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區縣

大渡口:做好垃圾分類這件“關鍵小事”

2023年05月30日14:59 |
小字號

垃圾分類設施。大渡口區委宣傳部供圖

垃圾分類設施。大渡口區委宣傳部供圖

近年來,大重慶市渡口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以“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為目標,圍繞分好類、投准確、規范運、建示范、育習慣持續發力,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收運系統覆蓋率、無害化處理率均達100%。

黨委領導、政府推動、機關帶頭、鎮街主導、多方聯動、全民參與格局基本形成,一種全新的生活理念悄然改變著居民的生活習慣,逐漸成為這座城市的新風尚。

志願服務先行 為垃圾分類“護航”

躍進村街道東正社區是典型的老舊小區,基礎設施較陳舊,老年人居住比例較高。去年,借老舊小區改造的契機,社區將垃圾分類設備更新升級,修建垃圾亭,設立了垃圾分類廂房。每天投放垃圾的高峰時間段,一個個身穿綠馬甲的志願者就成為了垃圾箱房旁忠實的“綠色衛士”,指導居民正確分類投放垃圾,監督指正居民錯誤投放行為。

“我早退休了,就想利用空閑時間為小區做點事。垃圾分類是好事,我現在是一名光榮的垃圾分類志願者。”年過六旬的陳阿姨表示,雖然志願者的工作很瑣碎,要輪流值班,要向居民宣傳垃圾分類知識等,但她自覺還有余力,志願者工作也很有意義。

東正社區黨委書記程家群介紹,自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以來,社區第一時間就成立領導小組,配齊工作力量,組建多支志願隊伍,定期開展培訓,學習新政策、新思想,多層次、全方位向居民普及生活垃圾分類知識,營造“人人參與”“人人監督”的氛圍。

近年來,大渡口區委宣傳部、區創文辦、區文明辦牽頭將垃圾分類與創建全國文明城區“十項文明行為我在做”活動、《大渡口區市民文明公約》結合起來,讓垃圾分類融入日常、化作經常。

同時,統籌指導各鎮街、有關部門成立垃圾分類專業志願服務隊,發展垃圾分類志願者2000余人,深入推進“文明新生活”主題志願服務行動,開展“垃圾分類你我同行”“小手拉大手”等志願服務活動2000余場次,引導市民成為垃圾分類的倡導者、踐行者、推動者、傳播者。

打造分類“樣板” 探索市場化全流程服務

“分類箱實現自動感應,扔完垃圾之后還能洗手,干淨又便捷。這次又累計了20點積分。”雅居樂小區居民姜先生拎著兩包分好類的垃圾下樓,他走到分類箱前,倉門自動打開,投入垃圾后倉門又自動關閉。

與傳統的生活垃圾分類收集點不同,今年,大渡口區以八橋鎮雅居樂御賓府、中交麗景香漫嶺小區為試點,引進三峰城市環境服務有限公司為三方機構,探索生活垃圾分類市場化全流程服務,打造垃圾分類“樣板”。

在雅居樂御賓府小區,目前已優化垃圾分類投放點45個,設置24小時自助垃圾集中投放廂房4個,可回收物細分投放分類機(智能機)3組,實現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運輸、處置提供全過程全鏈條市場化、標准化服務。

比如,通過“綠色生活APP”,以“准確投放、賺取積分、抵扣現金”的激勵模式,居民投放垃圾后可換取用於抵扣指定超市購物現金的積分﹔在收運過程中,保潔員將部分混投的垃圾進行分揀,並轉移至各小區生活垃圾臨時轉運點分類運輸,有效避免“源頭分類、中端混運、后端混合”現象﹔垃圾分類細分出的塑料、貴重金屬、電子元器件等可回收物,經二次分揀后流通給下游再生資源企業,平均可增值200%以上。

