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話數字出版、數字傳播 第十七屆全國網絡編輯年會舉行

7月1日,第17屆全國網絡編輯年會暨2023年新時代數字出版與新媒體傳播(巴山)論壇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200余位專家齊聚重慶,聚焦新時代數字出版、網絡編輯、數字傳播的理論和實踐創新,展開專業探討,以期推動高校出版學科建設,助力數字出版行業與高校人才培養聯合發展。
開幕式現場。辛飛攝
本次會議由中國編輯學會、重慶師范大學主辦,中國編輯學會電子網絡編輯專業委員會、重慶新聞學院、重慶師范大學新聞與傳媒學院、重慶市版權研究基地聯合承辦。據悉,全國網絡編輯年會自2003年以來,已先后在武漢、洛陽、上海、北京等城市舉辦16屆,參加會議的嘉賓累計近三千人。
開幕式上,重慶師范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孟小軍表示,加強出版領域學術研究、提升數字出版人才培養質量、助推數字出版可持續發展,既是重塑出版教育生態格局的實踐課題,也是時代賦予新媒體傳播和編輯出版的使命,希望與會嘉賓圍繞主題暢所欲言,為新時代數字出版與新媒體傳播提供更多真知灼見。
重慶師范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孟小軍致歡迎辭。謝聰攝
中國編輯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喬還田談到,網絡編輯年會一直是我國數字化編輯出版、新聞傳播和文化管理領域的重要研討和交流平台,本屆網絡編輯年會為全體與會代表結合專業背景學習黨的出版理論與實踐,探討新媒體環境下的出版理論實踐,交流新時代背景下出版強國與文化強國的建設路徑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本次會議在推進新聞傳播行業、出版學科高質量發展和產學研深度融合方面意義深遠。”重慶出版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編輯,中國編輯學會副會長陳興蕪說,作為扎根本土的出版集團,希望借助本次會議加強與學界、高校的溝通交流,在出版學科體系建設、協同育人、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方面協同合作,為重慶社會經濟發展和出版人才培養作出更大貢獻。
作為參會的業界代表,北京北大方正電子有限公司已與全國300多所高校進行“產學研”實踐,在課程體系、專業學科競賽、專業實驗室建設等方面進行積極合作,並取得了豐富的成果。該公司副總裁、電子網絡編輯專委會常務理事劉長明介紹:“我們的宗旨和出發點是希望智能媒體、智能出版技術等前沿技術融入到高校新聞傳播、編輯出版、數字出版等專業教學實踐中。”
會上,北京印刷學院副校長王關義、中國人民大學新聞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新媒體研究所所長匡文波、復旦大學全球傳播全媒體研究院研究員姜華等9位嘉賓,圍繞會議主題分別作了題為《構建中國特色出版學科體系的思考》《AI給傳媒業帶來的影響研究》《從辛棄疾到 GPT:人工智能對人類知識生產格局的重塑及其效應》的主旨報告,分享數字出版、新媒體傳播、出版人才培養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為數字出版產業發展和人才培養體系建設等提供了新視角與新思路。
下午,年會分別開展“新時代學術期刊主編(編輯)圓桌論壇”“中國式出版現代化與出版數字化”“出版史與新時代出版人才培養”“出版國際化與出版強國建設”“數字版權與融合傳播”等11個分論壇。
“方正高校融媒雲”入駐高校授牌儀式。辛飛攝
本次會議還舉行了“方正高校融媒雲”入駐高校授牌暨合作簽約儀式和第六屆全國大學生網絡編輯創新大賽初賽啟動儀式。北京北大方正電子有限公司為重慶師范大學、雲南大學、貴州大學、西南大學、重慶人文科技學院五所高校試點單位授牌,並與西南大學出版社簽訂數字化轉型戰略合作協議,以更好推進產教融合和產學合作。(晏紅霞、冉鑫杰、謝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