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健康>>醫視界

重醫大附三院以“三新”模式推動臨床護理高質量發展

2023年05月12日11:08 |
小字號

護理工作體現在臨床醫學的各個方面,直接關系到醫療質量,關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社會對醫療衛生服務的滿意程度。近年來,重醫大附三院護理部秉承“崇德尚道,廣博慈愛”的核心價值觀,堅持“為人民健康謀福祉”的宗旨,圍繞醫院“一五三”總體發展戰略,創新開展護理崗位層級管理,激發護理團隊活力﹔創新“信息引領”,“智慧護理”,將護士還給患者,患者就醫滿意度持續提升……探索實施“三新”模式,推動了該院臨床護理工作高質量發展。

創新護理人才高質量發展新思路

“護理團隊,一起去查房。”“專科護士坐門診。”“這邊的病人PICC置管需要靜療專科護士會診。”在重醫大附三院,一批有資質的專科護士不僅奔走在臨床,在護理門診、會診、查房、換藥、慢性病管理等領域發揮的作用也越來越大,群眾就醫更方便,還能降低負擔。護士隻有打針拿藥作用的固有印象正在改變。

專科護理人員開展手臂港3CG腔內定位。重醫大附三院供圖

這是該院從建院伊始就重視專科護理發展的結果。重醫大附三院護理部副主任(主持工作)楊曉蓉介紹,醫院緊緊圍繞國家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總體思路,在頂層設計上進行了專科護理發展總體規劃,成立了由護理部直管的專業護理管理組,下設11個專科護理小組,現有31類專科護士共226人,佔比全院護理人員的30.95%﹔開設了4個專科護理門診(近3年累計服務群眾15000余人次),並開展全院護理疑難病例會診工作。

護士是醫院發展建設的中堅力量,專科護士是護理團隊中的專家,專科護理建設是為病人提供高質量護理服務的基石。正是認識到專科護理發展的重要性,重醫大附三院通過推進專科護士培養與管理長效機制的建立健全、專科護士培訓平台和使用平台的持續完善等舉措,建立起較為完善的專科護理管理體系和質量體系,不斷擴大護理服務的延續性、協調性、整體性,實現護理高質量發展需求。

專科護士培訓。重醫大附三院供圖

目前,醫院開設四個專科護理門診,包括PICC護理門診、慢性創面護理門診、糖尿病足專病門診、助產士門診。數據統計,專科護理小組2022年度會診達126次,靜療專科小組開展了院外會診6次。

“我們還開展了豐富多樣的專科護理小組特色活動,比如說‘無痛病房’建設,多種主題的護理義診活動走進社區等,切實提升了群眾的就醫‘新感受’。”楊曉蓉說。

打造護理事業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會議現場。重醫大附三院供圖

4月15—16日,第十二屆中國醫院院長大會在廈門召開。重醫大附三院院長傅仲學,黨委委員、副院長曾燕受邀在大會上暢談醫院管理創新成果和人才管理生動實踐。醫院創新機制改革,全面促進醫院人才培養和人才儲備成為關注點。

“在醫院創新機制改革,實施精細化管理的過程中,護理人員的崗位層級管理也是重點工作之一。”楊曉蓉表示,在這樣的改革思路下,醫院護理人員實行“分系、分類、分層、分級”管理,職稱“評、聘、薪”分離,建立起了崗位-職稱-薪酬綜合管理體系,不僅有效激發護理團隊內部活力,也營造了敢學比拼的良好氛圍,為完善護理學科建設體系、深化臨床護理發展內涵、增強護理科研發展動力、提升教學能力水平等提供了持續動力。

據悉,該院護理團隊在重慶市領先開展了3CG腔內導管尖端定位技術和經外周靜脈置入耐高壓MINI中線導管技術,同時開展了一針式皮下隧道式PICC穿刺技術、改良式靜脈中長導管置入技術、重症超聲在重症患者腸內營養中胃腸道監測的可視化管理、慢性創面門診開展傷口無痛換藥等多項護理新技術。通過深化臨床護理發展內涵,醫院成為重慶市血液淨化專科護士培訓基地﹔護理團隊多次主辦市級繼教培訓班﹔在重慶市各級護理專委會擔任主任委員/學組組長等學術任職7人次。

探索護理效率高質量發展新體系

交流分享。重醫大附三院供圖

“我院臨床使用的每一台移動設備(PDA)都是一個護士站,實現了護士在床旁隨時響應和執行其全部護理工作。信息化護理管理系統在我院全面使用,規范了護理工作行為,提升了護士工作效率,保障了臨床護理工作安全,提高了工作質量,逐步實現了護理管理的現代化、科學化、精細化,輔助臨床護理決策支持,促進護理科研的發展。”在4月初召開的“中國衛生人才培養項目護理管理信息化專題培訓班”上,面對來自全國的醫療、信息和護理專家,楊曉蓉交流分享了醫院近年來智慧護理建設成果,獲得關注,並到重醫大附三院進行了實地參觀交流。據悉,截至目前,醫院已接待全國各地省市醫院參觀交流護理信息化建設人員近300人。

據了解,重醫大附三院信息化建設規劃按照“一個平台、兩個中心、八大類應用”進行頂層設計,圍繞“智慧就診、智慧醫療、智慧護理、智慧管理”四大板塊,不斷創新與探索“智慧醫院”建設。從建院開始,醫院就以“信息引領”的辦院理念,加強護理信息化建設。在HIS和NIS系統基礎上,購入了移動護理終端設備(PDA)實現了執行醫囑的全周期管理。經過不斷完善和探索,2020年,醫院引入移動護理信息化系統,實現了護士在床旁隨時響應和執行其全部護理工作,並全面推行“護理管理系統”,實現了管理可視化,構建起了護理“全景指揮艙”。 

“11個專科護理小組中,就包括我們的信息化專科護理小組,他們定期在臨床收集和反饋移動護理系統和護理管理系統使用情況,根據護理人員的工作需求、患者的就醫需求等持續更新升級。在護理管理系統,護理人員與信息工程師共同研發新增幾大板塊,包括崗位層級管理、績效考核系統等。”楊曉蓉介紹,信息化服務體系的建設,不僅全面提升了護理管理效率和護理工作效率,也讓患者就醫更有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比如,醫院消毒供應中心護理團隊利用信息化系統,實現各類消毒器械洗、消、使用全周期質量閉環管理,從源頭控制醫院感染的發生,促進關鍵核心環節的質量可防可控可溯﹔急診科護士自主研發“急診護理系統”,提高分診工作效率、提高搶救室危重患者搶救信息的管理及院前出診登記效率﹔重慶首家血糖信息化平台對全院住院患者血糖進行統一管理,讓醫護聯合降低低血糖發生率,保障了患者安全。由此,2022年醫院獲批為重慶市“醫院血糖信息化管理學術培訓基地”。同年,榮獲全國“規范化持續葡萄糖監測示范單位”。

有了信息化賦能,重醫大附三院護理事業伴隨著智慧醫院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效:2022年,醫院獲批重慶市護理學會第一屆智慧護理專委會、重慶市健促會第一屆護理信息化專委會主委單位﹔今年4月,醫院成功承辦了國家健康委人才交流中心主辦的中國衛生人才培養項目護理管理信息化專題培訓班。

“醫院高質量發展離不開信息化支撐。”重醫大附三院院長傅仲學表示,信息化建設是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就醫“新需求”的一個重要抓手,醫院將進一步提升治理能力和服務水平,加快打造數字賦能、整體智治新模式,為人民健康安全和醫院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貢獻。(蔣永勁)

(責編:陳易、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