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電力高等專科學校蘇淵:下沉一線強擔當 工匠精神促振興

2021年5月至2023年6月對於蘇淵來說是難忘的兩年。這兩年,他被重慶電力高等專科學校選派至墊江縣硯台鎮太安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兼工作隊隊長。他下沉鄉村振興一線,同工作隊隊員吃在村、住在村、干在村,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將“工匠精神”詮釋在鄉村土地上。
打造“五有五助、椒香太安”黨建特色品牌
農村基層黨組織作為黨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黨員作為各階層的先進分子,在鄉村振興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為村民發放生活物資。重慶電力高等專科學校供圖
初入太安村,蘇淵提出線上學習方式,解決了支部老齡黨員多、年輕黨員外出務工的問題,確保流動黨員“離鄉不離黨,流動不失學”。之后,他帶領工作隊創新思路,開展“五有五助、椒香太安”黨建特色品牌創建活動。組建了“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5個振興小組,分別助力產業興旺、人才強村、文化鑄魂、生態宜居、組織振興,集合多方力量把太安村特色優勢產業做大做強。同時,他帶領支部實施“五幫五帶”黨員積分管理,保証黨建品牌創建效果,激發支部黨員積極性、主動性,促使太安村的鄉村振興工作不斷深入。
走訪近千戶村民推進“光伏➕農業”項目
太安村是重慶市級脫貧村,防返貧動態監測的工作是“重頭戲”。蘇淵帶領工作隊緊盯社會保障、產業幫扶等政策落實情況,常態化開展入戶排查工作。兩年來,他走訪了近千戶村民,對住房安全、穩崗就業等問題及時採取措施予以整改,堅決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
農光互補項目現場。重慶電力高等專科學校供圖
如何幫助太安村村民增收?蘇淵想到了發展集體經濟。花椒是太安村集體經濟的主要來源,較為單一。於是,他提出了建設“光伏+農業”項目,以實現土地立體化增值利用,為脫貧戶提供了多個長期公益崗位,幫助脫貧戶在家門口務工增收,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提供了強勁的產業支撐。每年可為村集體經濟增收十余萬元,光伏板下種植中藥材黃精,每年還可為村集體經濟增收數萬元。
強化三方聯接當好老百姓的致富帶頭人
作為學校譚世海市級首席技能大師工作室專家團隊成員,蘇淵積極發揚“工匠精神”。面對光伏組件連接器的固定問題,他利用組件邊緣的安裝孔對連接器進行固定,並採用套管保護解決防水問題﹔面對逆變器出口交流電壓出現異常升高的現象,他修改了並網技術方案。他還組織大師工作室的專家為村民送知識、送技能,開展電工技能培訓,增強村民的務工就業能力。
作為學校電力工程學院副院長,蘇淵不斷加深學校與鄉村的聯結。他邀請學校專家到太安村開展理論宣講,積極推動重慶電力高等專科學校馬克思主義學院與太安村共建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基地,為思政課教學提供廣闊的實踐載體和體驗平台。他組織青年學子到太安村開展“三下鄉”志願服務活動,為太安村拍攝宣傳片、制作短視頻,宣傳太安村美麗形象﹔開展國家惠農政策宣講、人居環境志願清掃、文藝表演下鄉等實踐活動,助力鄉村振興。他還聯系學校為太安村捐贈了價值近萬元的健身器材,為村民開展群眾性體育健身活動提供便利條件……
蘇淵表示,在以后的日子裡,仍然會奔赴在鄉村振興道路上,讓鄉村產業發展勢頭良好、鄉村建設扎實推進、鄉村治理效能不斷提升,當好老百姓的致富帶頭人。(葉澤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