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政務>>動態

助推產業工人成長成才 重慶市交通建設工會建立四級聯動機制

2023年08月03日13:04 |
小字號

為深入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重慶市交通建設工會黨支部在調動工匠學院作用發揮上做實功,在帶動企業和一線產業工人技能提升上謀實策。今年7月21日至31日,重慶市交通建設工會分2批次,在重慶公共運輸職業學院、重慶建筑技師學院對248名來自全市建筑、交通行業職工開展了首批產業工人(含農民工)素質和技能提升專項活動。

本次提升活動中,42名建筑工人取得了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行業技能人員職業培訓合格証(中級),190名交通從業人員取得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保局的汽車維修工高級工、高級技師職業技能等級証書。

“我當了5年的鋼筋工,還是第一次參加這樣的培訓。”來自重慶建工的賀海全表示,此次培訓讓他學會了看圖、理解了為什麼要進行標准化操作,還進一步認識到了安全的重要性。“參加培訓的大部分都是在建筑行業工作多年的一線職工,大多數人都是在老師傅的帶領下入門的,幾乎沒有任何理論知識支撐,成長上升空間很低。此次培訓讓大家系統地學習了理論知識,進一步提升了實操能力和安全意識,為今后的技能提升、崗位晉升打下了基礎。”

據了解,2022年,重慶市總工會首批挂牌命名了5所重慶工匠學院,其中,重慶公共運輸職業學院挂牌命名為“重慶交通工匠學院”、重慶建筑技師學院挂牌命名為“重慶建筑工匠學院”。工匠學院作為產學研融合的職業教育平台,是職工技能素質提升、技術創新的基地,在高技能人才培養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重慶市交通建設工會相關負責人表示,盡管工匠學院挂牌成立,但由於相關學院設置提升科目與企業和職工的需求不相適應﹔企業沒有更多的勞模工匠、專業技術人員組織技能提升活動,不能頒發相應資格証書﹔交通建設領域的一線產業工人,用工體量較大、用工關系復雜、用工靈活度較高等原因,導致出現工匠學院培訓科目吸引力不夠,參訓企業積極性不高,工人持証數量不足、技能等級低等現狀。

該負責人表示,為充分發揮工匠學院作用,推動一線產業工人由“工”變“匠”,產業工會探索建立了“產業工會+工匠學院+勞模工匠+農民工素質技能提升站(戶外勞動者站點)”的四級聯動機制。其中,產業工會與工匠學院簽訂技能人才提升協議,工匠學院每年線下培訓不少於1000人次,線上培訓不少於10000人次﹔工匠學院與企業簽訂送教協議,每年到企業送教不少於20場﹔工匠學院與勞模工匠簽訂聘書,每年到基層為一線職工宣講不少於20場﹔企業制定站點技能提升計劃,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已建農民工素質和技能提升站(戶外勞動者站點)每季度授課培訓不少於4場。

與此同時,產業工會為充分發揮帶動引領、上下聯動、內外協調的作用,延長工會組織、工匠學院服務企業、服務基層、服務產業工人的手臂,決定產業分行業每年開展2期一線工人引領性技能提升活動,並在活動開展前進行網上問卷調查,採取“菜單化+訂單化”“線上+線下”的模式開展培訓活動。

該負責人說,產業工會將堅持黨建統領業務工作,堅持以企業是否認可、職工是否認可為工作標尺,在工作中不斷探索新機制、提升新成效,不斷深化全市交通建設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工作,讓更多的產業工人邁上成長成才的“快車道”。(重慶交通建設工會)

(責編:秦潔、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