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教育>>中小學

重慶市江津區四牌坊小學校黨支部書記鄒權偉:探索建構具有符合教育規律、體現時代特征、自身特色的學校課程文化

2023年01月18日18:22 | 來源:人民網-重慶頻道
小字號

近年來,重慶教育系統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全面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

為展現重慶教育系統在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等方面取得的成績,人民網重慶頻道聯合重慶部分區縣教育主管部門推出《“立德樹人守初心 培根鑄魂育新人”重慶基礎教育百名校長署名文章》大型主題宣傳。

人民網重慶1月18日電  創新“五心”黨建特色品牌﹔以“融”為核心理念,“喚醒兒童生命自覺”……近日,江津區四牌坊小學校黨支部書記鄒權偉在署名文章《探索建構具有符合教育規律、體現時代特征、自身特色的學校課程文化》中談到,學校全面深化課程改革,構建“黨建文化、價值文化、環境文化、管理文化、教師文化、學生文化”的課程文化體系,大力提升教育品質。(胡虹、代崢、袁杰)

以下為文章全文:

探索建構具有符合教育規律、體現時代特征、自身特色的學校課程文化

鄒權偉

重慶市江津區四牌坊小學校有著281年不間斷辦學歷史,是重慶市示范小學,全國優秀創新學校、全國優秀家長學校、全國藝術教育工作先進單位。學校全面深化課程改革,構建“黨建文化、價值文化、環境文化、管理文化、教師文化、學生文化”的課程文化體系。

黨建文化:

創新“五心”黨建特色品牌

我們始終堅持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積極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發展格局,創新“五心”黨建特色品牌,以黨建工作“正心”,領航育人方向﹔以黨建工作“聚心”,筑牢育人堡壘﹔以黨建工作“強心”,匯集育人動力﹔以黨建工作“暖心”,強化育人保障﹔以黨建工作“淨心”,優化育人環境。帶領學校躋身“京津滬渝瓊”全國首批教育聯盟校,獲得全國優秀創新學校等國家、市級榮譽50余項。

價值文化:

孩子們的拔節生長是課程建設的靈魂

在第五屆中國教博會上學生與家長義工用沙畫演繹“融文化”。四牌坊小學供圖

在第五屆中國教博會上學生與家長義工用沙畫演繹“融文化”。四牌坊小學供圖

學校以“融”為核心理念,融古今、和家國,追求“喚醒兒童生命自覺”,整體建構“三類四維”的融和課程模型,縱向設置“三類”課程為“我的奠基課程”“我的個性課程” 和“我的未來課程”,橫向設置“四維”課程體系“融心、融智、融身、融境”,形成了“融入、融匯、融新”的融和課堂文化,探索構建了“創設環境——找准支點——體驗激發——內省反思——改進實踐”的五步融和課堂結構,讓無時不有、無所不在的價值文化浸潤孩子們的心靈。

環境文化:

師生在以文化人的育人環境中不斷成長

學校大力開展“文明校園”“綠色校園”“書香校園”行動,拓展文化內涵。構筑物質文化環境。打造毒品預防教育等文化長廊,實現非遺文化川劇、剪紙等進校園,讓教室走廊、牆壁、校園文化牆等空間,校園廣播站、電視台、校報校刊和少先隊隊室等載體“都能講話”,“台、站、廊、室、人”等平台都能“弘揚主旋律”,“碑、牆、花、草、石、木、樓”等都能“桃李不言”。構筑精神文化環境。整合“同心圓夢”愛國統戰文化,“漢字源流”“成語詩詞”等文化,為全國各省市90余批次教育考察團展現“童蒙養正、大雅養氣”的融文化特質。“以融文化為特色的人文校園建設”成果在第五屆中國教育創新成果公益博覽會上展出。構筑活動文化環境。每年開設“四季課程”:設春之萌“好學杯”讀書節、夏之榮“自強杯”藝術節、秋之思“厚德杯”孝愛節、冬之韻“求真杯”博弈節。

管理文化:

