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健康>>醫視界

“重慶好醫生”左新:“方寸”之中治好病 “管窺”之間“醫好心”

2023年07月10日11:28 |
小字號

日前,重慶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公布“重慶好醫生、重慶好護士”2023年第一季度人物名單,重慶市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附屬第一醫院(市六院 市職防院)消化科副主任醫師左新獲評“重慶好醫生”。從醫十三載,在醫學這條道路上,她始終以仁愛之心堅守醫者情懷,幫助患者恢復健康,重回生活軌道。

左新(右一)與同事查看患者病情。劉林杰攝

年少立志行醫 投身科室打開消化新“鏡”界

自高中起,左新就立志要成為一名醫生,希望能夠救死扶傷、治病救人,所以一直努力學習,長大后才發現原來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醫生,需要付出更多的艱辛和磨礪。

2017年,左新從重慶醫科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后,她對消化內科及消化內鏡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后來到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附屬第一醫院成為了一名消化內科醫生,在內鏡所展示出來的“方寸”世界中應用所學為患者開展診療。為了多學多看內鏡技術,2019年她在復旦大學中山醫院內鏡中心進修學習期間,在內鏡室一站就是一整天,反復揣摩老師手術方法,回院后順利開展了內鏡下黏膜切除術、超聲內鏡等技術,逐漸成為科室消化內鏡的行家裡手,用內鏡微創對消化道早癌早診早治,避免患者進行外科手術帶來的痛苦,挽救患者生命。

學醫的道路並非坦途,但越是艱難,越是激勵著左新內心的熱情。

“為患者擺脫病痛的那一刻,是我幸福的時候,再苦再累都值得!”左新說。

左新(右一)正在為患者進行內鏡診療。重慶市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附屬第一醫院供圖

“眼裡看的是病,心裡想的是人”

“人在困難的時候最渴望得到他人的幫助,對身患重病的人來說更是如此。”一手持內鏡管,一手持內窺鏡,動作翻轉間,患者的健康隱患被左新祛除。從醫多年,左新致力於讓醫療變得更有溫度,讓人文醫學的溫度成為處方的一部分,做一名讓患者感到溫暖的醫生。

2020年,左新接診了一位因疼痛、進食困難的50歲結腸癌伴肝轉移患者。由於疾病的折磨,患者精神萎靡,極度消瘦。

“看到她的時候,我的第一想法就是‘我能為她做什麼?’”出於醫生的本能和素養,左新選擇讓患者直面病情。經過藥物治療以及心理關懷,患者的臉上終於出現了笑容。

對於消化道惡性腫瘤,早發現早治療是關鍵,面對晚期腫瘤患者的無助,左新更加堅定了自己要致力於消化道病學以及消化內鏡的鑽研,去發現消化道早癌以及內鏡下病變的治愈性切除,從而挽救更多的生命。

醫術是根,醫德是本。作為醫生,左新認為除了要有良好的醫術,還要有奉獻精神,“要有善良的心、要懷抱一顆有溫度的心,傾聽、交流、守護,用同理心去感受患者的痛苦和需要的幫助,這樣才能把溫度傳遞給患者,治病暖人心。”

左新為奉節縣居民提供健康義診服務。重慶市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附屬第一醫院供圖

深入偏遠地區 瞄准基層醫療需求“靶心”

2021年6月,左新積極響應醫院黨委“擔使命、赴基層”的號召,自願申請到基層和艱苦邊遠地區,應用所學的醫療技術為基層人民提供醫療衛生服務。

輾轉5個小時,左新來到了奉節縣中醫院。

人員不足、新技術開展滯后……雖然面臨著諸多問題,但是在領導、同事的熱情幫助下,左新很快就適應了新的環境。

在條件十分有限的情況下,她拿出“事不避難”的勁頭。在奉節縣中醫院領導的指導下,2021年左新幫助醫院消化內科獨立成科,並被聘任為科室副主任。在這裡,她幫助科室規劃學科建設發展、人才梯隊培養,對科室的布局、結構等多方面進行精准幫扶。

在奉節縣中醫院工作的一年當中,左新結合當地實際,完成了門診診療1208人次,住院病人查房診療597人次,危重病人搶救26人次,開展胃腸鏡檢查及手術728人次、新技術新項目4項,並且幫助醫院實現了首例“胃鏡下胃黏膜切除術”以及科室首例“腸鏡”檢查。

一例例新技術的開展,意味著越來越多的患者“足不出縣”,便能享受到優質的醫療服務,此外,左新還下到鄉村,為當地村民提供健康宣教、檢查病情、解答疑難問題。

通過一系列幫扶,科室的醫療服務能力得到明顯提高,患者就醫“省心”“放心”更“暖心”。

“家屬的信任、患者的康復便是我們每一位醫生莫大的慰藉。”左新說。

目前,左新已回到了重慶市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附屬第一醫院。回顧這段過往,她對自己的醫者生涯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她表示將繼續懷揣著醫者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竭盡全力救治患者,把做一名合格的醫生作為畢生的追求,做一名讓患者感到溫暖的醫生。(劉林杰)

(責編:陳易、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