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教育>>教育資訊

兩江新區竹林實驗學校代函益:以心換心 讓每個孩子都能“被看見”

2023年04月16日18:34 |
小字號

“代老師, 我幫你把 U 盤從電腦上取下來! ”“代老師, 我已經把你的書放回辦公室啦。”……重慶兩江新區竹林實驗學校五年級三班班主任代函益剛剛下課, 還沒走出教室, 她的“小助手們”便扯開嗓門提醒著她。

“在我的班上,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職位。”為了讓每個學生在班級裡找到存在感,代函益會給他們安排不同的崗位, “小助手”便是其中之一。“從一年級開始, 我就堅持以平等的理念帶班, 以平等的姿態關心他們、傾聽他們、了解他們、信任他們, 力求讓每個孩子都被看見,讓每個生命都被點亮。”

代函益與學生在一起。受訪者供圖

代函益與學生在一起。受訪者供圖

打造“人人”班級

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

為了實現“人人成長、人人全面發展”的目標, 代函益給班級命名為“人人”班, 希望能給每個學生搭建好成長的平台, 充分調動並 發揮每個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與每個學生單獨溝通交流后, 代函益會根據學生的性格、想法, 為他們安排合適的角色——性格比較外向的學生,負責宣傳方面的事 情﹔ 性格比較內斂的學生, 負責內務的工作。“我希望每個孩子都能 感覺到自己在為班級做貢獻,感覺到自己被需要、被認可, 讓自己的 價值得到體現。”

在“人人”班,代函益主張把班級交還給學生, 班級“一日常規” 都由學生自主討論后形成。 老師根據“一日常規”,對學生進行激勵 評價, 實行班級積分制, 積分可以在班級超市裡兌換相應的禮品。同 時, 從班級日評到周評, 從“班級之星”到“班級形象大使”,讓“人 人”班學生都有了班級小主人的責任感。

此外, 代函益發給每人一份計劃表,由學生自己填寫每日計劃, 按照計劃完成學習, 並且對每項學習進行自評、組評和師評。“我 會定期查看他們的計劃表, 關注他們的自我評價。”代函益表示, 長 久下來, “人人”班中已形成了良好的自律氛圍, 即使有少數不夠自 覺的學生,也會被大多數人所影響,慢慢變得自律起來。

“威嚴”到“懷柔”

做學生最真誠的朋友

剛踏入校園的代函益, 是一個“威嚴十足”的老師, 班級管理上 一板一眼,不留任何情面。本以為付出就有收獲,但時間過去許久, 她卻發現學生行為習慣並沒有明顯進步。

直到有一次, 代函益從其他班的老師口裡得知, 班上有個學生幾 天沒帶眼鏡了。原來, 這名學生的眼鏡在活動課上丟失,因為高度近 視, 一直看不清黑板。 知道真相的代函益, 突然發現自己與學生之間 存在的距離感, 在自責和失落間, 她下定決心從嚴厲轉向溫柔, 爭取 做孩子們的“知心大姐姐”。

於是, 代函益開始閱讀教育理論書籍,包括《童年的秘密》《發 現孩子》《兒童立場》《正面管教》等。她開始轉變教育觀念,主動融入學生之中, 注重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活動,真正地站在兒童立場,了解兒童,發現兒童,漸漸拉近了與他們的距離。

一天,代函益接到一個投訴,稱班裡一名較為調皮的學生小孟(化 名) 在隔壁班級飯菜中滴墨水。經過調查, 她發現小孟是故意拿著圓 珠筆做出一個滴墨的動作, 並未真的將墨水滴入飯菜中。為了糾正這 種行為, 她還是決定讓小孟前往隔壁班級道歉。

進入隔壁教室后,代函益發現一向喜歡吵鬧的小孟變得異常沉默, 躲在她身后不願開口。於是,她一邊安慰小孟,一邊代表小孟向學生 們道歉。在一片“沒關系”的回應聲中, 代函益小心翼翼地將小孟帶 走, 離開教室的瞬間, 小孟再也忍不住地抱住她痛哭起來。“即使是 調皮的孩子, 也有脆弱的一面, 我要和他站在一起, 讓他相信, 我是 他最真誠的朋友。”代函益說道。

家校關系共融

重視與家長每一次交流

一直以來,代函益始終堅信,隻有取得家長的信任、支持和理解,班級發展才能更通暢、班級管理才會更輕鬆。

與家長磨合、了解的過程中, 代函益會對每一位學生進行家訪, 了解學生實際家庭情況, 了解家長在教育問題中的疑惑,共同制定個 性化學習方案。積極向家長展示班級風貌, 記錄學生學習生活, 並及 時分享在班級微信群,營造積極、進取、正能量的家長群。

“家庭對孩子的影響, 是極為重要的。”代函益發現,學生小圓 (化名)常常上課不認真, 課后不做作業,還喜歡打游戲。經過了解, 原來小圓在父母離異后跟隨父親, 父親又因為工作原因常年在外地, 與爺爺一起生活的他缺少關愛。

為此, 代函益常常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 陪伴孩子學習,關心孩 子生活, 看見他個子竄得飛快,特意選了一件衣服作為禮物送給他。 除此之外,她有意加強了與小圓母親的聯系,希望她能抽出更多時間, 多多關心小圓﹔ 同時, 聯系小圓父親,希望他在工作之余, 能多打電 話、視頻與小圓談心。經過代函益的努力協助,小圓父母明顯增加了 與小圓的交流, 小圓在父母、老師的鼓勵下, 改變了一貫懶散的學習 狀態,成績也漸漸趕了上來。

“我們隻有站在孩子的角度, 體會孩子的心情和感受, 與孩子進 行平等的對話, 才能真正了解他, 才能走進孩子的內心,成為他們的 朋友。”未來, 代函益仍然將以“人人”為核心, 採用“人人”管理 班級,打造“ 自主化”“個性化”“人性化”的班級特色。(向詩佳)

(責編:秦潔、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