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原創

《重慶市技術創新中心建設運行管理辦法(試行)》出爐

新認定國家技術創新中心 最高資助1000萬元

2023年05月14日08:42 | 來源:重慶日報網
小字號

5月12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市科技局獲悉,《重慶市技術創新中心建設運行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正式印發,並將於5月30日起實施。《辦法》對市級技術創新中心的功能定位、認定標准與流程、組建模式、支持政策等進行了明確,特別提出對新認定的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將給予最高1000萬元一次性資助。按照《辦法》,我市將啟動2023年度市級技術創新中心申報和認定。

據了解,2017年,科技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國家科技創新基地優化整合方案》,提出布局建設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為積極爭取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在渝布局,自2018年起,我市相繼啟動了4批市級技術創新中心申報認定工作,目前已累計培育市級技術創新中心28家,並成功獲批建設國家生豬技術創新中心。

“2021年,科技部、財政部印發《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建設運行管理辦法(暫行)》,為進一步規范市級技術創新中心的建設和運行管理,加快在重點產業領域布局科技創新平台,我們參照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建設的有關規定和要求,結合我市發展實際,制定了該《辦法》。”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根據《辦法》,市級技術創新中心定位於服務全市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和未來產業培育,以增強科技領軍企業創新能力為目標,以關鍵技術研發為核心使命,產學研協同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與產業化,為區域和產業發展提供源頭技術供給,為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企業的孵化培育和發展壯大提供創新服務,為支撐全市產業向中高端邁進、實現高質量發展發揮戰略引領作用。

市級技術創新中心分為綜合類和領域類兩個類別進行布局建設。其中,綜合類技術創新中心聚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面向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開展跨區域、跨領域、跨學科協同創新與開放合作,促進創新要素流動、創新鏈條融通,為提升區域整體發展能力和協同創新能力提供綜合性、引領性支撐。領域類技術創新中心面向參與產業競爭的細分關鍵技術領域,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為行業提供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服務,提升全市重點行業、產業領域創新能力與核心競爭力。

“《辦法》明確了市級技術創新中心認定的具體標准,對市級技術創新中心的人才團隊、場地設備、科研投入、成果轉化收入等方面提出較高要求,充分體現數量與質量並重的建設理念,進一步強化市級技術創新中心在全市技術創新體系建設中的重要地位。”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另外,在組建模式上,鼓勵市級技術創新中心建設為獨立法人實體,暫時不具備建設獨立法人條件的,也應當實行人財物相對獨立的管理模式。具體來講,在龍頭企業優勢地位突出、行業集中度高的領域,主要由龍頭企業牽頭,產業鏈有關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參與建設。

市級技術創新中心建得好不好,如何評估?《辦法》提出,市科技局將以5年為一個周期,牽頭組織對市級技術創新中心開展績效評估。“績效評估的內容主要包括承擔國家和市級重大攻關任務、成果轉移轉化、提供技術創新服務、培育孵化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體制機制創新等方面的情況。”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辦法》還改革了以往對市級技術創新中心的支持方式,不再是認定即給予支持,也不再給予運行穩定支持、評估后分級補貼等,而是支持評估優秀的市級技術創新中心牽頭承擔市級重大(重點)專項項目,將創新平台建設與科研項目實施有機結合,並優先培育創建國家技術創新中心。

同時,對新認定的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市財政將給予最高1000萬元一次性資助﹔並將按照科技部考核評估結果,每次給予最高600萬元的項目經費支持。(記者 張亦筑)

(責編:陳易、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