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油氣田公司天然氣淨化總廠2023年度裝置大修“第一站”告捷

6月7日上午,西南油氣田公司天然氣淨化總廠(簡稱:總廠)安岳淨化公司第Ⅱ列淨化裝置順利進氣,一次性復產成功,標志著國內最大天然氣淨化廠裝置大修“第一站”提前9天告捷,增加產量5850萬立方米。
作為總廠最年輕的生產單位,安岳淨化公司於2019年12月全面投產,是國內首座按照國家Ⅰ類天然氣氣質標准建造的淨化廠,也是西南油氣田公司首個Ⅰ類天然氣氣質達標、尾氣排放速率最低、污水零外排的淨化工程,承擔高石梯—磨溪區塊天然氣產能發揮的主要任務,在工藝技術、安全管控等方面都處於業內領先地位。
率先攻堅 在項目管控上建立標准
5月14日,總廠2023年度裝置檢修“第一站”在安岳淨化公司啟動。為打贏這場舉全廠之力、集全廠之智的“開局之戰”,各路檢修隊伍,從四川、重慶等地奔赴檢修一線。
資料圖。西南油氣田公司天然氣淨化總廠供圖
2023年,總廠計劃對6個分廠共計13列裝置實施年度大修及臨停消缺工作。結合生產實際,總廠著力在“精、准、嚴、細”上下功夫,科學制定各裝置檢修時間、任務和方案,精准評估檢修項目及力量,精算每個項目和節點工期,形成高效聯動配合檢修機制,提升檢修工作效率,確保按時按質完成檢修,最大限度挖掘裝置運行潛力。
此次大修,安岳淨化公司克服時間緊、任務重、現場交叉作業多等難點,嚴格執行《天然氣處理廠檢修現場管理規范》和“兩個界面、三個過程、上鎖挂牌、步步確認”的現場檢修管理要求,推行“項目經理制”“項目區長制”“屬地負責制”“作業審核制”,確保大修作業現場管理規范、安全可控、環保至上。
經過24天的攻堅克難,參檢人員高效完成包括余壓發電、產品氣高效分離器、文丘裡塔錐管段更換等在內的全部檢修項目,為后期兄弟單位檢修爭取了寶貴時間,為總廠圓滿完成年度生產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率先嘗試 在技改技措上探索經驗
據悉,安岳淨化公司康索夫尾氣處理工藝是該工藝在國內天然氣淨化裝置首次運用,西南油氣田公司經過持續探索,最終於本次檢修成功實踐“常規克勞斯除硫工藝+引進的康索夫獨特鹼洗和濕式電除霧”方案,實現停產過程尾氣排放全時段達標,對全國同類型淨化廠環保檢修具有借鑒意義。
此外,公司還利用本次裝置大修,首次在油氣生產裝置放空火炬上更換一體化長明燈,有效降低火炬燃燒噪聲的同時,大幅降低燃料氣耗量。
安岳淨化公司經理何沿江表示:“經更換后的放空系統在正常生產期間能夠降低噪聲14分貝,全年節約燃料氣耗量24萬立方米,節約生產成本48萬元。”
率先創新 在受限空間裡把控風險
大修期間,安岳淨化公司積極探索,敢於創新,開創同類淨化廠檢修諸多“新做法”“新成果”“新經驗”,高效推動裝置安全環保優質檢修。
“本次大修期間,公司首次運用能量隔離七步法,針對盲板倒換較多的復雜情況,將盲板倒換工作全過程狀態公式,使能量隔離狀態一目了然,節省溝通時間,提升工作效率。”安岳淨化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
同時,大修過程中還首次運用手機APP實時監測作業空間氣體檢測儀數據,異常情況群發求救信號實現聯動救援,實現受限空間秒級預警及報警,並利用健康手環開展作業人員健康監測,實現作業人員心率、血氧等身體指標一目了然,提升了作業人員健康保障。
檢修現場。西南油氣田公司天然氣淨化總廠供圖
另一方面,安岳淨化公司還首次引入受限空間側向(豎向)救援系統,用於受限空間的水平或垂直進出防墜落保護以及解決受限空間內實施救援難度大、速度慢等問題,為及時開展后期救治工作爭取寶貴時間。
率先實踐 在黨建互聯中堅強引領
“公司緊緊圍繞‘轉觀念、勇擔當、新征程、創一流’主題教育活動,不斷探索黨建‘三基本’和‘三基工作’深度融合方式方法,扎實開展‘黨建+生產’‘黨建+檢修’‘黨建+安全’,不斷推動‘黨建+’活動走深走實。”該負責人提到。
大修現場,安岳淨化公司、QHSE監督站、長發公司三個單位黨組織採取深入推進學習研討、大修黨員結對攻堅、開展安全質量聯合監督等形式,實現攻堅項目互助、安全質量互抓、學習教育互動,高質量推進涵蓋工藝、設備、電氣、儀表四個專業共455個檢修項目的高質量高效率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安岳淨化公司還與地方管理機構開展聯合黨建共建,成立黨員聯合突擊隊,聯合突擊特種設備檢測作業。突擊隊員僅用12天時間優質完成整套裝置共20000米壓力管道檢測及全部特種設備檢測,較計劃提前了6天,高效推進裝置檢修進程,為提前開產及后續安全生產筑牢根基。
西南油氣田公司天然氣淨化總廠相關負責人表示:“總廠將把安岳淨化公司大修的典型做法推廣應用到其他檢修單位,安全優質高效完成年度大修工作,打造具有‘管理精良、團隊專一、技術過硬、隊伍優秀’的專業化檢修集體,成為天然氣淨化行業內的‘檢修名片’,為全面建設300億天然氣淨化基地匯聚內生動力,為西南油氣田公司實現400億跨越貢獻淨化力量。”(黎一民、范厚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