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醫藥高專附一院開展急救知識培訓和應急演練活動

“休克停止呼吸要怎麼搶救?觸電之后的急救措施有哪些?”為了預防施工人員在建筑工地受到傷害或出現意外時能夠及時自救、互救,有效減輕傷者的痛苦甚至挽救傷者生命,近日,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附屬第一醫院(市六院 市職防院)衛生學評價科一部職業健康管家服務團隊、科教科和重症醫學科在重慶建工住宅有限公司第二工程項目部開展了以“把握黃金時刻,點亮心希望”為主題的急救知識培訓和應急演練活動。
活動現場。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附屬第一醫院供圖
此次培訓分為四個環節:理論授課、現場演示、實操考核、應急演練。培訓開始,由主治醫師王欣詳細講解心肺復蘇緊急救護的基本原則、方法與步驟,通過手部姿勢以及朗朗上口的口訣,讓勞動者對心肺復蘇的全過程有基礎的了解。
在理論授課的同時,急救培訓老師姜莉和張立結合理論授課的內容現場進行示范性操作,通過對“模擬人”實施心臟復蘇搶救操作進行了演示,包括判斷是否喪失意識、有無自主呼吸、有無脈搏,進行胸外心臟按壓、清理口腔異物、開放氣道、人工呼吸等操作要領的示范。
活動現場。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附屬第一醫院供圖
為了保証培訓質量,提高實踐操作水平,現場演示后,勞動者自行組成三隊,依次進行心肺復蘇模擬操作實踐。期間培訓老師現場指導並講解知識要點,進一步規范操作步驟和手法。勞動者認真聽取老師指導,並不時用手機進行視頻錄像。
“這些知識很實用,用視頻記錄下來,回去還可以反復學習,要牢牢記住這些應急技能知識。”一名施工員說。
活動現場。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附屬第一醫院供圖
最后,現場還開展了觸電事故應急演練。現場人員發現事件后及時報告給救援總指揮,並說明事故發生的地點及原因。救援總指揮接到險情后,立即啟動應急救援預案,並通知急救人員立即趕到現場進行救援,救援小組分為醫療救護組、事故處置組后勤保障組、疏散警戒組、事故調查組。整個演練過程人員到位快速、安排有序,操作程序得當。
通過此次培訓,不僅提高了建筑工人的安全意識和急救意識,更提高了建筑工人面對突發的意外情況的應急自救互救的能力,為施工工地安全施工和一線建筑工人的生命安全健康增添了保障。
據悉,心肺復蘇術是對心跳、呼吸驟停者進行心臟按壓和人工呼吸,形成暫時的人工循環與呼吸,以期達到心臟自主循環、自主呼吸和意識恢復的挽救生命的技術手段。復蘇進行越早,存活率越高。心肺復蘇黃金時間是4-6分鐘!4分鐘內復蘇有一半人被救活,4-6分鐘開始,10%可救活,>6分鐘存活率僅4%,10分鐘以上再搶救,幾乎無一存活。
如何進行心肺復蘇?
1.確定周圍環境是否安全﹔
2.判斷患者是否有意識。輕輕拍打患者,並在患者耳邊進行呼喚,評估患者有無意識﹔
3.判斷呼吸。看患者胸廓是否有起伏,鼻翼是否有煽動判斷5秒﹔
4.判斷有無頸動脈搏動。用右手食指、中指從氣管正中旁開兩指,於胸鎖乳突肌前緣凹陷處確認有無搏動﹔
5.胸外心臟按壓和人工呼吸交替進行。首先胸外按壓部位在兩乳頭連線中點,胸骨中下1/3交界處,用手掌根部緊貼病人胸部,兩手重疊,五指相扣,手指翹起,肘關節伸直,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壓30次,再2次行人工呼吸,接著再行30次胸外心臟按壓……交替進行。期間等待專業急救人員趕到或病人心跳、呼吸恢復。(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附屬第一醫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