這一模式不僅促使垃圾分類鏈條向前端清掃保潔、后端運輸處置延伸,還借助專業機構的力量實現垃圾分類智能化管理、可回收資源盈利反哺,推行生活垃圾處置系統和再生資源回收系統“兩網融合”。

強化宣傳引導 從“要我分”到“我要分”

習慣的養成並非一蹴而就。自2019年重慶開始實施垃圾分類以來,大渡口區建勝鎮百佳園社區成為該鎮第一個示范社區,西城佳園成為第一個垃圾分類試點小區。

百佳園社區黨委書記張煒回憶,西城佳園小區剛開始實行“樓層撤桶”時,部分居民並不理解。“我們前期進行了充分調研,鎮、社區、物業三級聯動,摸清了棟樓數、戶數、小區垃圾產量及構成,並多次召開樓層撤桶專題會議研討實施方案。”

基於此,該小區從2021年1月26日起實行定時定點積分制,並由志願者、網格員、黨員代表、物管、指導員等人員力量,組成樓層撤桶宣傳隊開展“敲門行動”,入戶溝通引導,宣傳分類知識、樓層撤桶及定點投放事項等,做好前期宣傳動員工作,打牢群眾基礎,僅用時兩個月便順利完成撤桶工作。

“如今,我們小區自覺進行垃圾分類的氛圍很濃。”居民王志說,社區會定時定點開展“可回收物集中投放”活動,有再生資源回收公司現場稱量計價,分類回收,每次參與的居民都會排起長隊。“有害垃圾集中兌換”活動同樣受到熱捧,居民可將家裡的過期藥品、X光片等有害垃圾拿到活動現場兌換小禮品。

為進一步讓垃圾分類深入人心,百佳園社區還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建設,打造垃圾分類示范教育基地。目前,教育基地硬件已安裝到位,后期計劃基地的軟件安裝分為4大區域:生活垃圾分類宣傳區域、生活垃圾分類游戲區域、廢品再利用手作區域、視頻體驗(體驗VR設備)區域,通過寓教於樂的互動體驗,讓居民“在玩中學,在玩中悟”,實現從“要我分”向“我要分”轉變。

來源:大渡口區委宣傳部

(責編:陳易、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小小苧麻,推動川渝聯動擦出新火花
  當前,正值苧麻收割季節,在四川省大竹縣烏木鎮、媽媽鎮等苧麻種植基地,麻農們兩兩合作,打麻葉、割麻稈,然后運至機器停放點,投入剝麻機剝麻,呈現出一派火熱的豐收景象。 “村集體+公司+農科院”,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大竹縣烏木鎮鳳山村是苧麻種植大村。…
重慶黔江:“馬喇貢米”基地插秧忙
  人民網重慶5月30日電 (記者馮文彥)重慶市黔江區馬喇鎮的“馬喇貢米”是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被列為第二批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黔江區在鄉村振興中,走綠色發展之路,把馬喇貢米作為農民增收致富的 產業來打造,通過改田、改良水稻品種、改耕種基礎設施等措施,確保貢米種植面積和農民增收,並建起馬喇貢米基地1萬多畝,形成了集產、供、銷為一體的產業格局,馬喇貢米已成為當地農戶增收、企業增效,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農產品品牌。…
重慶發布防洪風險提示:嘉陵江將漲水近6米
  人民網重慶5月29日電 (劉政寧、周小平)29日,重慶市水利局發布防洪風險提示:受上游強降雨及水庫調度影響,嘉陵江北碚(三)站將於5月30日凌晨出現最高水位,較29日8時水位(176.17米)漲幅約6——7米,最高水位約182米——183米(黃海高程)﹔磁器口站將於5月30日凌晨出現最高水位,較29日8時水位(165.47米)漲幅約5——6米,最高水位約170.5米——171.5米(黃海高程)。 重慶市水利局提請廣大市民朋友密切關注本輪漲水過程,留意有關部門發布的預警信息,服從沿江巡查人員管理,避免在漲水期間到江邊戲水游玩,確保人身安全。…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