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先進典型 感受“榜樣力量”系列宣傳——
劉川:“扎根基層24年 為群眾服好務是一種使命”

為表彰先進,弘揚正氣,激發重慶市衛生健康系統廣大干部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進一步推動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近日,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重慶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對100個重慶市衛生健康系統先進集體和200名重慶市衛生健康系統先進個人進行了表彰。
他們在護佑群眾健康的道路上砥礪前行,他們用實際行動踐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價值理念,他們“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用愛匯聚成一股強大力量……為學習先進典型,感受“榜樣力量”,人民網重慶健康頻道推出系列宣傳。本期,我們走近重慶市衛生健康系統先進個人——璧山區丁家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黨支部書記、主任劉川。
守初心:“當一名基層醫生很有成就感”
“劉醫生,我家就住在前面,過去坐一會兒嘛。”一年春季,劉川來到曾經工作多年的璧山區八塘鎮,一名老人叫住了他。原來,劉川在八塘鎮中心衛生院工作期間,老人多年來一直找他就診,且一家大小身體不舒服都會找他咨詢,對他十分信任。
璧山區丁家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實景圖。蔣永勁攝
“患者對治療滿意,在院外看到他能打上一句招呼,聊聊家常,這是他作為一名基層醫生,最有成就感的時候。”劉川表示,扎根基層24年,19年都在八塘,他在這裡的時間比在老家待得還多。
查看住院患者病情。蔣永勁攝
從立志學醫開始,劉川便一直保持學習的勢頭,貫穿始終。1999年,從重慶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專業畢業后,劉川便來到璧山區八塘鎮中心衛生院工作,先后進修內科、骨外科,積累了扎實的醫療技術基礎。因其工作勤勉、能出色地完成各項工作,於2010年擔任璧山區八塘鎮中心衛生院副院長,並於2014年主持工作。
崗位發生變化,但初心不變。為了讓群眾享受到更優質的醫療服務,劉川自從事醫療管理工作以來,一直致力於提升基層醫療機構的服務能力。在各項工作中,他總是第一個站出來,以身作則,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在他的帶領下,2018年,璧山區八塘鎮中心衛生院被評為“五好基層關工委”“群眾滿意的鄉鎮衛生院”﹔2021年,他所在的大興鎮中心衛生院成功創建為甲級鄉鎮衛生院﹔2022年,他所在的丁家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成功創建甲級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得到國家衛生健康委通報表揚,同時他個人也先后獲得“重慶市優秀基層衛生專業技術人才”、璧山區衛生健康系統“優秀黨務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
重質量:“以身作則 提升管理能力”
“環境更好了,就醫也更方便了。”“不用坐半天車去城裡了。”……近年來,來到丁家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診的居民發現,這裡發生了不少的變化,更多居民願意留在家門口就診。據不完全統計,2023年1月-7月,璧山區丁家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住院人次同比2022年增長了112.84%,門診人次增長了42.6%。
病房巡查。蔣永勁攝
數據的增長是丁家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綜合服務能力提升的有力証明,而這背后離不開劉川及其團隊的共同努力。劉川表示,基層醫療機構要提升服務能力,就要同時注重基本醫療和基本公共衛生。為了提升綜合服務能力,近年來,劉川充分發揮黨員帶頭作用,在管理工作中突出黨建統領作用,以黨心凝聚人心,通過嚴格落實“三基三嚴”培訓、開展醫療質量管理系列行動,常態化開展病歷、處方點評等舉措持續提升醫療服務質量。
在醫防融合工作中,2021年,劉川所在的大興鎮中心衛生院團隊率先在璧山區鎮街衛生院中打造“兩部一館一專區”建設,優化服務環境和服務流程,進行醫防融合改革,接受了國家衛生健康委和重慶市衛生健康委的現場調研。
“作為管理人員,更要切實增強責任意識,勇於擔當、敢於擔當,以身作則、以上率下做好工作……”談起管理心得,劉川說道。
提服務: 持續改善患者就醫感受
今年4月,重慶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公布重慶市首批市級基層醫療機構“精品中醫館”名單,璧山區丁家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列,意味著該中心近年來中醫藥服務能力的切實增強。
討論患者病情。蔣永勁攝
中醫藥素有“簡、便、廉、效”的惠民優勢,隨著基層醫療機構功能的逐漸轉變,中醫藥在治未病、慢性病、康復治療上表現出越來越明顯的優勢。正是看到群眾的切實需求,多年來,劉川一直將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作為重點工作來抓,八塘鎮中心衛生院中醫館、大興鎮中心衛生院中醫館和丁家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館建設都留下了他的身影。
“‘精品中醫館’建成對於群眾來講,意味著在基層享受到更優質的中醫藥服務,包括開具中藥飲片、中醫藥人才培訓、中醫適宜技術開展等,同時也會進一步促進醫防融合。”劉川表示,醫防融合,既是慢病防控的新模式,也是對基層衛生健康工作的新要求,而中醫藥在“治未病”方面發揮著主導作用,因此,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是基層醫療機構筑牢健康防線、改善患者就醫感受的重要抓手。
劉川說:“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加大醫防融合力度,讓從事基層衛生健康服務的人員,做到防者能治、治者能防。同時,通過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強化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形成‘未病早預防、小病就近看、大病能會診、慢病有管理、轉診幫對接’的防治體系,讓群眾享受到更優質的基本醫療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蔣永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