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數字檔案館在西南大學成立

“第一次用新的系統查詢,非常快,這麼多年的檔案幾分鐘就找到了!”6月8日,西南大學98級學生胡毅在該校檔案館調取自己二十多年前的在校信息時說道。當天,國家級數字檔案館在西南大學正式揭牌。
工作人員做好檔案的日常維護。蘭天攝
據該館相關負責人介紹,西南大學國家級數字檔案館收藏了學校1950年到現在的檔案資源和校史資料,包括歷屆學生的學籍檔案、畢業証、成績單等都放到了“雲端”。通過物聯網等信息技術手段,實現了檔案館內部智能化管理,並採用了物聯網設備、人臉識別認証、態勢感知等安全手段,確保檔案信息安全。通過檔案遠程預約系統,有需要的校友或市民無需再來現場,可以通過電腦或手機在西南大學檔案館網站提交預約申請,審核通過后,會採用郵寄等方式提供遠程服務,還有學籍檔案翻譯認証等特色服務。
工作人員為檔案做雷達定位。蘭天攝
據西南大學檔案館館長竇運來介紹,自2017年學校提出建設國家級數字檔案館的工作目標以來,一直以服務一流大學建設為目標,大力加強檔案館基礎設施、檔案資源建設、檔案系統功能建設、保障體系建設,注重服務績效,高質量推進學校國家級數字檔案館建設。2022年12月,國家檔案局正式批准西南大學檔案館為“國家級數字檔案館”。截至目前,該館已建成了“三網絡”(檔案局域網、校園網、互聯網)、“四平台”(數字資源採集與歸檔平台、數字檔案館綜合管理平台、公共服務遠程利用共享平台、檔案資源安全防護平台)、“四中心”(館藏檔案數字資源中心、校史文化數字資源中心、校友學籍數據中心、檔案數字資源備份中心)的數字檔案館工作體系﹔形成了檔案局域網數字檔案安全管理、檔案實體物聯化監管、檔案管理環境智能監控、檔案人員行為管控“四維一體”的檔案資源智能化安全管理模式﹔校園網傳統載體文件輔助歸檔、數字檔案資源實時採集、電子檔案在線接收“三源驅動”的館室一體化歸檔模式﹔互聯網的數字資源遠程利用等傳統檔案服務、學籍檔案翻譯認証等特色檔案服務、“校史之夜”主題活動等檔案校史文化服務“三向聚力”的公共服務新模式。(袁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