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考倒計時,專家教你這樣幫孩子減壓

目前,已經進入高考、中考沖刺倒計時的關鍵階段,大多數考生難免會壓力增大,出現焦慮、緊張等情緒。如何緩解學生考試前的緊張情緒,調整好心理狀態,讓學生以最佳狀態迎接即將到來的考試?重慶市心理衛生中心(重慶市精神衛生中心、西南大學附屬心理醫院)主任醫師范征莉,就考生應如何調整心理狀態,應對考前各種緊張情緒,家長應如何做好陪伴幫助考生樹立信心等問題進行了解答。
如何幫助孩子在中高考前減輕壓力?
“在面對重大事件時產生焦慮和壓力是正常的,我們不可能完全消滅它,它也有其獨特的價值,我們可以將其控制在適當的范圍之內。”范征莉表示,可以通過合理設置目標,壓力正常化,增強事件的控制感等方式幫助孩子調整壓力。
合理設置目標的含義是:設置目標時,不要設置過高的目標,而是設置對孩子既具有挑戰性同時通過能力可以達到的,這樣既可以增強孩子的信心又可以體會到能力得到結果的滿足感。如選擇合適的目標院校,再形成不同科目的目標分數。
壓力的正常化,即幫助孩子認識到壓力的普遍性,不只是在面對中高考這種重大的人生事件時會產生壓力,壓力是在成長中各個階段都會存在的普遍現象,不用過度放大壓力和壓力的負面影響。如告訴孩子“有壓力是正常的,我們一起去面對它就好。”
增強事件的控制感:無論面對何種的外在壓力,讓孩子多關注自身可以控制的因素。備考的很大一部分壓力受到無法控制的試卷所影響,引導孩子關注現在可以做的,比如“我們現在可以做的就是減少題目盲區,更多的去熟練不同題目的類型。”
如何幫助孩子緩解焦慮情緒?
范征莉指出,保持軀體放鬆可以有效緩解焦慮情緒,軀體的放鬆有利於心理的放鬆,每天保持一定的運動、充足的睡眠、呼吸新鮮空氣、與同伴溝通可以幫助孩子緩解身體的壓力。
范征莉表示,作為家長,幫助孩子提升信心十分重要,要善於發現孩子的資源,尋找孩子做的好的地方,對其進行肯定。對孩子的肯定和支持可以幫助他們更好的前進,更好的改善不足。同時,要堅持需要心理和身體承受一定的壓力,引導孩子積極歸因:在成功時,引導孩子向自身的努力和學習的方式進行歸因。在失敗時,不是孩子自身無法達到,尋求方法和方向上的調整,再進行下一次的嘗試。
父母如何發揮關鍵作用?
范征莉強調,家長要通過以身作則、給孩子創造安全的成長環境、有效溝通、關注孩子情緒行為變化等方式,發揮關鍵作用。
以身作則:孩子會觀察和模仿家長的情緒處理方式、應對問題方式,父母應當以身作則,通過自身的行為感染孩子。覺察自身的情緒:學會看到各種情緒和其存在的價值。比如焦慮體現了對孩子中高考的重視,擔心孩子未來的發展。接納情緒:利用情緒的積極價值,嘗試和情緒和平共處。如:接受焦慮的出現,利用焦慮更多從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孩子也會焦慮考試。轉化情緒:尋找在當下的情緒狀態當中,哪些事情是我們現在可以做的,如給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做好考試的后勤工作。
給孩子創造安全的成長環境:孩子在面對中高考時也會產生負面的情緒,他們既要處理自身情緒也要面對學習的壓力,父母可以為孩子做的十分重要的就是安全的成長環境。如:給孩子足夠的個人空間和時間,讓他們可以自由安排,也可以緩解自身情緒。
家長有效的親子溝通技巧:把握好邊界線,建立親密又有間的關系。 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在中高考面前,孩子仍然是自身成長的主體。比如:孩子需要安排自身的學習計劃,設定想考的學校,家長需要做好孩子堅強的后盾,給孩子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關注孩子的變化,即時提供孩子需要幫助。
關注孩子情緒、行為變化:很多時候孩子的情緒不僅通過言語表達,更多的會通過非言語的信息呈現出來。尤其是在備考后期,孩子很多細微的行動都展現出他們的變化,比如孩子會通過進食速度機械性加快,表現出近期焦慮情緒的增加。父母需要關注孩子的變化,去理解他們、鼓勵他們。
范征莉說:“在面對中高考的重大壓力事件時,我們需要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一直和他在一起,陪伴和幫助他,在成功時給予他認可,在挫折時給予他支持,父母永遠是他最堅強的后盾”。
>>專家簡介
范征莉,主任醫師,西南大學心理學院校外導師。從事精神心理臨床診療工作近30年,資深心理咨詢、心理治療專家。中國心理學會臨床與咨詢心理學會注冊心理師、中華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第五屆委員會青年委員會委員、中國心理衛生協會會員。擅長:臨床心理科各種疾病的診治,擅長心理咨詢、心理治療尤其家庭治療。(通訊員 李道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