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健康>>醫視界

江津區中醫院:對口幫扶落到實處 醫療服務暖人心

2023年04月06日11:21 |
小字號

“成功了,患者情況穩定。”近日,在酉陽縣中醫院,87歲的王爺爺完成了半髖關節置換術,因血管條件差,無法建立周圍血管通道,面臨著無法進行術后輸液治療的難題。正在該院進行對口幫扶的江津區中醫院超聲科主任袁繼紅了解情況后,立即帶領團隊為患者進行了精准超聲引導下的深靜脈置管,不僅讓患者在家門口享受到了優質服務,也減少了轉院的風險。

據悉,這是該院第一例精准超聲引導下的深靜脈置管術,也是江津區中醫院對口幫扶工作成效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江津區中醫院黨委持續強化黨的建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扎實開展對口幫扶工作,切實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

主動服務 發揮模范帶頭作用

黨建引領,示范先行。為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3月30日--3月31日,酉陽中醫院黨支部聯合江津區中醫院超聲支部和腎病支部,在醫院血液透析中心,開展以“健康血管”為主題的“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主要內容為精准超聲下“透析血管通路檢查”。

“這兩天是床旁血管超聲評價血液透析的血管通路,主要是篩查患者內瘘有無狹窄、瘤樣擴張、血栓、斑塊、鈣化、內膜增厚等病變,為其下一步治療擬定個性化方案,對血管狹窄的患者施行超聲引導下球囊擴張做評估准備。” 江津區中醫院超聲支部書記、超聲科主任袁繼紅表示,患者需求在哪裡,黨支部就建在哪裡,服務就在哪裡。血液透析患者的內瘘血管通路建立,是為患者開辟的第二生命線,對這個第二生命線的監測和維護,醫者責無旁貸。

據悉,此次活動,共為一百余名患者進行了透析血管檢查,共篩查出問題血管12例,並擬定下一步球囊擴張手術的個性化治療方案。

惠民有感 患者實現就地就醫

基層醫療機構面臨著人員不足、新技術開展滯后等普遍問題,找准痛點,江津區中醫院超聲支部從去年參與對口幫扶工作以來,就從超聲科科室管理、人才建設、服務能力提升等多方面進行精准幫扶。

“好,我馬上過來看看!”3月31日一早,袁繼紅馬不停蹄地奔走於病房之間。雖然“透析血管通路檢查”活動時間是兩天,但她一周前便來到這裡。

“她不僅帶來了超聲前沿新技術,也帶來了新理念。讓我們知道超聲科醫生,不僅要負責超聲診斷,也要用臨床思維參與病因學診斷和超聲治療,這樣才能更好地提升患者的就醫獲得感。”酉陽中醫院一名超聲科醫生介紹,連日來,在袁繼紅的指導和帶領下,醫院超聲團隊已開展了多例新技術,如超聲引導下星狀神經節阻滯,讓醫院超聲服務實現了從診斷到治療的跨越﹔超聲引導下穿刺活檢,把普通超聲影像診斷上升到病理診斷,為病人提供精准的病因學診斷﹔右心聲學造影,作為腦卒中篩查的必備手段,該技術可以對頭暈頭痛的患者排除心源性原因……一例例新技術的開展,意味著越來越多的患者“足不出縣”,便能享受到優質的超聲醫療服務。

多措並舉 保障對口幫扶成效

要提升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培養一支“帶不走”的醫療人才隊伍是關鍵。江津區中醫院對口幫扶酉陽縣中醫院和彭水縣中醫院以來,多措並舉,通過駐點幫扶、實地指導、培養人才等多種形式,幫助對口單位提升管理能力、服務水平、等級醫院評審、重點專科建設、開展適宜技術等。

為了保障對口幫扶成效,江津區中醫院黨委遴選優秀的醫療、護理技術骨干,通過坐門診、查房、講座、參與手術等方式開展對口幫扶工作。不定期派出醫療、護理、管理專家到實地進行指導,包括義診、教學查房、手術帶教、質量控制等。同時,免費接收對口單位人員進修學習,為其培養醫療、護理技術骨干人才。醫院領導及相關科室不定期到對口單位實地調研,召開對口幫扶工作會議,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

“這也是醫院在黨建與業務融合的一個探索。”江津區中醫院副院長魏東華表示,今年醫院將加大對口幫扶力度,參與對口幫扶的科室范圍進行了擴大,包括超聲科、麻醉科、腎病科、急診科、重症醫學科、針灸科、推拿科等,希望通過多種有力舉措,讓醫療人才沉下去,把優質服務留下來,切實提升患者的就醫新感受。(蔣永勁、嚴雪梅)

(責編:陳易、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