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區中醫院:用初心與擔當護佑群眾健康

8月18日,江津區中醫院在德感院區舉行慶祝第6個中國醫師節大會。慶祝會現場,對涌現出的“勞動之星”“服務之星”等35名醫師進行了表彰。“很榮幸獲得這項榮譽,我將銘記一名從醫者的初心,繼續砥礪前行,用真心、真情、真技履行護佑人民健康的神聖職責。”獲得表彰的江津區中醫院肺病科一病區主治中醫師何運在獲獎后表示。
“銘記醫者初心,護佑群眾健康”是對江津區中醫院280名注冊醫師“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崇高精神的最好詮釋。醫師們默默奉獻,用青春與汗水書寫了醫院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人才強院 傳承與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醫院在傳承傳統中醫藥的基礎上,不斷引入高水平的中醫技術,強化特殊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不斷刷新中醫技能新高度,從而推動了“名醫建名科,名科興名院”向前邁進。
簽約授牌。江津區中醫院供圖
7月22日,“岐黃學者郭軍工作室”簽約授牌暨拜師儀式成功舉行。國家中醫藥領軍人才——岐黃學者、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男科主任、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郭軍正式收醫院7名年輕中醫師為弟子。入職第三年的中醫師姬曉彤就是其中一員。
目前,姬曉彤正在學習以新媒體方式傳播中醫藥文化。她希望通過這一方式,讓更多人接受中醫藥。“導師傳授的不僅是中醫技能,還有對中醫的信心、克服困難的勇氣、傳承中醫的責任。”姬曉彤表示。
據介紹,自2022年以來,醫院著眼於學科和人才建設,不斷完善人才對外引進與對內培養機制。目前,醫院擁有區級二類人才1人,三類人才4人,四類人才47人﹔院士1人,全國名中醫2人,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人,全國科普巡講專家1人,重慶市名中醫2人,重慶市優秀青年中醫4人,江津區名中醫10人,國家級名老中醫師承教育博士導師1人,湖北中醫藥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7人,重慶市區縣醫學頭雁人才3人。2023年醫院外聘岐黃學者3名並建立傳承工作室,累計已有15個國家級、市、區級名醫工作室(站)在醫院挂牌。
提升服務能力 滿足群眾多層次健康需求
近年來,醫院不斷促進傳統醫學和現代醫學深度融合,臨床醫療技術得到全面提升。
貼“三伏貼”。江津區中醫院供圖
6月17日,一名60歲的患者在骨傷科成功實施“脊柱內鏡下頸椎間盤摘除術”。這一手術的成功開展,填補了江津區同類微創手術的空白,也為更多復雜的脊柱疾病患者開創了獲得微創化、內鏡化治療的良好先例。據悉,2023年以來,醫院先后申報新技術、新項目47項,涵蓋醫療臨床、醫技各個方面,充分展示了核心技術競爭力。
新技術層出不窮,傳統中醫技術更是守正創新。7月以來,醫院結合時節推出穴位埋線、三伏貼等中醫綜合療法,引發了江津市民前往中醫院“打擁堂”的場面。與此同時,醫院制作發放中醫藥健康知識宣傳資料,不定期邀請中醫藥專家講課和開展義診咨詢,為廣大群眾提供中醫藥特色食療餐飲、香囊制作等活動,普及中醫養生保健知識,營造濃厚的中醫藥服務氛圍,提升群眾中醫藥文化體驗。截至目前,醫院共有中醫診療技術74項,廣泛應用於臨床,充分發揮了中醫適宜技術“簡、便、廉、驗”的特點。
在立足自身發展的基礎上,醫院更是積極發揮區級醫療機構的輻射能力,持續派出醫務團隊與基層醫院攜手,從而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基層首診、分級醫療、上下聯動、共同發展”的目標。今年以來,醫院的中醫藥專家團隊分別走進吳灘鎮、嘉坪鎮、塘河鎮、支坪鎮、油溪鎮等多個鄉鎮,聯合當地衛生院面向群眾開展義診、查房、適宜技術推廣培訓活動,努力提升基層醫務人員的臨床技能水平和臨床思維能力,全力提升基層醫療機構整體服務能力,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三甲”醫院的優質醫療服務。
“一院三中心” 開啟中醫藥干預治療慢病特色療法
8月2日,經過為期1個多月的籌備,位於江津區中醫院德感本部的慢性病中醫藥干預專家門診正式開診。首批慕名而來的慢病患者在經過專家首診,中醫體質辨識,病情溝通后,這些病人全部建立了完善的檔案,成為醫院慢性病中醫藥治療管理的第一批對象,將在中醫藥專家的指導下開始系統而持續的中醫藥干預治療,這意味著以江津區慢性病治療管理中心為代表的“一院三中心”(即重慶市首家純中藥治療糖尿病醫院、江津區慢性病中醫藥干預中心、江津區慢性病治療管理中心、江津區兒童青少年形體矯治中心)正式進入實質性實施階段。截至目前,醫院累計隨訪管理慢病患者近百名,通過飲食指導、用藥指導、定期復查督導等多樣化慢病回訪及管理服務項目。
為糖尿病患者建檔。江津區中醫院供圖
醫院黨委書記劉升兵表示,為貫徹落實《“健康中國 2030”規劃綱要》和中國防治慢性病中長期規劃(2017-2025),醫院積極探索慢性病亞健康群體和慢性病干預、治療的中醫藥方法路徑,依托強大的中醫藥優勢和多年的慢性病中醫藥治療經驗積累,聯合中華中醫藥學會慢病管理專委會國內頂級專家,組建了龐大的專家團隊進行研究,採取外請全國專家建立工作室師帶徒、組織專家走出去臨床跟學、線上授課、經典名方搜集等方式,形成了較為完整的中醫藥干預、治療慢性病的服務體系。“組建‘一院三中心’就是要全面發揮中醫藥在慢性病防治中的獨特作用,通過准確的體質辨識實施中醫辨証論治,制定個性化的干預治療方案,調理內在機能,益氣固本祛邪,達到未病先防、預病救萌、既病防變的功效,從而降低慢性病的發生、延緩發展進程和減少死亡率,同時也減輕患者家庭負擔。”(嚴雪梅)
來源:江津區中醫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