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班列(渝新歐)首趟重慶江津出口班列開行

4月24日下午,汽笛聲陣陣響亮,一列滿載110個標箱機械設備等貨物的中歐班列(渝新歐)出口班列從小南埡鐵路物流中心緩緩駛出。這是江津小南埡發出的首趟中歐班列(渝新歐)出口班列,這趟班列將通過阿拉山口口岸出境,跨越山河、縱橫馳騁在亞歐大陸“新絲路”上,帶著“重慶造”商品走向歐洲市場。
中歐班列(渝新歐)首趟重慶江津出口班列開行。渝新歐公司供圖
小南埡鐵路物流中心位於重慶市江津區珞璜臨港產業城,是“重慶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的主要承載地之一。這裡交通區位優,產業基礎好,具有大樞紐、大通道、大平台、大產業優勢,為未來中歐班列實現常態化運行打下了堅實基礎。去年3月,歐洲—重慶江津小南埡回程班列順利抵達,小南埡由此成為中歐班列(渝新歐)在重慶的第三個到發站,渝新歐班列站點進一步多樣化,集結分撥體系成功拓展至“3+8+N”,重慶也因此成為全國所有中歐班列城市中唯一擁有三個到發站點的城市。
在國鐵集團、成都鐵路局等鐵路部門以及重慶市政府口岸物流辦、重慶海關、江津區人民政府等指導和支持下,本次江津小南埡出口班列成功開行,實現首次中歐班列去回程雙向貫通,將充分發揮小南埡中歐班列始發站優勢,進一步完善多式聯運服務網絡,加強中歐班列與“長江黃金水道”“西部陸海新通道”的無縫銜接,助力江津打造“聯通歐洲、連接東盟、輻射成渝”的國家級物流樞紐。
近年來,珞璜臨港產業城秉承著通道+經貿+產業聯動發展,現正大力打造一帶一路進出口商品分撥中心,珞璜臨港產業城相關負責人介紹,“依托中歐班列(渝新歐)豐富的物流運輸體系,江津本地產的輕工制造、智能家電、汽車等商品可大批量的進入歐洲市場,亞歐國家的糧油、有色金屬、石化產品等也可運回國內,讓區域內企業直接實現國際原材料本地採購,大大降低採購和物流成本。”
目前,中歐班列(渝新歐)在重慶擁有三個發運站,現有運營線路近50條,境外可連接近40個國家100余個城市,境內可通達59個鐵路站點和29個港口,惠及全國30多個城市和地區,干支網絡基本覆蓋亞歐大陸全境,是重慶出海出境和連接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重要通道。
重慶市政府口岸物流辦相關負責人表示,江津區位優勢明顯、口岸物流基礎堅實,開放型經濟發展勢頭良好,將進一步加大對江津口岸物流發展的支持力度,加強市區縣內循環和大通道外循環格局建設,助推江津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共同推動重慶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助力江津外向型經濟發展。
渝新歐已成為服務重慶本地及周邊企業“走出去、引進來”的重要載體,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通過這條大通道實現貿易互通。渝新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盡快實現江津小南埡中歐班列的去回程常態化運行,同時進一步加密東南亞等國際班列在小南埡站的開行頻次,充分發揮渝新歐搭建的以重慶為中心連接歐洲和東南亞市場的通道優勢,服務江津本地企業需求,推動產運貿融合發展。
此次中歐班列(渝新歐)江津小南埡出口班列的開通,不僅有助於“江津造”貨物出口歐洲市場,同時可以促進歐洲等商品更多、更快地通過江津進入國內市場,助力江津不斷完善國際國內通道網絡布局,進一步發揮樞紐區位優勢,提升開放能級,帶動江津本地及周邊產業發展,助推“重慶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張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