以“尺正明信”構建融和課程發展的和諧磁場

“尺正明信”,即定規矩、尚正氣、講文明、立誠信,從“組織、制度、機制、資源”四個方面為課程建設保駕護航。強化組織保障,建立由書記、校長任組長,分管副校長任副組長的課程建設領導小組﹔由教科處、教研組長、學科領頭人組成課程研發小組﹔由年級組、教研組、學科教師組成課程實施小組,加強對課程實施的組織服務。強化制度保障,建立“書記、校長——分管副校長——教導處——教研組——備課組——教師”上下協調的教學組織系統,完善教研制度、培訓制度、質量監控等制度,加強對課程實施的制度保障。強化機制保障,建立健全教研機制、課程研究機制、教師考評等機制,促進學校課程的建設與管理,加強對課程實施的機制保障。強化資源保障,加大對教學設施設備、圖書資料等硬件建設,加強對校外人力資源的引入,設立課程實施專項經費,創新整合課程資源與應用,以高質量保障體系構建推動高質量課程建設。

教師文化:

以“教師提質”行動為教育強國賦能

對照“四有好教師”“四個引路人”標准,努力打造一支學習型、研究型、創新型的教師團隊。推進“三層次課堂”,開展常態課展示,人人大練兵﹔校級研討課,研究課好課多磨﹔名師示范課,精品課示范引領。做到“四融和研究”,實現教學內容深度和廣度相“融和”,教學結構模式與變式相“融和”,學習過程吸納與創新相“融和”,教學評價規范與個性相“融和”。實施“五策略推進”。一是幫助每位教師做好職業規劃。年輕教師的培養,實行“9·28”師徒結對,促進徒弟一年站穩講台,三年獨擋一面,五年成為骨干。青年教師的培養,幫助其做好職業規劃,從“教育科研名師”、“教學藝術名師”、“教學質量名師”、“管理育人名師”四個發展方向中找到突破。老教師的發揮,通過師帶徒壓擔子,發揮其引領示范作用。二是搭建展示交流平台。“心有多大,坊小的舞台就有多大”,通過“人人展示課”“名優教師課”“送教講座”等平台,有計劃、有步驟地培養名優教師。三是為教師的學習研修創建機會。發揮“名師工作室”“名班主任工作室”“國培”等引領作用,為教師創造更多的學習機會。四是以課題研究促發展。以重慶市政府教學成果一等獎《小學“融和教育”課程的構建與實施》為牽引,通過“解析小現象,開發小策略,積累小故事,形成小成果”,努力培養反思型、科研型教師。五是通過評價激勵教師發展。在評優評先評職、崗位競聘等方面,重視師德師風、教師業績、教師研究成果等,讓多維度的教師評價造就出一批好老師,當好學生成長路上的“引路人”。實行教師發展“五個一”,一師一規劃、一師一優課、一師一文章、一師一課題、一師一特長,積極探索新時代教育教學方法,不斷提升教書育人本領,建設出一支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的教師隊伍。

學生文化:

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融和課程的學生文化基於兒童立場,強調“知識學習與人的素養協同發展”“技能學習與未來生活關聯”“運用內化與自然情境相融”,匯聚起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磅礡力量。堅持一個核心:“以人為本,德育為先”,圍繞建設德育體系、打造關鍵能力、形成長效機制三個維度,聚焦德育中心,夯實兩個陣地,推進三個融和,打造四個特色,做到五個堅持,引導少年兒童聽黨話、跟黨走,在家做一個好孩子,在校做一個好學生,在社會上做一個好公民,有理性、有本領、有擔當。確立一個目標:培養“和身心、和社會、和天地”的新時代好少年”,“和身心”指通過“融”實現與自我的和悅身心﹔“和社會”指通過“融”實現與他人和社會的和諧統一﹔“和天地”指通過“融”實現與自然人類的和生共存,培養中國式現代化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突出一個重點: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將“中國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等融為一體,充分利用德育課程、少先隊活動、主題班會等開展道德教育實踐,落實文明禮儀“1+1”、體育“2+N”、藝術“2+ N X”、“6+N”經典誦讀等工作,為學生的健全人格鋪路,為學生的終身幸福奠基。

站在新的起點上,四牌坊小學校將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深化課程改革,大力提升教育品質,努力辦成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小學教育。

(責編:黃凌、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