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重慶

渝西地區協同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

2027年,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企業數量達到1000家,產值達到4000億元

2023年05月31日07:35 | 來源:重慶日報網
小字號

5月15日召開的渝西地區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先行區工作座談會明確提出,要加快推進渝西地區一體化高質量發展,並在渝西地區加快打造全市現代化產業發展示范區。

市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渝西地區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倍增行動計劃(2023—2027年)》,明確提出璧山、永川、銅梁、合川、江津、潼南、大足、榮昌渝西八區要協同發展,加快建成全國領先的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特色產業基地。

按照《渝西地區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倍增行動計劃(2023—2027年)》(以下簡稱《倍增行動計劃》),到2027年,渝西地區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規模將實現倍增,汽車零部件企業數量達到1000家,產值達到4000億元。

渝西八區在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方面有何產業基礎?取得了哪些成效?接下來還將圍繞目標怎樣干?連日來,重慶日報記者就此進行了調查走訪。

產業基礎扎實,是重慶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頂梁柱”

70%、22%、60%——這3個百分比,分別對應璧山區在動力電池、轉向器、DCT變速器三個細分領域佔全市的產能份額。經過3年發展,該區已初步形成“有速度、有體量、全鏈條”的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態勢,規上關聯企業達115家,3年年均產值增長42.4%,突破500億元。

在位於璧山區的重慶弗迪鋰電池有限公司,每6秒鐘就有一塊“刀片電池”下線,這些電池將作為“心臟”,搭載在一輛輛新能源汽車上。2020年3月投產以來,這家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企業已在璧山建成14條智能化電池生產線。其自主研發的“高集成刀片動力電池技術”,在同一體積下,利用率較傳統電池系統高出50%以上。

中車恆通新能源客車、青山DCT變速器和電驅動總成、龍潤汽車轉向系統……目前,璧山區已初步形成“整車+三電+配套”的產業體系。同時,該區還緊扣成渝共建世界級產業集群目標,實施“千億集群、百億鏈主、億元規上、萬家創新”四大產業培育工程,力爭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產值在2023年突破600億元、2025年邁過千億大關。

渝西地區區位優勢明顯、交通條件優越、產業基礎扎實、功能平台豐富、發展動能強勁,是我市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的“頂梁柱”,推動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有基礎、有優勢。

今年2月,一個總投資32億元的項目落戶西部(重慶)科學城江津片區(雙福工業園)。該項目將對東風小康雙福基地生產線進行技術改造,升級為滿足“中國制造2025”標准的智慧工廠,建設成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有影響力的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

江津專門制定了汽車產業轉型發展三年行動計劃,重點推動傳統汽車產業朝著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轉型。行動計劃不僅瞄准“建成全市重要的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整車及零部件生產基地”,還制定了系列目標: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整車產量佔比達到50%﹔規模以上汽車零部件企業達到100家,其中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企業達到80家……

凸顯特色化差異化,八區各顯神通

在構建高質量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生態方面,渝西八區既堅持同向發力、協同發展,也在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中凸顯特色化差異化,各顯神通。

“作為‘中國重型汽車搖籃’,大足在重型車、專用車、特種車方面獨具優勢。”大足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該區已集聚8家專用車整車、300余家零部件生產企業,本地配套率超70%,還獲批全市唯一的專用車特色產業基地。

為凸顯特色和差異,大足立足專用車產業集群優勢,出台了《大足區新能源專用車及零部件產業鏈優化提升工作方案》,支持重汽專用車、凱瑞特種車、軍通汽車等開發投放續航能力長的純電動新能源專用車,從而提升新能源專用車整車生產能力。

落戶榮昌的重慶電子電路產業園項目在籌劃之初,看准的是電路板制造產業,卻在無形中對完善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生態形成強勢助攻。按照“上游原材料和元器件供應中心、中游中高端產品研發和制造中心,下游應用產業集聚中心等電路板全產業生態鏈”布局,該產業園已累計形成年產線路板600萬平方米產能。

