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智能科技、生命健康、綠色低碳
50余名渝港澳科學家“碰撞”思想火花

5月12日,2023渝港澳科學家圓桌論壇在西部(重慶)科學城大創谷·夢花園舉行,50余名渝港澳科學家共聚一堂,聚焦智能科技、生命健康、綠色低碳,展開成果分享、思想碰撞、合作洽談。
據介紹,本次論壇是2023港澳科學家重慶行活動之一,以“創新驅動發展·攜手共創未來”為主題,由重慶市科協、重慶市政府港澳辦、中國國際科技交流中心、重慶高新區管委會主辦。
活動現場,多名渝港澳科學家作了專題報告,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和真知灼見。
“我們研制的‘仰望一號’太空望遠鏡是世界上第一個商業化的太空望遠鏡,也是除歐美研制的以外,目前唯一一個由中國人研制的、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行星中心認可的太空望遠鏡。”香港大學太空研究實驗室執行主任、起源太空科技創始人蘇萌說,太空望遠鏡的研制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但是,他們通過商業航天的方式,降低太空望遠鏡的成本,提升研制的效率,從而加快人類探索太空的步伐。
“過去二十多年,我們圍繞中藥質量控制開展了很多研究,推動中藥質量標准的國際化。”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澳門大學)副主任、澳門中藥檢測中心主任李紹平說,中藥的制備工藝是否合理﹔如何保障中藥的安全有效,這些都是他們思考和研究的問題。而通過他們的努力,目前澳門的中藥產業研究在國際上具有了重要地位。
他表示,重慶具有很好的生物多樣性,地處中國三大植物中心之一的“鄂西-川東分中心”,特色道地中藥材十分豐富,比如黃連、川黨參、佛手、川獨活、白術、玄參、山銀花等。同時,重慶還有很多代表性的中藥制藥企業。在他看來,未來,在推動中藥標准國際化發展、中藥制備工藝升級換代等方面,渝澳有很大的合作空間,可以很好地進行優勢互補。
“微觀世界是什麼樣子?隨著科技的發展和進步,我們的微觀尺度從毫米、微米到了納米。”重慶大學光電工程學院教授、重慶海智青委會主任委員劉玉菲分享了多項應用於早期診斷和精准治療的集成微系統技術成果。比如生病打針,通過微流控芯片技術,將微針頭注入人體內,可以實現精准給藥。他希望能夠與包括港澳地區在內的更多科學家展開合作,產出更多有廣闊應用前景的成果。
除了專題報告,與會科學家還圍繞智能科技、生命健康、綠色低碳等領域,以及渝港澳科技交流與合作等進行了交流發言,並開展了一對一洽談,達成系列合作共識。
大家紛紛表示,此次活動搭建了渝港澳科技界交流合作的新平台,希望以此為契機,建立信息分享、科技交流、共同發展的長效機制,實現更大的發展。(記者 張亦筑)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鄭渝高鐵上“歌聲贊母愛”
- 5月12日,C6409次列車上,乘務員向旅客送上節日祝福。李文航攝 人民網重慶5月13日電 “噢!慈祥的母親,是美人中的美人 ,噢 !像那白度母一樣心地善良.........”12日,在母親節來臨之際,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重慶客運段在鄭渝高鐵上開展“濃情五月天,感恩母親節”特色主題活動,讓廣大母親旅客過一個溫馨浪漫的母親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