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收服務智慧幫手帶來更多便利

科技應用帶來更多便利。近年來,國家稅務總局重慶市黔江區稅務局積極用活用好網絡工具,為服務賦“能”添“智”,給納稅人繳費人增添越來越多的便利。
小程序成為辦稅“小幫手”
“您還可以在‘黔稅通’小程序中查詢到發票開具相關的操作指南……”重慶市黔江區稅務局12366坐席人員田芸指導納稅人開具發票后,通過短信方式向其發送了“黔稅通”小程序鏈接,為納稅人提供更多的學習途徑。
“我們依托在線文檔編輯工具,把電子稅務局操作指南、最新稅費政策、高頻業務辦理流程等信息聚合起來,開發了‘黔稅通’小程序。”黔江區稅務局第一稅務所所長鄭清海介紹,無需安裝、注冊、關注,納稅人繳費人隻需用手機“掃一掃”或通過鏈接登錄,即可進入“黔稅通”小程序獲取辦稅操作指南。
“遇到不懂的政策或操作,就打開‘黔稅通’小程序搜索,圖文並茂的操作指南十分清晰、直觀。”重慶市黔江區正楷企業管理服務有限公司工作人員聶彩雲說,公司的服務對象主要是各類企業,涉及的稅費政策多樣、流程事項復雜,“黔稅通”小程序已經成為她工作中得力的辦稅“小幫手”。
“‘黔稅通’小程序也成為稅企溝通的‘樞紐’。”鄭清海說,“它集合了微信公眾號、電子稅務局APP、稅企聯絡QQ群和黔江區稅務局納稅服務咨詢熱線等線上渠道,納稅人繳費人打開小程序即可獲取,進一步暢通了稅企間的交流互動。”
據悉,“黔稅通”小程序目前包含了50項高頻稅費業務的操作指南,自2021年12月推出以來,累計訪問量已超過1.2萬人次。2022年,“黔稅通”小程序獲得重慶市總工會舉辦的網上勞動和技能競賽“五小活動”展示獎,並入選重慶市稅務局第二批深化稅收征管改革亮點成效。
小應用“變身”“小老師”
提升稅務人員的業務能力,是優化納稅服務的關鍵點之一。
“第一次單獨上崗,就遇到納稅人來辦理郵政代開發票作廢后的退稅業務,由於對這項業務還不是很熟悉,我馬上想到去‘黔稅字典’裡尋求幫助。”黔江區稅務局新入職青年何林衍說道。
針對大量征管事項前移、稅收政策更新變化等實際情況,黔江區稅務局創新搭建內部業務規范查詢應用平台“黔稅字典”,分熱點問題、綜合業務、發票業務、房產交易業務、注銷業務等13個模塊,開發政策操作查詢功能,包含涉稅事項辦理流程、所需資料、操作方法、政策依據等內容,涵蓋了辦稅服務廳90%以上的業務。
“我們會定期總結歸納工作中的常見問題與‘疑難雜症’,對‘黔稅字典’進行優化升級,保証緊跟政策變化、及時滿足工作需求。目前,應用平台內共包含339項涉稅事項。”鄭清海說。
何林衍說,如今,在工作中碰到難題,除了能向同事前輩請教,還可以向“黔稅字典”這名“小老師”求助。“黔稅字典”的訪問查閱次數目前已超過1.7萬次,平均月訪問量上千次。
據介紹,“黔稅字典”還結合稅收征管規范、納稅服務規范等內容,對上百項涉稅事項流程進行梳理。不同於傳統的“老帶新”方式,“黔稅字典”應用確保了政策答復一個口徑,業務辦理一套流程,納稅服務一個標准,推動了黔江區稅務局納稅服務的標准化、規范化、一體化建設,進而帶來納稅人繳費人滿意度的不斷提升。在2022年全市納稅人滿意度調查中,該局排名同比上升了15名,名列重慶市稅務系統第15名。
黔江區稅務局黨委書記、局長王東表示,該局將充分發揮干部隊伍的創造性、創新力,不斷優化“黔稅字典”“黔稅通”等應用程序,豐富政策“碼上知”、咨詢“線上答”、操作“網上教”等納稅服務場景,持續提升納稅人繳費人滿意度和獲得感。(陳玙晗)
來源:重慶市稅務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小小苧麻,推動川渝聯動擦出新火花
- 當前,正值苧麻收割季節,在四川省大竹縣烏木鎮、媽媽鎮等苧麻種植基地,麻農們兩兩合作,打麻葉、割麻稈,然后運至機器停放點,投入剝麻機剝麻,呈現出一派火熱的豐收景象。 “村集體+公司+農科院”,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大竹縣烏木鎮鳳山村是苧麻種植大村。…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