潼南則擁有國內第一座電鍍全產業鏈環保園區——巨科環保電鍍工業園,目前入駐企業50余家,初步形成了潼南區電鍍產業集群,主要為全市汽摩產業的重要表面處理作環保配套,服務對象包括長安、福特、現代、眾泰、大眾等企業。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渝西各區在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上有各自的空間布局。譬如:璧山區優先發展動力電池、電驅、電轉向、電制動、底盤等總成﹔永川區優先發展智能座艙、智能駕駛、智能車控等總成﹔銅梁區優先發展動力電池、電轉向、電制動等總成﹔合川區優先發展電驅、電制動、車路網聯、車身、內外飾等總成﹔江津區優先發展電驅、電轉向、智能座艙等總成﹔潼南區優先發展動力電池(材料)、智能車控、內外飾等總成﹔大足區優先發展智能駕駛、底盤、車身等總成﹔榮昌區優先發展動力電池、熱管理、內外飾等總成。

數智賦能,推動數字經濟和產業深度融合

4月27日,永川區與酷哇科技簽署投資合作協議,酷哇科技將投資50億元,在永川建設酷哇科技(西南)總部,打造酷哇自動駕駛功能車產業基地。雙方將共同打造“智能場景應用+高端裝備制造+研發中心”的產業體系,構建集智能制造、研發創新、數據處理、人才培育、測試應用為一體的自動駕駛功能車產業生態。

永川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區已實現1576平方公裡全域開放自動駕駛測試與應用,開放道路裡程達到雙向1385公裡,現有L4級自動駕駛車輛52台,累計測試應用裡程達190萬公裡,還開通了全國首條自動駕駛公交線,率先實現全車無人自動駕駛商業化運營,自動駕駛產業發展成效全國領先。

為建設全國領先的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特色產業基地,渝西各區正推動數字經濟和產業深度融合,加快相關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並結合各自實際,紛紛制定既相向而行、又各具特色的方案、行動、計劃。比如,合川區制訂了《合川區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園建設方案》,確定了電驅動、電制動、車路網聯、輕量化材料、汽車內外飾和汽車后市場服務“5+1”產業體系,明確到2027年規模以上汽車零部件企業數量達到150家、產值達到500億元的目標。

據了解,到2027年,渝西地區將建設數字化車間100個、智能工廠15個。

本報記者 劉翰書

(責編:陳易、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小小苧麻,推動川渝聯動擦出新火花
  當前,正值苧麻收割季節,在四川省大竹縣烏木鎮、媽媽鎮等苧麻種植基地,麻農們兩兩合作,打麻葉、割麻稈,然后運至機器停放點,投入剝麻機剝麻,呈現出一派火熱的豐收景象。 “村集體+公司+農科院”,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大竹縣烏木鎮鳳山村是苧麻種植大村。…
重慶黔江:“馬喇貢米”基地插秧忙
  人民網重慶5月30日電 (記者馮文彥)重慶市黔江區馬喇鎮的“馬喇貢米”是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被列為第二批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黔江區在鄉村振興中,走綠色發展之路,把馬喇貢米作為農民增收致富的 產業來打造,通過改田、改良水稻品種、改耕種基礎設施等措施,確保貢米種植面積和農民增收,並建起馬喇貢米基地1萬多畝,形成了集產、供、銷為一體的產業格局,馬喇貢米已成為當地農戶增收、企業增效,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農產品品牌。…
重慶發布防洪風險提示:嘉陵江將漲水近6米
  人民網重慶5月29日電 (劉政寧、周小平)29日,重慶市水利局發布防洪風險提示:受上游強降雨及水庫調度影響,嘉陵江北碚(三)站將於5月30日凌晨出現最高水位,較29日8時水位(176.17米)漲幅約6——7米,最高水位約182米——183米(黃海高程)﹔磁器口站將於5月30日凌晨出現最高水位,較29日8時水位(165.47米)漲幅約5——6米,最高水位約170.5米——171.5米(黃海高程)。 重慶市水利局提請廣大市民朋友密切關注本輪漲水過程,留意有關部門發布的預警信息,服從沿江巡查人員管理,避免在漲水期間到江邊戲水游玩,確保人身安全。…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