所有地方性法規和自治條例、單行條例開展全面清理。先后制定修改了河長制條例、節約能源條例、植物檢疫條例、野生動物保護規定、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城市園林綠化條例、礦產資源管理條例、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燃放煙花爆竹管理條例等法規,努力為生態“留白”、給自然“添綠”。

進一步抓好弘德立法

強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弘揚紅岩精神”首次寫入地方性法規,三線建設、三峽移民、脫貧攻堅、抗擊疫情等紅色資源納入法治保護……2022年7月1日起施行的《重慶市紅色資源保護傳承規定》,是根據我市有關工作實際,通過“小切口”“小快靈”實現的又一次精准立法。

市人大常委會堅持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地方立法。本屆初始之年,及時起草《重慶市人大常委會關於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地方立法工作的實施方案》,探索建立弘德立法工作機制,進一步明確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地方立法的工作目標、重點任務、主要措施,並就市委相關文件提出的55個重點立法項目,明確了立法指引、制度重點、起草責任部門、推進時間等要求。

在立法實踐中,遵循和把握各項立法的特點和重點,著力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轉化為明確肯定的行為模式和規范精細的判定標准。如,制定的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優化固化歷史文化資源普查、預先保護等制度機制,將城市更新路徑由“拆、改、留”變為“留、改、拆”,努力延續重慶悠久歷史、厚重人文。

本報記者 王亞同

(責編:陳易、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