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進入蛇傷高發季 規避蛇風險 關鍵在於保持距離

進入夏日,不僅重慶,全國各地的蛇傷新聞事件都多起來。以重慶市急救醫療中心急診科為例,6月第一周他們就接診了18名蛇傷患者,截至6月28日,急診科最多一天有9名蛇傷患者入院治療,而往年急診科收治的毒蛇咬傷患者最高曾達900多例。怎麼避免在路上和蛇狹路相逢?被蛇咬傷了到底該怎麼辦?
中心城區最常見的毒蛇是“烙鐵頭”
重慶常見的蛇類約有20種,如王錦蛇、玉斑錦蛇、黑眉錦蛇、烏梢蛇、虎斑頸槽蛇等,這些蛇大多數是無毒或微毒蛇。而常見的毒蛇包括原矛頭蝮(烙鐵頭)和竹葉青等,其中烙鐵頭是重慶中心城區最常見的毒蛇。烙鐵頭是蝰科原矛頭蝮屬的一種毒蛇,因長著一個形如烙鐵的三角形蛇頭而得名。被烙鐵頭咬傷,患者會出現肢體大面積皮下出血、腫脹和疼痛。今年3月沙坪壩的楊先生家客廳就進了一條。
烙鐵頭喜歡棲息在山區、丘陵地帶,除了捕食小型哺乳動物、鳥類和蛙類等,雞和魚也在烙鐵頭的“菜單”上,因此重慶市民夏季尤其要注意灌木叢、竹林、草叢、水塘邊、雞舍等地,甚至臨近的垃圾堆都可能出現烙鐵頭的身影。
被蛇咬傷立刻就醫注射抗蛇毒血清
被蛇咬傷到底怎麼做最科學?專家建議做到以下3點:
1.迅速脫離危險區,讓隨行的伙伴送往醫院或撥打120尋求專業救助﹔
2.如果條件允許,盡量記住一些蛇的特征或用手機拍下蛇的樣子,方便后期醫生判斷蛇的種類,選擇對應的抗蛇毒血清;
3.等待救援時不要跑動,傷肢要限制活動,以免加速毒液擴散﹔有條件可用流動水沖洗傷口,洗去周圍黏附的毒液﹔去除首飾、手表等,避免后期肢體腫脹后難以取出,影響肢體供血。
規避蛇風險關鍵在於保持距離
據2023年5月發布的《全國蛇咬傷流行病白皮書》,我國每年有數十萬人受到蛇咬傷影響。就現有數據來看,我國蛇傷患者死亡率和致殘率較高,遺留后遺症的佔比55.47%,其中殘疾(截肢)的佔比35.18%。那麼,我們該如何規避蛇傷風險呢?
1.盡量少去蛇出沒的地帶,如草叢、灌木和樹林等,戶外活動時穿長衣長褲和硬質高幫鞋,減少皮膚裸露面積﹔
2.在叢林或草叢行進時,使用木棍等物體開道﹔定期修剪房屋周圍的雜草,不給蛇藏身之處﹔
3.遇到蛇不要驚擾它,盡量不要振動地面,安靜地繞道而行﹔
4.路遇“不動”的蛇千萬別抓,蛇一般不主動攻擊人,大多數被蛇咬傷者都是抓蛇或打擾蛇所致。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