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隱匿殺手”胃腸間質瘤 專家呼吁早診早治
人民網重慶4月18日電 (陳琦)2023年4月15日至21日是第29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今年宣傳周的主題是“癌症防治·全面行動——全人群·全周期·全社會”,旨在積極倡導每個人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正確認識癌症、積極防控癌症。
近年來,我國惡性腫瘤發病率總體呈上升趨勢,在十大高發癌症中,胃癌、結直腸癌、食管癌、胰腺癌等消化道腫瘤的發病率居高不下。在消化道腫瘤中,還有一種比較少見的胃腸間質瘤,患者早期可以通過手術切除腫瘤實現根治﹔一旦患病沒有及時治療,腫瘤可能會威脅患者生命。
今年3月起,新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正式落地執行,包括多種消化道腫瘤藥物,其中就有針對晚期胃腸間質瘤的瑞派替尼。納入醫保前,瑞派替尼的月治療費用接近4萬元﹔納入醫保后,藥品降價約60%,在此基礎上,不同醫保類型的患者還能獲得不同比例的醫保報銷。
胃腸間質瘤是一種起源於間葉組織的軟組織肉瘤,在國際上屬於罕見疾病。過去20年裡,已經有多款靶向藥物相繼獲批,部分患者通過服藥甚至帶瘤生存了20年。而新型靶向藥瑞派替尼的出現,則為晚期胃腸間質瘤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療方案,進一步助力患者改善預后、提高生活質量。
53歲的患者孫全2012年被確診為小腸間質瘤,去年5月起開始服用瑞派替尼,目前病情穩定。他表示,“在瑞派替尼進醫保之前,一個月4萬元左右的治療費用,對於我們這樣的普通家庭並非易事。如今瑞派替尼被納入醫保,每月自付僅需約2900元,心理壓力和家庭經濟負擔都大大減輕,讓我更有信心面對今后的治療。”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胃腸外科主任醫師張軍介紹,胃腸間質瘤最常見的發病部位是胃和小腸,多見於50-70歲的中老年人,國內每年約有3萬名新診斷的患者。該腫瘤起病具有隱匿性,早期症狀可見於其他消化道疾病,如惡心、嘔吐、腹痛、黑便和貧血等,因此容易被忽視和漏診。
張軍主任表示,胃腸間質瘤的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部分晚期患者會經歷多次復發、多次治療。過去,由於缺乏有效的后線藥物,患者在治療上存在未被滿足的需求,如今在靶向藥物時代,接受規范治療的胃腸間質瘤患者生存期顯著延長,胃腸間質瘤有望逐步進入慢性病范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