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教育>>推薦

永川區中山小學:以勞動促成長 以實踐育新人

2023年02月13日16:34 |
小字號

春期開學后的一個下午,在重慶市永川區中山小學勞動實踐基地裡,學生化身“小農夫”在“責任田”裡鬆土、播種、澆水。該校校長王龍江介紹:“每學期開學,我們都會組織學生在勞動實踐基地除草、播種,並匯總勞作素材定期發布在學校公眾號上。”

這只是中山小學開展勞動教育的縮影。為有效引導學生強化勞動觀念、弘揚勞動精神,中山小學充分利用校園整體搬遷之機,開拓勞動教育場所,深化勞動教育實踐,開展勞動課題研究,督促學生通過身體力行,增強自理能力,感悟勞動之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師生共同進行勞動實踐。永川區教委供圖

師生共同進行勞動實踐。永川區教委供圖

突破難點

轉變“三方”勞動觀念

“整理抽屜做准備,拿好書包有序放,拉上拉鏈不要忘……”開學當天,在中山小學一年級1班教室,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整理自己的書包。這是本學期中山小學一年級1班學生的第一節“養成自理好習慣”勞動課,和語文、數學等傳統文化課相比,勞動課最大的特點就是不僅要動腦,還要動手。

實施勞動教育之初,中山小學就針對部分學生、家長、老師的勞動意識淡薄、勞動能力較低等實際情況進行仔細研判,並針對研判的難點開“處方”,逐項“破題”。為了轉變學生、教師、家長的勞動觀念,中山小學校級干部帶頭參加各項勞動活動,並通過LED屏幕、校園廣播等形式向教師、家長、學生講解勞動的意義。為了提升勞動技能,中山小學積極發動社會各界力量,組織師生學習各項勞動知識。

中山小學副校長唐正莉表示:“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如今一個個難點逐步被解決,學生、老師、家長的觀念得到了轉變,勞動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創設條件

建好“三大”勞動場地

走進中山小學勞動體驗室可以發現,室內廚具、臥室用品等“勞動用品”層出不窮,學生不僅可以在實踐中學習生活技能,還能在實踐中體驗勞動帶來的幸福感,勞動體驗室也在學生們的裝扮下變得整潔又美麗。

為了更好地開展勞動教育實踐活動,從2021年3月中山小學正式搬進新校園,便因地制宜開辟了勞動實踐基地,開設了勞動體驗館、勞技室,不斷開發勞動課程“新品”,凝聚家校社協同力量,完善勞動評價機制,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育美,讓學生在校園中處處可以感受到勞動氛圍,時時感受到勞動帶來的獲得感。

學生為樹澆水。永川區教委供圖

學生為樹澆水。永川區教委供圖

“勞動是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一門必修課,其所帶來的對事物發展規律的認識和個人精神生活的富足,是課堂教育無法替代的。”中山小學老師趙娜表示,學校還將勞動實踐與課程、傳統節日相結合,讓勞動成為常態化,讓有效的基地無限的延伸,既開拓了孩子們的視野,又讓資源得到了有效整合。

課題研究

推進勞動教育走深走實

為了切實加強勞動教育,早在2021年9月,中山小學便舉行了勞動教育課題專題討論會議,開展《新時代小學勞動教育校本課題建設研究》區級課題研究。一年多來,中山小學根據課題中的勞動教育規劃,編制種植、烹飪等“土教材”,開設勞動基礎課程和勞動特色課程,開展勞動教育活動,不斷培養學生自主、自信、自強等勞動品質,促進學生階段性完成勞動教育目標。

勞動教育帶來的變化是看得見的。如今,中山小學絕大多數孩子都掌握了多項勞動技術。不僅如此,動手、動腦促進了學生對大自然、對知識的渴望與好奇,學習能力也得到了相應提升。

勞動實踐不僅彰顯學校辦學特色,同時給學校帶來了活力,促進孩子們的全面發展。王龍江對學校下一步勞動教育的推進充滿信心:“中山小學將堅持以三大勞動場地為依托,以勞動課題研究為引領,把勞動教育融入學生素質培養的全過程,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時代好少年。”(永川區教委)

(責編:黃凌、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