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教育高質量發展 大渡口區“發言人來了”

發布活動現場。主辦方供圖
6月15日,由重慶市政府新聞辦指導,大渡口區委宣傳部、區政府新聞辦、區教育委員會聯合主辦的“發言人來了”——大渡口區“加快建設教育強區 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發布活動舉行。
期間,大渡口區人民政府副區長龍曉梅,以及來自重慶市第三十七中學校、重慶市旅游學校、重慶市第九十五初級中學校、重慶市大渡口區實驗小學、重慶市大渡口幼兒園的5位“發言人”與群眾面對面,分享了幼兒教育、小學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職業教育各學段在辦學品質、辦學理念以及下一步辦學思路上的做法和想法,並現場回答群眾提問。
“我想問如何確保教育強區美好願景的有效實現?讓每個孩子在家門口能夠享受到更加優質的教育資源?”“如何落實國家‘雙減政策’?”“怎樣讓大渡口學子不出去就能享受到優質高中教育?”……市民群眾關心的教育問題,在現場都找到了答案。
大渡口區人民政府副區長龍曉梅介紹,近五年來,大渡口區總投資約46億元,先后啟動新建、改擴建學校18所,目前已建成、在建學校10所,新增中小學學位15600余個,確保了優質學位的供應。同時,為了滿足老百姓家門口就有優質學校讀的訴求,在基礎教育階段,該區採取集團化辦學的模式,通過構建“共享、共建、共生、共發展”行動願景,採取合作一體化、統整幫扶、輻射引領等集團化辦學模式,實現教育資源的統籌與共享、教師隊伍的合作與共進、學生素養的成長與發展,讓大家能夠上好學。
“不僅要上學,更重要的是要上好學。”據她介紹,大渡口區引進市內優質學校到區辦學,比如計劃明年開辦的西大附中正在加快建設中,加強了巴蜀中學和三十七中的深度合作,通過借鑒好的資源、好的辦學方式,助力大渡口區整體辦學品質提升。
近年來,大渡口區聚焦群眾關注的“入園難、入園貴、入園不放心”等問題,緊緊圍繞重普惠、增供給、嚴監管、提質量的工作目標,持續推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發展。
重慶市大渡口幼兒園黨總支書記賴天利介紹,該區持續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供給,加快推進集團化辦園,提高區域幼兒園整體辦園水平。目前,全區有公辦園18所(園點39個),民辦園56所,其中普惠園共48所,全區普惠率93.7%,公辦普惠園幼兒佔比55.4%。
作為重慶市首批示范初中,重慶市第九十五初級中學校校長楊毅表示,學校將以五育並舉為抓手,從“德、智、體、美、勞”五個方面來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動初中教育高質量發展。學校狠抓教學“六認真”,加強教育科研,確保學生學得實效,同時持續打造體育特色項目,包括射箭、武術、足球、羽毛球、籃球等,學生體育中考滿分率接近80%。
當前,國家現在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培養技能型人才,中職學校學生畢業后的發展方向有哪些?據重慶市旅游學校校長趙斗祿介紹,畢業后既可就業,也可升學,“我們的畢業生供不應求,就業率一直保持100%,還有很多畢業生成功創業”。此外,通過3+2模式升學獲專科文憑,參加職教高考上本科都可以,“技能成才,匠心筑夢”的道路也是非常寬廣的。(黃亞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川渝共建 嘉陵江利澤航運樞紐工程船閘通航
- 人民網重慶4月29日電 (陳琦、劉敏) “嘉陵江利澤航運樞紐工程船閘正式通航,首台機組發電!”4月29日,重慶市交通運輸委員會和四川省交通運輸廳聯合舉行嘉陵江利澤航運樞紐工程正式通航暨首台機組發電活動,標志著川渝合作共建長江上游航運中心的首個航運樞紐開始進入運行階段。該航運樞紐工程船閘通航對促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水運大通道建設和交通物流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