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教育>>中小學

重慶市渝北慶齡幼兒園黨支部書記、園長鄧雪梅:寓教於樂 融學於趣

2023年01月13日14:56 | 來源:人民網-重慶頻道
小字號

近年來,重慶教育系統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全面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

為展現重慶教育系統在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等方面取得的成績,人民網重慶頻道聯合重慶部分區縣教育主管部門推出《“立德樹人守初心 培根鑄魂育新人”重慶基礎教育百名校長署名文章》大型主題宣傳。

人民網重慶1月13日電 節日文化+內涵解讀、傳統文化+時尚植入、娛樂文化+多維重構、非遺文化+傳承融合、本土文化+集成創新、環境文化+一日生活......

近日,重慶市渝北慶齡幼兒園黨支部書記、園長鄧雪梅在署名文章《寓教於樂 融學於趣》中談到,在長期教育實踐過程中,慶齡幼兒園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政策,孕育出“五愛”“五力”幼兒全面發展目標,圍繞“文化+游戲”,構建以運動、益智、童謠、手工、節日為內容的民間游戲園本課程,實現課程“本土化”“普惠化”和“幼兒化”,解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幼兒教育階段的文化啟蒙,促進幼兒全面而有個性的成長。(胡虹、代崢、林果)

以下為文章全文:

寓教於樂 融學於趣

鄧雪梅

從小培育幼兒文化之根,是當代教育人的歷史使命。成立於1991年7月的渝北慶齡幼兒園,是重慶市唯一一所以宋慶齡先生命名的幼兒園,王朴烈士的母親金永華女士是慶齡幼兒園第一任名譽園長。有著紅色基因的慶齡幼兒園以傳承宋慶齡“把最寶貴的東西給予幼兒”教育思想和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主旨,凝練出了“成為自己”的辦園理念。

在長期教育實踐過程中,慶齡幼兒園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政策,孕育出“五愛”(愛運動、愛探究、愛表達、愛勞動、愛家國)、“五力”(體魄強健力、思維發展力、語言表達力、生活創造力、文化自信力)幼兒全面發展目標,圍繞“文化+游戲”,構建以運動、益智、童謠、手工、節日為內容的民間游戲園本課程,實現課程“本土化”“普惠化”和“幼兒化”,解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幼兒教育階段的文化啟蒙,促進幼兒全面而有個性的成長。

節日文化+內涵解讀 厚植優秀文化之根

在對中國傳統節日的調查中發現,多數幼兒知道中秋節的習俗是賞月、吃月餅等,但為什麼賞月和吃月餅卻很少說得清楚。文化的理解,需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將傳統文化內涵植入日常課程中非常重要。

在傳統節日主題活動中,教師根據幼兒年齡特點,運用圖片、視頻等形象手段,再融入猜謎語、做花燈等游戲,如童謠《中秋節的來歷》、表演《爺爺為我打月餅》等,帶幼兒了解中國傳統節日的由來與習俗,理解中秋“家庭團圓和美”、春節“幸福快樂、團團圓圓”、端午“紀念屈原”等節日特殊意義,幫助幼兒增進對傳統節日文化的感知與認同,並進一步領悟文化背后的精髓。

傳統文化+時尚植入 老游戲煥發新生命

民間游戲蘊含古人的智慧,但隨著時代變遷,正面臨被人遺忘的危機。立足現實,融入現代文化元素,讓民間游戲重新煥發生機。以《快樂小鼓娃》為例,將傳統中國鼓、丟手絹、木頭人、搶椅子游戲與現代故事、音樂融合,幼兒在四拍、兩拍等不同類型、強弱、快慢節奏挑戰環節,感受音樂變化。在丟手絹游戲中,運用鼓為同伴加油,感受追逐樂趣。木頭人搶椅子游戲則增加幼兒即興發揮空間,可以做自己喜愛的奧特曼、變形金剛等動作進行表達。

這樣的現代元素植入,不僅讓民間游戲得到傳承,也讓幼兒在游戲中得到音樂素養、運動能力等全面發展。

娛樂文化+多維重構  寓教於樂陪伴幼兒成長

為激活民間游戲生命力,幼兒園立足幼兒視角,圍繞民間游戲目標、內容、規則和形式四方面進行N種游戲創編,實現在目標設置、內容轉換、規則形成、形式變化上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創新。

游戲目標創新:設置梯度、解決問題。針對同一類游戲設置不同年齡層次的發展目標,形成梯度,使之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和需求,解決幼兒游戲個體差異問題,如民間運動游戲“跳房子”。

游戲內容創新:添置情境、改編童謠。注重生活實際,創新情節,添加情境,增強民間游戲生活性﹔立足時代特點,將反映現代生活的方式和觀念融入新童謠中,使民間游戲符合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如民間童謠游戲“拉大鋸”,原童謠“拉大鋸,扯大鋸,姥姥門前看大戲。接姑娘,請女婿……”韻律強,但幼兒互動少。為增強游戲趣味性和互動性,將其創編為問答童謠“拉大鋸,扯大鋸,姥姥門前看大戲。看什麼戲?”“看馬戲!”“看花戲!”“看木偶戲!”……

