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陽縣人民醫院:深化學科建設 助推醫院高質量發展

學科建設是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核心,也是實現患者看好病的重要保障。近年來,雲陽縣人民醫院始終堅持以學科建設為引擎打造核心競爭力,以爭創渝東北地區學科發展制高點為目標,通過制定學科建設科學發展規劃,提升醫療服務能力,讓居民少跑路、少花錢、看好病。
5月,重慶市衛生健康委官網公布了2023年重慶市市級臨床重點專科項目名單,在培育項目一欄中,雲陽縣人民醫院的風濕免疫科、泌尿外科、消化內科、臨床護理四個科室申報成功,自此,該院擁有了17個市級重點特色專科。
為患者實施介入治療。雲陽縣人民醫院供圖
學科建設百花齊放 醫療服務輻射周邊
想要不斷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學科建設必不可少。建設臨床重點專科群,以學科建設帶動診療能力和水平提升,是一條“必經之路”。其中,雲陽縣人民醫院的心血管內科和骨科經過飛速發展,如今已成為該院品牌學科。
心血管內科主任李倫表示,自2013年獨立成科以來,科室已成為市級臨床重點專科、醫療特色專科以及區域醫學重點學科,能夠開展各類心血管疾病的治療技術,尤其是介入治療,在全市同級醫院實現領跑領先,醫療技術整體水平位居全市同級醫院前列,目前已基本實現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各類治療需求,實現患者家門口就醫。
骨科主任劉特介紹,2012年,骨科申報成為醫療特色專科,2018年又申報成為市級臨床重點專科。近五年來,為了解決雲陽縣患病群眾的就醫需求,科室開展了四、五十項新技術,如“脊柱前后路手術”“椎間孔鏡微創椎間盤摘除術”,明年還將引進骨科機器人,朝著精准微創化、舒適引領、智能醫療方向發展。
雲陽縣人民醫院副院長倪明表示,學科建設是醫院“十四五”規劃的重中之重,因為強大的學科是立院之基,是醫院品牌地位和群眾信賴的基礎,還是醫院醫療質量、業務管理的基本抓手,所以在醫院的長期發展戰略中,必定是將學科建設放在第一位。如今,除了17個市級重點特色專科外,醫院還擁有2個區域醫學重點學科、3個縣級重點專科,學科建設數量在渝東北地區名列前茅,醫療服務范圍已輻射至巫溪、奉節等周邊地區,為廣大患者提供了優質、便捷、高效醫療服務。
引育並舉打造學科建設“人才林”
學科要發展,人才是關鍵。
“學科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醫療、教學、科研、人才隊伍建設。”倪明表示,學科建設要堅持人才為先,醫院通過實施“人才強院”戰略,加強隊伍建設,完善人才開發、實用和評價體系,優化高端人才引進和程序,堅持外引內育相結合,著力建設適應醫院高質量發展的人才隊伍。
通過人才培養與人才引進,近年來雲陽縣人民醫院在人才培養方面已經初見成效。目前,醫院擁有正高25名、副高158名,博士1名,碩士研究生44名,國家級學會委員9個,市級醫學會委員171個,“重慶市區縣醫學頭雁人才”3名,“重慶區縣醫衛學術技術帶頭人”稱號9名,榮獲“重慶好醫生”稱號1名,雲陽名(中)醫15名。
借助優質醫療人才的才智,醫院的診療技術得到快速發展,聚焦“精准、微創、舒適、安全”的醫學發展方向,不斷開拓創新,在縣域內率先獨立成功開展“血管內超聲(IVUS)技術”“脊柱前后路手術”“腔鏡下甲狀腺癌根治術”“冠狀動脈內血栓抽吸術”“冠狀動脈旋磨術”“顱內動脈夾閉術”“顱內動脈血栓抽吸取栓術”“經食道超聲心動圖”等具有國內、市內先進水平的新技術和新項目數百項。血管內超聲(IVUS)技術、光學相干斷層成像技術(OCT)、椎間孔鏡微創椎間盤摘除術等一大批技術在渝東北乃至市內處於先進水平。
為患者開展骨科治療。雲陽縣人民醫院供圖
明確學科建設目標 提升專科服務能力
“醫院黨委十分重視學科建設,因此在學科建設方面我們的目標是十分明確的。”倪明說。
據介紹,在學科建設中,雲陽縣人民醫院充分發展傳統優勢學科,有計劃地發展有潛力的學科,逐步使之建設成為縣級、市級和今后的國家級重點專科或重點學科,形成整體推進,重點突破的格局,使醫院整體臨床專科服務能力水平在“十四五”中進入渝東北甚至全市區縣先進行列,爭取與市級優秀三級綜合醫院水平接軌。
具體思路則是以學科品牌為引領,挖掘學科建設深度﹔以技術品牌為引擎,加大學科建設力度﹔以服務品牌為關鍵,拓展學科建設廣度﹔以人才品牌為支撐,延伸學科建設遠度﹔以文化品牌為靈魂,積累學科建設厚度﹔以患者就醫體驗為中心,提升學科建設高度與溫度。
“通過醫院黨委的領導,以及全院上下的努力,我們的專科服務能力得到了極大提升。”倪明以疑難重症基本標准達標率和疑難重症推薦標准達標率為例,醫院在這兩項上分別取得97.30%以及92.31%的達標率,“實施的方法很簡單,就是按照縣級醫院服務能力和國家三級醫院綜合服務能力,對照其中指標來建設。”
如今,雲陽縣人民醫院依托現有市級臨床重點專科,已建設有一批高質量、有特色的優勢學科群。下一步,醫院將持續深化內涵建設,整合資源,拓展區域,打造院前院內急危重症救治管理體系,不斷提升患者就醫感受。(劉林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