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教育>>教育資訊

重慶第二師范學院在黔江區開展系列“三下鄉”實踐活動

2023年07月12日13:25 |
小字號

7月6日至9日,重慶第二師范學院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三下鄉”民族團結實踐團走進重慶市黔江區白石鎮“社會課堂”,上好實踐“必修課”。

踏實地,傾聽百姓聲音

為真正做到“在社會實踐中長才干、受教育、做貢獻”,實踐團深入走訪白石鎮鞍山村的數位農戶家中,與當地村民進行友好地交流,了解少數民族農戶們在生活方面所面臨的實際需求和困難。

實踐團與村民交流。重慶第二師范學院供圖

實踐團與村民交流。重慶第二師范學院供圖

“奶奶,您是剛剛去摘桃回來嗎?平常您家的桃子主要是通過什麼渠道去銷售呢?”在走訪路上偶遇到一位老奶奶,實踐團成員們抓住機會,認真地向老人詢問有關情況,並及時做好記錄。一路上,實踐團堅持以親身調查研究為手段,深入少數民族群體、深入村委會基層干部,在田間地頭聽取民聲,從交流中發現問題,對當地的發展難題有了進一步了解。

進基地,取產業興農之經

為探尋白石鎮脫貧之秘訣,取產業振興農村之金經。實踐團在白石鎮鞍山村第一駐村書記朱家明的帶領下,先后參觀黔江化肥減量技術——油菜青還田種植水稻新型肥料應用核心示范區、重慶市黔江區八八八農機專業合作社、黔江區“互聯網+”社會扶貧基地、“光伏電站+養牛場一體化項目”養殖基地、桑蠶養殖場……

實踐團成員向農戶學習水稻種植技術。重慶第二師范學院供圖

實踐團成員向農戶學習水稻種植技術。重慶第二師范學院供圖

在這些基地中,實踐團從一幅幅美麗鄉村的畫卷、一幕幕山清水秀的景象、一張張豐收喜悅的笑臉、一組組經濟發展的數據中,看到了渝東南大山深處一群追夢的人們為實現美好生活而努力奮斗、上下一心、攻堅克難的脫貧精神,感受到了黔江人民身上的一股“牛勁”。鞍山村村民憑借這股“牛勁”,走出了一條養牛致富的“牛路”。

鑄團結,理論飛入百姓家

在對鞍山村的現實情況有了更為清晰准確地認識后,實踐團成員積極發揮各自的專業特長,在座談會現場通過電商故事理論宣講,借助“第一書記”黃文秀帶領村民成功致富的案例,用朴實無華的家常話、大白話,向農戶們宣講電商知識,提高電商素養,並傳授基本使用方法,提高電商技能。

實踐團進行宣講。重慶第二師范學院供圖

實踐團進行宣講。重慶第二師范學院供圖

“近些年路也修好了,自己種的桃子也方便坐車到集市上去賣﹔農忙時突然下雨,村干部也會過來幫我﹔現在都不用去外地打工,家門口就可以就業”,黔江區白石鎮鞍山村的一位回族村民說到。

搭平台,助力血桃出深山

“歡迎來到直播間,這裡是黔江區白石鎮鳳山村,我們正在200畝血桃果園裡直播。天上有蟠桃,地上有血桃,一顆桃子出深山,隻為討得你喜歡。大家小心心點起來……”,這是實踐團在直播時的場景。他們以鳳山村血桃果園為直播“舞台”,用通俗有趣的語言向網友介紹血桃的特色與美味,以專業所學助力鄉村振興。

短短2個小時,直播就吸引了一大批網友、村民下單採購,線上線下銷售額破萬元,獲贊數達到約5萬。實踐團成員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做足“桃文章”,做活“桃經濟”,進一步拓寬了農民致富的渠道,助力鄉村振興。

實踐團在血桃基地開展直播助農活動。重慶第二師范學院供圖

實踐團在血桃基地開展直播助農活動。重慶第二師范學院供圖

建店鋪,千裡解鄉愁

實踐團與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電子商務專業同學攜手以“助興白石,發展民族經濟”為主題,開設淘寶店鋪“白石農鄉”,上架黔江區特色農產品,以青春智慧賦鄉村振興之能,拓寬了農產品的銷售渠道,幫助農戶搭上“互聯網+”賽道的“快車”,打通鄉村振興“最后一公裡”。

“我自己也是一名黔江人。在網絡還未發展的年代,村裡的農民總為如何銷售出地方特色產品而發愁。現如今,網絡越來越發達,人們的生活也變得越來越好。當我想念家鄉的特產時,隻需要逛逛淘寶店鋪點擊下單即可”,實踐團成員2022級供應鏈管理班的孟芙蓉說道。

實踐團負責人表示,經管學子將持續以青春智慧拓農特產品銷售之路、助農戶通電商之快車、賦鄉村振興之能,發揮專業優勢全力以赴助力鄉村振興,上好實踐“必修課”。(重慶第二師范學院)

(責編:黃凌、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