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教育>>頭條

交流互鑒揚新帆 這個論壇為小學科學教師成長“鋪新路”

2023年03月28日15:56 |
小字號

3月27日,“全國小學科學課程教學發展論壇——小學科學教師成長”在重慶市江北區舉辦。論壇總結推廣了科學課程實施的成功經驗,研討了小學科學教師成長的關鍵問題,以發掘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經驗,以點帶面探索深化教育改革的有效模式和實施路徑。

據了解,此次論壇是結合2022年中小學科學課程實施典型案例征集評審結果舉行的系列論壇活動之一,由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科學教學指導專委會主辦,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重慶市江北區教育委員會承辦,重慶市江北區教師進修學院協辦。

論壇現場。雲鈺攝

論壇現場。雲鈺攝

他山之石 共促成長

基礎教育階段的科學教育,是激發學生對科學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關鍵時期。如何不斷提升基礎教育階段教師科學教育水平?來自全國各地的科學界、教育界專家,以及來自浙江、重慶、廣州等地的小學科學教學一線工作者在大會上分享了實踐成果。

“早在2005年,浙江省便開啟了以網絡研修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探索。隨著網絡平台的發展,浙江省在小學科學教學網的基礎上構建了‘一軸六輪’的研修交互平台架構模式,七大平台各司其職,相輔相成,為廣大教師提供理念新穎、內容豐富、技術先進、實用便捷的優質課程資源,創設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專家及時交流、高效探討的教研環境,共建精品資源。”浙江省教研室副主任喻伯軍介紹。歷經十多年探索,浙江省逐步形成了自主引導策略、群體辯論策略、師演師評策略、大眾向導策略、項目驅動策略、平行成長策略,用於支持科學教師的日常研修。

此外,石家庄市橋西區小學教研室副主任、小學科學教研員梁忠輝以《“四域”科學項目促進區域教師專業發展》為題作了主題演講,遼寧教育學院小學科學教研員、遼寧省優秀教師劉天成分享了《以“三百工程”推動小學科學教師隊伍專業成長》,廣州市海珠區教育發展研究院小學科學及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教研員許廣玲以《基於PBL模式培養青年科學教師教學能力》為主題與參會者進行了交流探討……

區域特色 打造“實踐共同體” 

與其他地區不同的是,重慶市江北區科學教師隊伍建設的一大挑戰和緊迫任務則是如何實現不同層次教師的分層發展。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江北區結合實際情況,通過區域教研活動、教師培訓、中心組建設等過程實現‘實踐共同體’的建設。”重慶市江北區教師進修學院小學科學、綜合實踐活動教研員文德英表示。該“實踐共同體”具體分三步走,即研學結合、同伴互助、搭建平台,讓區域內不同層次的教師在不同的活動過程中承擔不同的角色,從而在具體的實踐中構建一個共同體,教師通過在共同體中的反思性實踐,實現自我專業成長。

經過多年實踐,江北區在打造年輕骨干教師隊伍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我區已連續8屆獲得重慶市小學科學優質課競賽一等獎,多次代表重慶市參加全國小學科學教學競賽榮獲特等獎,參加全國科學教學名師及特級教師論壇展示。”重慶市江北區政府黨組成員、副區長吳亞莉介紹。此外,江北區還成立了以科學教師為主的STEM種子教師團隊,讓廣大一線教師從教學理念到教學行為都得以很大改變,其中玉帶山小學科學教師團隊指導學生獲全球DI總決賽創新獎﹔成立了小學科學教學中心組,集中區域優秀骨干教師針對一線教師教學重難點進行深入研究,並以課題和文章等成果加以推廣。

吳亞莉表示,未來,江北區將進一步加強與科學教學指導專委會以及科研院所的緊密聯系,在小學科學教師供給保障、專業成長、協同培養上下功夫,以促進青少年科技人才的培養,提升科學教育質量。一是成立西南地區小學科學教育研究中心,成立科學教師名師工作室﹔二是加強科學教師人才的引進和培養,打造一支教學能力和研究能力都突出的專業化教師隊伍﹔三是加強學科中心組建設,推進科學教學改革項目。

值得關注的是,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20余年來堅持組織各種教研和培訓活動,培養了一支共計7000余名小學科學教師的專兼職教師隊伍,38個區縣均有專人負責科學教研工作。重慶市委教育工委委員、市教委副主任李勁渝表示:“目前,科學教育城鄉發展還存在差距。未來,重慶將在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夯實科學教育的基礎上,進一步推進重慶農村地區小學科學教育發展,在科學教育均衡上下功夫。”(晏紅霞)

(責編:黃凌、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