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放牛村的笑聲

重慶南岸放牛村村民喜領分紅。郭旭攝
“為了今天來領分紅,我前天專門買了件紅色的新衣裳!”1月12日上午,重慶市南岸區南山街道放牛村村委會院壩裡,69歲的余正璧穿著嶄新的大紅棉襖,和鄰居們有說有笑。
隆冬時節,臘梅飄香。又到了放牛村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社發放“年終獎”的日子,村民們個個笑臉盈盈,早早來到現場。桌上262萬嶄新的人民幣,扎著喜慶的彩帶,分裝在三個簸箕裡,將分發給全村1000余名“股民”。
“我念到名字的人,就過來領錢喲。冉正鵬,4000元!”“來了!”人群中,一位穿棕色棉服的男子快步上前,一手接過錢,一邊笑著說,“好政策讓我們的日子越來越有盼頭。”
重慶南岸放牛村村民喜領分紅。郭旭攝
今年是放牛村集團分紅的第6年,在林閣花木種植股份合作社認領了8股的陳亞玲,今年按每股1萬元分紅,能分到8萬元。“多虧當年在村支兩委的號召下堅定入了股,現在年年都有現金分紅。”陳亞玲高興地說。
“不光入了股的村民有錢可分,沒有入股的村民也有錢拿。合作社成立時,村集體也出資認購了15股,獲得分紅30萬元。這筆錢將分給其余沒有參股的1100余名村民,人人有份。”放牛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唐紅東說。
看到村民們臉上揚起朴實的笑容,唐紅東打心底高興,因為他兌現了自己當初的承諾。如今,放牛村大變樣,環境美了,村民的腰包也鼓了。
分紅大會上,村民喜笑顏開。郭旭攝
作為村支書,唐紅東帶領村民開辦過採石場、木箱加工廠、養雞場。多次嘗試后,他意識到,要想提高村民生活水平,必須轉變觀念,充分發揮放牛村靠近城市中心、生態資源豐富等優勢,大力發展鄉村旅游。
2017年,重慶啟動農村“三變”改革,放牛村是試點村之一。於是,放牛村抓住機遇,成立了南岸區放牛村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社,入股南岸區林閣花木種植股份合作社等,讓全村1164名村民全部成為股東。
改革盤活村裡的資源和資產后,放牛村著力發展鄉村公園、花卉苗木等產業。通過打造臘梅、桃花、杜鵑花、銅鑼花谷等“花木經濟”品牌,放牛村從一個交通閉塞、貧窮落后的村,變成了全國文明村、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放牛村“百畝杜鵑花海”成網紅景點。郭旭攝
“放牛村變成如今名副其實的‘牛’村,是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經典樣本,實實在在給全村百姓帶來了福利。”重慶航運交易所駐放牛村第一書記羅曦表示,下一步,還將扎實推進生態保護再上新台階,讓放牛村綠色發展的“家底”更加殷實、更可持續。
臨近中午,放牛村的臘梅迎風起舞,還在院壩裡領“年終獎”的村民喜笑顏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侯龍:建議支持萬州打造渝東北肉類食品加工基地
- 侯龍代表。受訪者供圖 人民網重慶1月15日電 “近年來,萬州區加快構建現代農業體系,大力推進生態畜禽全產業鏈建設,生豬、家禽產能年年提升,生豬產值三年增幅達到223%,有力推動了農業農村經濟發展。…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