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高博會⑧丨職業教育服務“一帶一路”國際產能合作發展論壇在渝舉辦

人民網重慶4月10日電 4月9日,職業教育服務“一帶一路”國際產能合作發展論壇在重慶國際博覽中心召開。作為第58·59屆中國高等教育博覽會的重要組成部分,該論壇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主辦,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承辦,旨在推進職業教育服務“一帶一路”建設,不斷推動現代職業教育事業再上新台階。
論壇現場。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供圖
找准“發力點”
努力建成“一帶一路”職教共商共建共享“先行地”
重慶市教育委員會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處處長吳嵐在致辭中表示,重慶市職業教育積極響應服務“一帶一路”倡議,通過完善機制、搭建平台、打造品牌,牽頭組建“一帶一路”中波大學聯盟、中非(重慶)、中泰、中澳等職業教育聯盟,建立起多個海外魯班工坊,為全國職業教育服務“一帶一路”倡議積累了經驗,作出了貢獻。未來將建立多層次人文合作機制,搭建更多合作平台,努力建成“一帶一路”國家實現職業教育共商共建共享的先行地。
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院長張進在致辭中談到,面對高質量發展新任務,“一帶一路”教育國際交流將更加需要創新人才培養路徑,進一步強化教育鏈、人才鏈、產業鏈和創新鏈的有機銜接。本次論壇探討“一帶一路”背景下成渝地區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對於“教育如何推進‘三教’協同,助力經濟邁出新步伐、見到新氣象”和“成果如何服務‘一帶一路’,形成職業教育中國名牌、中國規則”具有重要意義。
10年探索與實踐
在“引進來”“走出去”中不斷實現“再提升”
論壇上,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副秘書長余有根以“‘一帶一路’職業教育合作的實踐探索”為題作主旨報告,他表示,教育國際化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著基礎性和先導性的作用。下一步將鞏固和深化現有的職業教育合作項目,根據全球發展趨勢拓展職業教育合作領域,堅持教育質量提升,優化合作機制與平台,優化政策支持與環境,持續推進發展“一帶一路”職業教育國際合作。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職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邢暉與有色金屬工業人才中心黨委副書記、副主任宋凱圍繞推動職業教育高水平“請進來”“走出去”展開了討論。邢暉建議打造中國特色的職業教育國際標准、模式、制度、方案,培育國際品牌。宋凱認為,要加強政府統籌推動,打通政策孤島﹔加強國際化資源建設,提升國際化辦學水平﹔構建“走出去”企業屬地化人才隊伍建設體系。機械工業教育發展中心主任陳曉明表示要創新合作模式,採取務實行動,構建協同機制,加快標准建設。
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易俊在作主旨報告時表示,近年來,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構建了“文明互鑒、三方共建、雙元培養”的高職教育國際合作CEC產教融合共同體。未來學校將圍繞境外辦學、中外合作辦學等,把握機會、找准定位,打造具有中國特色、享有國際聲譽的高水平“渝工程”職教品牌,為“一帶一路”建設貢獻職教力量。
打造特色鮮明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
扎實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萊茵技術監督服務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聚焦智能網聯國際產教創新,分析了未來汽車產業現狀、發展趨勢、面臨的挑戰以及高校接下來的人才培養方向。重慶大學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院教授郭鋼以“工業軟件與復合型軟件人才培養”為題作主旨報告時表示,重慶大學圍繞“智能化+新能源”的產業發展方向,建立多層次人才培養體系,培養面向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急需的軟件工程師和制造工程師,面向“智能化+新能源” 消費端的產品經理和產品工程師,助力重慶軟件產業、智能終端和智能制造產業集聚發展。
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劉銘在論壇上介紹了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高水平專業群建設的背景、方法論,以及建設實踐和成效。下一步,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將持續深化校企合作,打造“四雙四能”的師資隊伍,強化專業群和國際化建設,服務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職業教育發展。
陝西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張永軍,成都紡織高等專科學校智能制造與裝備學院院長羅綱介紹了各自學校的建設思路、運營模式、成果成效以及通過產教融合、科教融匯,提供人才和技術支撐。
本次論壇聚焦職業教育服務“一帶一路”國際產能合作發展,深入探討了新職教法背景下職業院校的國際化辦學合作、中國職業教育國際合作服務國際產能合作、職業教育服務裝備制造業走出國門打造中國名片、“一帶一路”背景下成渝地區高水平專業(群)建設等方面的經驗和做法,將為推動職業教育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在職業教育國際領域建立多層次人文合作機制,搭建更多合作平台,開辟更多合作渠道,不斷推動現代職業教育事業再上新台階。(胡虹、袁杰、馮焰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