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坪壩區舉行2023年中小學研學工作推進會暨“校村共育”項目啟動儀式

3月6日,沙坪壩區2023年中小學研學工作推進會暨“校村共育”項目啟動儀式在重慶市太寺埡森林公園舉行。活動中,沙坪壩發布“尋根·行走的青春”研學線路,全區82所中小學校與29個村簽訂“校村共育”項目共建協議。
“尋根·行走的青春”研學線路發布。沙坪壩區教委供圖
重慶市太寺埡森林公園(沙坪壩區“耕耘美麗”勞動教育實踐基地)以勞動創造美為切入點,確立“讓美在勞動中綻放”勞動教育理念,開發“向美而作”勞動教育系列課程。當天,來自樹人小學、樹人博文小學、森林實驗小學的800余名學生遍布花間、草地、田地、廊間,深度體驗“向美而作”主題研學系列課程。
學子體驗“向美而作”主題研學課程。沙坪壩區教委供圖
“讓‘泥土’味充盈育人全過程,讓學生在汗水裡讀懂‘幸福源於創造’,在實踐中了解國情、熱愛祖國、開闊眼界、增長知識,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時代新人。”沙坪壩區委教育工委書記、區教委主任向斌表示,近年區教委堅持以研學為統領,推行“思政+共行”模式,把思政課堂搬到更多現實場景中,形成“點線面”一體的“紅岩”特色思政大課堂﹔以研學為統領,建設校內外聯動的勞動教育“優師庫”“課程鏈”“基地群”,形成東中西部特色鮮明的勞動實踐“陣地圈”,引導學生走出校園、走進田園,把氣接上、把根扎下﹔以研學為統領,推動教育賦能鄉村振興“五個一”重點工程,精雕一批研學“場景”、繪制一張研學“地圖”、銜接一條研學“紐帶”、營造一路研學“風景”、擦亮一張研學“名片”。
研學旅行促成長,最美課堂在路上。據悉,作為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先行創建區,沙坪壩在“研學”道路上同樣取得了斐然的成績而備受關注。沙坪壩區教委深入挖掘區域優質資源,將青少年實踐與紅色文化、生態文旅、綠色休閑等產業有機融合,策劃東中西3條研學線路,構建了以東部“紅岩精神”、中部“詩意田園”、西部“百裡生態畫廊”為核心的校外實踐教育矩陣的研學課程。
“校村共育”簽約儀式。沙坪壩區教委供圖
“親歷了‘尋根·行走的青春’研學品牌在樹人博文小學落地生根,我們清楚地認識到,研學不僅是有目的、有意識的大思政課實踐﹔還是有意思、有意義的勞動教育和校社協同育人探索﹔更是有深度、有情懷的鄉土鄉情涵養‘金’課。“校村共育”項目學校代表——沙坪壩區樹人博文小學校校長陳婷婷介紹,該校緊隨沙磁研學熱潮,將研學實踐教育納入學校教育教學計劃,每年3月、10月設立研學周,聯動在地資源,征集學生需求,量身定制課程,開發研學評價,取得了優異教育教學成果。(林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