游戲規則創新:改變人數、增加玩法。根據難易度、趣味性改變人數,變化游戲玩法。如民間游戲“跳皮筋”,幼兒園在傳統玩法的基礎上,根據人數、步驟、目標,創新設計了多種有益於孩子成長的玩法。

游戲形式創新:調整材料、變化場地。幼兒自主探索一物多玩或多物一玩﹔因地制宜,變化民間游戲場地,使之符合幼兒園具體的環境,增強民間游戲本土性。

非遺文化+傳承融合  手腦並用促進全面發展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幼兒教育的寶庫,比如非遺中的民間手工藝術,包括剪紙、布藝、刺繡、拓印、面藝、泥塑、臉譜、皮影、風箏、藤編等,很適合幼兒動手能力、創造能力的協調發展,幼兒園把這類非遺文化的手工游戲納入幼兒園課程活動中。

在民間手工游戲中,選擇“剪紙”“折紙”“泥塑”“編織”四個種類具有代表性的民間手工游戲,從內容、材料、玩法等方面的創新,使其符合時代特征和幼兒年齡特點,在幼兒游戲中為幼兒創設良好的游戲環境,提供豐富的游戲材料和工具,讓幼兒參與民間手工藝的制作,在剪紙、折紙、泥塑、編織等游戲中促進手部肌肉的發展和手、眼協調能力發展,也提升幼兒審美能力,讓非物質文化遺產更好地得以傳承。

本土文化+集成創新  分享合作感悟家國情懷

《重慶輕軌》是幼兒園開發的經典游戲,該游戲將重慶本土特色與傳統的幼兒建構游戲融為一體,利用積木、紙盒、木板等材料,再現重慶輕軌及沿途的建筑風貌。教師先通過實地參觀、圖片觀摩、微課講解相結合的方式,引導幼兒仔細觀察重慶特色和各種搭建材料,幼兒再分組商量、合作﹔在游戲過程中,教師觀察與指導,幼兒相互學習、展示和交流,並圍繞建構作品開展乘輕軌、觀景點等游戲。

挖掘本土文化和特色,不僅鍛煉幼兒空間思維、動手創造、溝通合作的能力,還豐富幼兒審美情趣,潛移默化中植入對家鄉的熱愛,對祖國的熱愛。

“重慶輕軌”建構游戲。重慶市渝北慶齡幼兒園供圖 

“重慶輕軌”建構游戲。重慶市渝北慶齡幼兒園供圖 

環境文化+一日生活  營造文化育人的強磁場

在“文化+”的引領下,幼兒園提煉“四入”課程實施路徑,即“融入教學、嵌入生活、浸入環境、進入家庭”,確保民間游戲園本課程不受時間、空間、領域限制,在幼兒園一日活動中有效開展和創新運用,營造文化育人的強磁場。

在學習活動中以民間游戲引領幼兒對傳統文化的觀察與探索﹔在生活活動中開發體現秩序規則的“詞語接龍”“點兵點將”,體現合作配合規則的“推磨搖磨”“張打鐵李打鐵”等﹔在環境中,本著幼兒自選、自導、自創、自評原則,設置民間游戲運動區、手工區、益智區、童謠區。天氣好時,幼兒在民間運動區玩彈弓、投壺、梅花樁、老鷹捉小雞等游戲﹔雨天,在民間益智區玩五子棋、迷宮、魯班鎖、七巧板等,在寬敞的走廊上玩跳房子、套圈等民間運動游戲。在游戲中感受文化、養成習慣、促進發展。

幼兒園民間益智游戲區的梅花樁。重慶市渝北慶齡幼兒園供圖

幼兒園民間益智游戲區的梅花樁。重慶市渝北慶齡幼兒園供圖

家庭是幼兒成長的第一課堂。將民間游戲延伸到家庭中,如捉中指、石頭剪子布等,讓幼兒在家人的陪伴中玩耍,感受過去具有民族特色卻又不乏想象和智慧的民間游戲,既理解民間游戲基本玩法,建立基本規則意識,感受傳統文化魅力,又增強親子親密關系。

家長陪伴孩子一起體驗民俗游戲。重慶市渝北慶齡幼兒園供圖

家長陪伴孩子一起體驗民俗游戲。重慶市渝北慶齡幼兒園供圖

“文化+游戲”帶動了慶齡幼兒園的高質量發展,2000余名幼兒及家庭、100余名教師參與民間游戲開發與實踐,對傳統文化認同感增強,師幼表現出活潑自信、文明友愛、樂於創造的品質,近5年獲國家、市級以上獎勵69人次。

幼兒園承辦教育部園長培訓中心。重慶市渝北慶齡幼兒園供圖

幼兒園承辦教育部園長培訓中心。重慶市渝北慶齡幼兒園供圖

研究成果突出,獲重慶市優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獎”﹔出版著作2部,創編教師指導用書1套﹔在《人民教育》等發表民間游戲論文23篇。專業引領深遠,成果經聯合國兒基會項目推廣,應用於市內、西部幼兒園以及社區幼兒之家等﹔以“幼師國培”“中國—東盟學術研討”和UGK等路徑廣泛傳播,教育部學前教育多位專家給予高度評價。“文化+游戲”加快辦園品質的提升,讓更多孩子享受到優質、普惠的學前教育。

(責編:黃凌、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