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教育>>教育資訊

《“新智慧美育”系統構建與融合實踐共同體實施方案》論証會舉行

2023年06月20日19:39 |
小字號

面對當今教育數字化轉型的挑戰,國家對美育工作的要求,以及破解學校傳統美育問題的需要,如何借助數字化技術增強美育育人成效?“新智慧美育”系統的構建提供了新的解決思路。

6月20日,西部(重慶)科學城成功立項的教育部2022年度教育信息化教學應用實踐共同體項目《“新智慧美育”系統構建與融合實踐共同體實施方案》論証會在重慶高新區舉行。

會議設置了主會場1個、分會場52個,面向全國直播,線上線下共千余人參會,觀看直播人數約萬余人。

會議現場。唐文蕤攝

智慧賦能

構建“五全三化”的美育體系

所謂“新智慧美育”,即一個全新的美育生態系統,是人的智慧化、技術的智能化、生態的協同化高度統一。人的智慧化指美育場景中的管理者、教師、學生、家長、社會人士等教育參與者,運用教育智慧,賦能自身和他人智慧生長,提升審美境界,進行美的創造﹔技術的智能化指應用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信息技術,賦能教與學的變革﹔生態的協同化就是美育涉及的人、技術、環境等全要素高度協同,構建美育新生態,賦能美育大發展。

會上,重慶高新區公共服務工委委員、教育事務中心副主任劉小紅就共同體項目實施從背景與目標、思路與方法、項目內容、主要任務等八個方面展開匯報。

劉小紅介紹,該項目基於教育數字化,聚焦美育薄弱環節,以全媒體推進“線上線下”虛實融合的美育教學方式變革﹔打破美育學段割裂,推進“大中小幼”全學段縱向融合﹔聯通美育課程資源孤島,推進“四級課程”全課程立體融合﹔打破美育場域分割,推進“小中大課堂”全場域多維融合﹔建立一體化美育研訓機制,推進“備教學評研”全過程深度融合,實現人的主體智慧化、載體智能化、共同體協同化,構建“五全三化”的美育體系。

預計到2024年,通過項目的有效實施,形成一批成熟的、可借鑒、可推廣的信息化美育教學方法、教學組織形式和典型案例﹔區域師生審美和人文素養明顯提升,區域美育協同機制更加完善﹔實現高質量的大中小幼縱向貫通、雙城經濟圈橫向融合、校家社有機共育的“新智慧美育”新生態﹔形成“時時皆美育、處處皆美育、人人皆美育”的新局面﹔打造全國“智慧+美育”新高地。

全域支持

打造重慶教育新名片

“重慶高新區與四川美術學院、四川音樂學院等3所高校及16所中小學幼兒園,聯合申報‘新智慧美育’系統構建與融合實踐共同體研究,具有十分重大的現實價值和長遠意義,將為重慶教育發展和雙城經濟圈建設注入新動能、凝聚新經驗、提供新樣本。”重慶市教委科技處副處長楊德剛表示。

重慶高新區公共服務局是該項目的牽頭單位。會上,重慶高新區公共服務工委書記、公共服務局局長周文楊介紹,重慶高新區始終堅持教育先行發展、超常規發展,將教育作為科學城發展的“金名片、軟實力、第一營商環境”來抓。圍繞“科創高新·智慧教育”發展理念,重慶高新區搶抓教育數字變革機遇,運用前沿信息技術,重構重塑美育新內涵、新場景、新內容、新方式,大力實行“新智慧美育”教育,助推“西部教育高地引領區、教育創新發展先行區、全國智慧教育示范區”為內涵的“西部基礎教育特區”建設。

周文楊表示,接下來,將針對專家組所反饋的意見和建議全面優化實施方案﹔各成員單位繼續系統構建、融合思維,共同推動項目走深走實﹔全面總結發展經驗,構建起美育教學應用實踐數字化長效機制。

繪畫卷

成員單位有序推進實踐

面對“新智慧美育”的藍圖願景,項目成員單位代表四川美術學院藝術教育學院院長王天祥和重慶市第一實驗中學校黨總支書記周鵲虹分別介紹了本單位的具體實施方案。

王天祥稱,四川美術學院將聚合數字化美育教育資源平台,加強新智慧美育培養體系建設,塑造區域美育教育品牌,優化共同體運行機制,為“新智慧美育共同體”建設發揮學術引領、實踐探索、協同實踐的作用與擔當。

“重慶市第一實驗中學校非常注重美育教育,將努力推進新智慧美育共同體項目的落地落實。”周鵲虹談到,目前學校已承辦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新智慧美育共同體建設啟動儀式、“一帶一路”藝術互鑒與美育共建計劃研學活動等大型美育活動。(晏紅霞)

(責編:蓋純、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